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供給、惠民生、優生態的重要支撐,我們要充分認清畜牧業在鄉村振興中肩負的使命擔當,著眼于江蘇在全國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科學謀劃好“十四五”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準確把握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歷史機遇。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農業農村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畜牧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是戰略地位更加凸顯。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是最緊要的“國之大者”。二是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畜牧業是拉動投資和促進消費的重要引擎,可以大有作為。三是內生動力更加強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未來政策框架體系將致力于城鄉融合發展,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配置也將繼續向三農傾斜,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將更多分享改革紅利和政策支持。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畜牧業深度融合,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為畜牧業產業發展、質量提升、效率提速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和內生動力。
充分認清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肩負的時代使命。農業各產業中,畜牧業較早步入市場化軌道,主體素質強,裝備水平高,產業體系全,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要勇立潮頭,走在前列。一要努力實現高質量穩產保供。既要保總量,確保生豬等主要畜產品一定自給率;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著力增加優質、特色畜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二要努力實現高水平提質增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活市場主體和要素,推動畜牧業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推進畜牧業發展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三要努力實現高標準綠色循環。把綠色融入畜牧業生產全過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建立完善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機制,加快構建與資源環境相匹配、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發展格局。
科學謀劃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跨越式突破之路。“十四五”是全面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補齊現代化建設短板弱項的重要歷史階段,各地要自覺地把畜牧業發展放到三農工作全局中把握,放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背景中謀劃,在體制機制上尋突破,在質量效益上下功夫,立足江蘇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加快建立現代畜禽養殖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加工流通體系和綠色循環體系,形成布局合理、生產高效、品種優良、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打造長三角優質特色畜產品保供區、畜禽種源新高地、畜牧業綠色發展樣板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引領區,推動江蘇畜牧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