白元元
濮陽市油田總醫院產科,河南濮陽 457001
自然分娩為自然生理現象,相較于剖宮產,可減輕盆腔結構損傷,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產后恢復,且能降低新生兒呼吸并發癥發生風險。但其作為一種強烈刺激源,產婦極易出現緊張、恐懼情緒,繼而可造成兒茶酚胺分泌異常,嚴重甚至可引發產后出血、宮內胎兒窘迫[1]。有研究發現,經積極正性語言、行為暗示,能充分調動產婦內在潛能,起到良好的信心、能力激發作用,繼而能幫助減輕分娩疼痛、負性情緒,促使產程順利進行,改善母嬰結局[2]。因此強化圍生期干預極為重要。音樂療法是由心理學、醫學、音樂交叉而成,在現代醫療體系中具有無可替代優勢,可顯著減輕心理、精神因素影響[3]。本研究為進一步分析音樂載體口頭宣教+心理激勵的應用價值,選擇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收治的76例自然分娩初產婦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8月醫院收治的76例自然分娩初產婦,其中2019年2月―2019年11月間38例接受常規分娩護理(常規組),2019年12月―2020年8月間38例在常規組基礎上聯合音樂載體口頭宣教、心理激勵(音樂組)。常規組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67±0.56)周,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46±3.13)歲,文化程度:初中8例,專科或高中20例,本科及以上10例,體質量指數(BMI)22~27 kg/m2,平均BMI(24.65±1.07)kg/m2。音樂組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75±0.28)周,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18±2.97)歲,文化程度:初中9例,專科或高中18例,本科及以上11例,BMI 21~28 kg/m2,平均BMI(24.36±1.58)kg/m2。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單胎頭位妊娠,孕周≥37周,均為初產婦,胎心音及內外骨盆正常,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頭盆不稱、瘢痕子宮等陰道分娩禁忌證,肝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障礙、子宮宮頸手術史,妊娠并發癥、合并癥,多胎妊娠、早產。
1.3.1 常規組給予常規分娩護理,如產前定期檢查、健康教育、院內心理輔導、分娩知識講解,待宮縮規律后進入產房,監測產婦生命體征、胎兒情況,予以適當支持、鼓勵。
1.3.2 音樂組在常規組基礎上聯合音樂載體口頭宣教、心理激勵。(1)口頭宣教。由分娩知識牢固、經驗豐富、聲音悅耳、口齒清晰的責任護士進行語音錄制,內容包括自然分娩益處、產時體位及正確用力指導、非藥物減痛方法、產后康復知識、新生兒照護知識、產褥期護理等。錄制語音時配以適宜柔美的輕音樂,各病室每天7:00、17:30定時播放,并指導產婦、家屬下載音頻資料,進行自主學習。(2)心理激勵。①營造音樂分娩背景:選擇舒緩、流暢的輕音樂,產婦進到待產室后開始播放,控制音量60~70 dB,音樂播放貫穿分娩全程。②激勵方法:待產時,責任護士評估產婦心理狀態,針對性剖析影響產婦自然分娩意愿的心理問題及疑慮,并進行心理引導,提高自然分娩認可度,并強調疼痛客觀存在,經科學減痛技巧、策略可得到緩解,不必過度擔憂、恐懼。進入產程,助產士一對一陪伴,握住產婦雙手傳達支持信息,指導其通過分娩教育掌握的知識技能選擇自由體位,以拉瑪澤呼吸法減輕宮縮時疼痛,推進產程,并給予激勵性暗示安慰,如以肯定沉穩語氣播報產程進展,以期待語氣描繪胎兒出生后幸福景象。另外適當應用假慰法,如胎先露下降程度、宮口擴張大小,按理想值告知,以提升產婦自信,積極主動配合。
(1)比較兩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2)分娩過程中兩組疼痛情況以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定,總分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越重。(3)產后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安全感、緊張感、恐懼感等,滿分100分,根據評分分為滿意(>90分)、基本滿意(75~90分)、不滿意(<75分)。基本滿意、滿意計入總滿意度。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音樂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較常規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組產程比較(±s)min

表1 兩組初產組產程比較(±s)min
組別音樂組(n=38)常規組(n=38)tP第一產程378.65±38.79 426.85±43.58 5.093<0.001第二產程33.24±6.12 48.73±8.46 9.145<0.001第三產程7.28±0.96 10.62±1.87 9.795<0.001總產程419.17±41.89 486.20±54.37 6.020<0.001
音樂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VAS評分較常規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初產組VA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初產組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音樂組(n=38)常規組(n=38)tP潛伏期5.24±0.68 6.05±0.89 4.458<0.001活躍期6.17±0.98 7.45±1.03 5.550<0.001第二產程7.79±1.12 8.65±0.94 3.626 0.001
音樂組護理滿意度較常規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初產組滿意度比較例(%)
初產婦因對妊娠、分娩知識缺乏了解,加之分娩疼痛影響,故極易產生恐懼、焦慮心理,不利于產程進行,嚴重甚至會造成自然分娩失敗[4]。因此臨床應及時選擇有效干預方案,以調節產婦心理,促進產程進行,改善分娩結局。
心理因素是影響分娩的重要因素,負性情緒不僅不利于產程進展,且會危害胎兒健康,因此臨床應增加重視與關注,積極探討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以緩解、消除產婦負性情緒,減輕心理壓力,促使分娩順利進行[5]。音樂是對大自然聲音升華式體現,可對人體情感、身體、思維產生共振式和諧愉悅效應,利用音樂特殊屬性對患者進行深化及優化教育為護理學中實用性、創新性舉措。有研究表明,音樂載體口頭宣教有利于初產婦提升分娩認知,緩解分娩疼痛,促進產程進行,提高自然分娩率[6]。高燕芬[7]研究表明,顱內腫瘤術后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礙、心理障礙,經音樂療法、認知行為干預可顯著減輕睡眠障礙、心理障礙,提高睡眠質量。而心理激勵是一種基于“激勵”理論的心理干預方法,可使產婦持續維持興奮狀態,樹立分娩信念、自信,提高分娩注意力,繼而能縮短產程。本研究結果表明音樂載體口頭宣教+心理激勵有助于緩解單胎足月初產婦自然分娩疼痛,促進產程進展,增強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舒緩、柔美的音樂背景下對產婦進行口頭教育,有利于產婦快速沉浸在音樂渲染中,繼而可輕松、愉快地接受教育知識,故可提高教育效果,增強產婦分娩認知,以理性面對分娩,掌握分娩減痛技巧及策略。同時音樂背景下心理激勵貫穿分娩全程,可使產婦處于積極期待、高度興奮狀態,減輕疼痛恐懼心理,提高分娩自信,且應用假慰法,產婦會自覺產程正在順利、正常進展,有利于維持分娩積極心態,故能促進產程進行。另外基于音樂背景可將宮縮疼痛注意力轉移到音樂上,便于維持產婦愉悅狀態,因此可降低分娩疼痛感,提高滿意度。
綜上所述,單胎足月初產婦接受音樂載體口頭宣教+心理激勵可減輕分娩疼痛,縮短產程時間,提高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