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柳英,謝學萍,鄧惠霞,鄧曉敏
高州市人民醫院產科,廣東高州 5252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的醫學模式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也在發生轉變,對女性分娩過程中的實施的傳統護理模式也逐漸轉變成全面護理模式[1]。現階段,臨床產科普遍提倡轉變產時的服務模式,來提升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并降低不必要醫療干預等護理服務理念。自由體位分娩則是指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體位;在這一過程中,若要保證產婦順利分娩,其關鍵在于護理人員是否能夠密切配合產婦生產,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2]。護理作為產婦生產時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有效、正確的護理措施能夠促進產婦分娩,提高產婦產后的恢復速度。同時,護理也是一項衡量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3]。因此,本研究主要將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間于高州市人民醫院分娩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取自由體位分娩方式的同時集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將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間于高州市人民醫院分娩的60例產婦按照不同的分娩與護理干預模式分為兩組。采用常規分娩方式與常規護理的30例產婦為對照組: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27.61±2.89)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24±3.52)周。采用自由體位分娩與人性化護理的30例產婦為實驗組:年齡22~31歲,平均年齡(27.58±3.49)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1±2.86)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均為單胎足月產婦。(2)無精神疾病。(3)無認知障礙。(4)無溝通障礙。(5)無嚴重內科疾病。(6)無凝血功能障礙。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2)圍生期存在嚴重合并癥。(3)伴有惡性腫瘤。(4)伴有肝腎功能衰竭。(5)護理依從性不高。
1.2.1 對照組常規分娩方式:采取平臥與側臥交替的方式,第二產程開始便采取截石位屏氣用力分娩。常規護理干預模式:(1)協助產婦完善產前的各項檢查。(2)嚴密監測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各項生命體征。(3)產后健康教育等[4]。
1.2.2 實驗組自由體位分娩方法:(1)第一產程時,產婦可以采取行走、站、漫舞、散步、跪、蹲、坐等體位,選取自己覺得舒適的體位,進行自由活動。(2)第二產程時,將產婦的床頭抬高30~60°左右,可自由選擇側臥體位或是半坐體位,屏氣用力至胎頭拔露準備接產后,才轉為截石位[5]。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1)產前。①護理人員應樹立高度責任感,待產婦入院時應熱情接待,然后主動向產婦介紹醫院情況,有助于緩解產婦的壓力。②全面掌握產婦的具體情況以及特殊需求,并盡量滿足產婦的合理續期。③可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產前教育,向產婦講解與自由體位分娩相關的知識以及注意事項,有助于提高產婦的了解程度,消除產婦的產前恐懼。④完善各項產前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及產婦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擔保護理方案[6]。(2)環境干預。保證病房干凈、整潔、安靜、安全,盡量為產婦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當產婦進入產房后,可播放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有助于產婦放松心情。(3)第一產程。①護理人員需主動詢問產婦的需求,并根據產婦的需求來選擇合理的自由體位,允許家屬陪伴,給予產婦心理上的支持,能減輕產婦的緊張感。②督促產婦炮孔膀胱的尿液,保證膀胱空虛。(4)第二產程。①護理人員可結合中醫理論,對產婦進行按摩,有助于促進宮縮,從而促使產程發展。②待產婦的宮口開至8~9 cm時,護理人員應鼓勵產婦采用蹲、坐、站等自由體位。③接生的時候,產婦可以選擇坐位與蹲位,護理人員用左手按壓胎頭,能夠控制胎兒分娩出來的速度。(5)第三產程。①因產婦分娩后基本會感覺到疲勞,此時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采取俯臥體位,用常規方式處理胎盤,并縫合會陰切口。②檢查產婦的軟陰道,指導產婦采取正確的方式喂哺新生兒,能夠讓其盡早產奶。③增強產婦與新生兒間的互動,有助于增進母嬰間的感情[7]。(6)飲食指導。為了保證產婦的營養,護理人員應鼓勵產婦進食,合理補充營養,滿足產婦的生理需求,有助于乳泌。
比較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新生兒有無窒息、護理滿意度等情況,并進行評估。(1)詳細記錄兩組產婦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2)新生兒有無窒息評估采用阿氏評分量表[8],對兩組新生兒出生時的窒息情況進行評估,主要從呼吸、心率、肌張力、皮膚顏色、喉反射五項指標進行評分,每項0~2分,總分10分,重度窒息0~3分、輕度窒息4~7分、無窒息8~10分。(3)護理滿意度評估。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產婦進行問卷調查,總分100分。①完全滿意:80分以上。②一般滿意:60~80分。③不滿意:60分以下。滿意度=(完全滿意+一般滿意)/例數×100%。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s)min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s)min
組別對照組(n=30)觀察組(n=30)tP第一產程378.96±127.14 316.45±112.68 2.015 0.049第二產程77.24±9.52 58.19±7.63 8.552 0.000第三產程60.35±7.38 31.94±6.69 15.622 0.000
觀察組新生兒阿氏評分為(9.51±0.1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5±0.6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50,P<0.05)。
觀察組的滿意度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分娩屬于女性群體的一個正常生理過程,而自然分娩則是最符合人類生理結構的一種方式。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與知識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分娩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自由體位逐漸在分娩中應用[9]。該方式主要以產婦的舒適度為出發點,不僅能夠幫助胎兒調整方位,還能協助產婦分娩,從而有效地縮短產程時間,提高陰道分娩率。但是,由于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產道、產力、心理等各種因素的而影響分娩。
近年來,人性化護理作為臨床上開展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強調的是堅持“以人為本”,將整體護理與個性化護理相關結合,充分體現出人文關懷,并同時尊重產婦的人格[10]。從本次研究結果可見:(1)產婦在進行自由體位的分娩過程中,首先為產婦提供良好的居住與人文環境,有助于減輕產婦因模式環境帶來的恐懼感。(2)在分娩時護理人員與產婦保持良好的溝通,對其進行心理指導,根據產婦的實際心理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鼓勵產婦,幫助產婦樹立分娩的自信心。(3)護理人員通過視頻、教學錄像等方式,指導產婦配合分娩,能夠盡量地縮短產程時間,減輕產婦的痛苦,從而使產婦順利完成分娩。
綜上所述,對采用自由體位分娩的產婦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保障產婦順利分娩,確保母嬰安全,從而有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并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