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展/江蘇省農業對外合作交流中心
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或多個經濟體,相互逐步取消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和非關稅措施,開放服務業和投資市場,實現貿易、投資的全面自由化和便利化。格魯吉亞位于歐亞大陸交界處,是“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國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后,格魯吉亞政府積極響應。2015年12月,中國與格魯吉亞啟動自貿協定談判,2017年5月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格魯吉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下稱《協定》),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中格自貿協定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國與相關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協定》的簽署對中格雙邊貿易產生了積極影響,《協定》生效后,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各項貨物貿易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中格自貿協定生效后,格魯吉亞對中國96.5%的產品關稅立即到零;中國對格魯吉亞90.9%的產品關稅立即到零,另有3%的產品關稅5年內逐步到零。
雙方關稅減讓表說明,中國關稅減讓分為三個實施期類別:A類自協定生效時起對原產自格魯吉亞的產品取消并約束在零;B類為自協定生效時起對原產自格魯吉亞的產品分5次每年等比例削減至零并予以約束;C類為對原產自格魯吉亞的產品適用基礎稅率。格魯吉亞關稅減讓分為兩個實施期類別:A類自協定生效時起對原產自中國的產品取消并約束在零;C類為對原產自中國的產品適用基礎稅率。
江蘇省作為農業大省、外貿大省,在中格自貿協定生效后抓住機遇,企業從協定中廣泛受益,《協定》生效兩年間雙方的農產品貿易額穩步增長。江蘇與格魯吉亞的農產品貿易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貿易總額不斷攀升。2017年,江蘇與格魯吉亞間的農產品貿易總額為174.43萬美元,其中江蘇農產品出口166.52萬美元,進口7.91萬美元。到2019年,江蘇與格魯吉亞的農產品貿易飛速發展,雙邊貿易總額升至459.69萬美元,比2017年增長163.54%。其中江蘇農產品出口273.09萬美元,比2017年增長64%;進口186.6萬美元,比協定生效前的2017年增長超20倍(2260.26%)。
貿易順差不斷收窄。江蘇對格魯吉亞的農產品貿易呈現出順差態勢,但是自2017年到2019年,江蘇省自格進口增量遠大于出口增量,自貿協定的實施讓更多格魯吉亞的農產品進入江蘇市場。
貿易合作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江蘇與格魯吉亞的農產品貿易額在全國位列第8,到2019年上升至第4位,其中出口由第4位上升至第3位,進口由第16位上升至第5位,自貿協定的實施為江蘇與格魯吉亞間的農產品貿易注入新的活力,雙方的貿易合作發展水平超過全國平均。
進出口產品集中度較高。2019年,江蘇對格魯吉亞出口的主要產品為煙草及煙草代用品的制品(189.87萬美元)及蔬菜、水果、堅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60.08萬美元),分別占江蘇對格總出口的69.5%和22%,具體產品主要是煙草制的卷煙及其他制作或保藏的花生,出口額分別為189.9萬美元及56.8萬美元。江蘇自格魯吉亞進口的主要產品是食用水果及堅果,2019年進口額100.27萬美元,占江蘇省自格進口總額的53.7%,其中最主要的是未去殼榛子,進口額87萬美元。
產業互補,江蘇農產品出口大有可為。《協定》的簽訂,大幅度削減了關稅,使國內產品在進入格魯吉亞市場時擁有了一定的價格優勢和競爭力,而江蘇農產品生產與格魯吉亞進口需求相互補充,由此帶來了較大機遇。根據聯合國comtrade數據庫統計,2019年格魯吉亞進口需求前五的農產品包括谷物、煙草、肉制品、雜項食品、飲料、酒及醋等,幾種產品總計進口5.51億美元,占格魯吉亞農產品總進口額的44%。縱觀上述格魯吉亞需求較大的產品,煙草已經成為江蘇對格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江蘇省對格農產品出口的69.5%,但其他幾類產品出口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畜產品、特色糧油制品作為江蘇出口四大支柱產業中的兩項,已經有效開拓了北美、東南亞等多個市場,在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將江蘇優勢特色產品在自貿區項下與格魯吉亞的需求相結合,可以進一步挖掘江蘇省農產品出口潛力,帶動省內企業轉型升級。
貿易便利,格魯吉亞產品豐富江蘇消費者餐桌。格魯吉亞盛產水果、葡萄酒等農產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地,也是擁有葡萄品種最多的國家。格魯吉亞是釀制工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的陶罐釀酒工藝已經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酒類產品是格魯吉亞最重要的出口農產品,2019年格魯吉亞對外出口飲料、酒及醋5.19億美元,占格魯吉亞農產品總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葡萄酒出口高達2.23億美元,占格魯吉亞農產品總出口的25.1%。目前,在格魯吉亞的優質特色農產品中,江蘇進口的主要產品是水果及堅果,葡萄酒的進口市場尚未完全打開。自貿協定的簽署將有效促進兩地的貿易便利化水平,為雙方農產品貿易更深更廣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助力格魯吉亞的優質特色產品進入江蘇消費者的餐桌,滿足消費者對于不同口味、風格食品的需求。
提升整體競爭力及比較優勢。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改善基礎競爭力,降低農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高江蘇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動江蘇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轉型升級,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統籌全產業鏈布局,擴大高附加值特色農產品出口,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融入全球價值鏈。鞏固現有出口優勢產品,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建設一批有江蘇特色的農產品出口品牌,抱團出海,形成合力,以優勢產品帶動整體農產品出口。
多維度多方向開拓市場。在政府、商會、民間等多層次開展合作,鼓勵企業參加在格魯吉亞的農產品相關展會,積極開拓格魯吉亞市場。開展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高校、科研院所等與格魯吉亞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加強貿易、投資、檢驗檢疫等多方面交流合作,擴大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揮各類資源優勢,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為企業創造線上等方式參加相關展會及洽談活動,助力企業穩定格魯吉亞市場。
做好政策宣講培訓。加強對自貿區的宣講及培訓,將自貿區有關優惠政策及便利措施及時向企業通報。加強對格魯吉亞有關涉農法律規范、技術規范和限制措施的研究,推動江蘇省出口農產品市場準入。同時積極做好有關摩擦應對,若江蘇省有關產品受到影響,及時收集、整理、分析第一手數據資料,研判潛在的貿易摩擦風險及其發展趨勢。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助推企業合理規避風險,維護江蘇農產品進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