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瑋 徐剛
10月8日至9日,捷克舉行第八屆議會眾議院選舉。據捷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結果顯示,此次大選共有四個政黨及政黨聯盟達到議會準入門檻。議會第一大反對黨公民民主黨領導的“在一起”三黨聯盟以微弱優勢擊敗捷克現任總理安德烈·巴比什領導的“不滿意公民行動2011”(捷克第一大黨)。從得票和政黨間磋商的情況看,中右翼聯盟組閣上臺的可能性極大,新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華關系是否將出現轉變值得關注。
捷克議會實行兩院制,眾議院共有200名議員,議員任期四年。此次共有22個政黨及政黨聯盟參與競選,參選率高達65.43%。由公民民主黨、TOP09黨、人民黨組成的中右翼“在一起”聯盟以27.79%的得票率位居第一,獲得71個席位。具有民粹主義性質的執政黨“不滿意公民行動2011”以27.12%的得票率居第二,只因選票的“四舍五入”和地區分布原因獲得72個席位。
同2017年相比,此次捷克眾議院選舉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議會碎片化程度有所降低。在2017年大選中,共有九個政黨進入議會,執政黨在經歷漫長的組閣期后僅組成了少數政府。而2021年選舉中僅有兩個單一政黨和兩個政黨聯盟進入議會。更為重要的是,三黨組建的“在一起”聯盟和兩黨組建的“海盜黨/市長聯盟”在10月9日當晚便簽署了聯合組閣的意向協議。捷克新政府有望在較短時間內順利組成。二是傳統中右翼政黨聯手實現復興。四年前,單獨參選的公民民主黨、TOP09黨、人民黨、海盜黨、市長聯盟一共僅獲得70個席位,低于“不滿意公民行動2011”的78個席位,全部成為議會反對黨。在2021年大選中,兩大選舉聯盟共獲108個席位,“在一起”聯盟還獲得優先組閣權。三是左翼政黨慘遭“滑鐵盧”。自1993年獨立以來,捷克政壇大體呈現中左與中右政黨交替執政的局面。然而,自2017年大選起,捷克政壇的中左翼大黨捷克社會民主黨和左翼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簡稱“捷摩共”)的頹勢初現端倪。在2021年大選中,兩黨得票率均未達到議會5%的準入門檻。作為原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的后繼黨,這是捷摩共首次未能進入議會。兩黨領導人在選舉結果公布后也相繼宣布辭職。

2021年10月9日,捷克總理巴比什承認他領導的現執政黨“ANO2011”黨在捷克議會選舉中失敗。
捷克現任總統米洛什·澤曼是現總理巴比什的強力支持者。巴比什領導的“公民不滿意行動2011”雖然獲得了72個席位,但由于其此前的盟友捷克社民黨和捷摩共未能進入議會無法形成多數席位。因此,即使澤曼執意授予巴比什組閣權,在反對黨108個席位的壓制下,巴比什連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10月15日,巴比什在推特上表示不會接受總統提出的組閣提議,甘愿作為議會反對派。
“在一起”三黨聯盟領導人、公民民主黨主席彼得·菲亞拉將成為捷克新一任總理的最有力競爭者。菲亞拉曾參與創建馬薩里克大學政治學系,于2004至2011年擔任馬薩里克大學校長。菲亞拉2011年踏入政壇,先是擔任時任公民民主黨總理彼得·內恰斯的科學顧問,后被任命為教育、青年和體育部部長,并于2016年起擔任公民民主黨黨首。學者精英出身的菲亞拉和商人出身、官司纏身的巴比什形成了鮮明對比。巴比什領導的“不滿意公民行動2011”此前以反建制、反精英的形象上臺,巴比什還被稱為“捷克特朗普”。巴比什與匈牙利民粹派總理歐爾班·維克多私交甚密,選前還曾邀請歐爾班參加其競選宣傳。
大選結果一出,菲亞拉表示:“此次選舉是文明的和有價值的政治的勝利”。《紐約時報》更是撰文稱“捷克眾議院選舉結果可能表明中歐地區民粹主義正在衰退、減弱”。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巴比什執政期間因涉嫌詐騙“歐盟補貼”及向海外公司注入巨額資金等丑聞招致各種非議,但其領導的“不滿意公民行動2011”仍然是獲得席位最多的單一政黨。換言之,巴比什及其領導的現政府在捷克仍然具有較強的民意基礎,很難通過此次大選斷言傳統中右翼政黨的聯合勝出是對捷克民粹主義力量的挫敗。
同巴比什的疑歐主義相比,“在一起”聯盟更傾向于融入歐洲—大西洋進程。“在一起”聯盟中的TOP09黨主張維護歐洲文化與價值觀,推動貿易自由,支持加入歐元區。人民黨也贊同推進歐洲一體化。在競選綱領的外交與安全政策方面,“在一起”聯盟提出了“捷克屬于西方”的口號,強調捷克的未來在于歐盟和北約,指出捷克的外交政策應根植于西方價值觀。近年來,由于捷克在難民問題上強烈反對歐盟的分攤計劃以及維謝格拉德集團在歐盟內形象的惡化,捷克與歐盟的關系齟齬不斷。來自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學者保羅·布切認為,新的聯合政府上臺或將改善捷克在歐盟中的地位,未來捷克或與斯洛伐克一道成為“自由主義歐洲的主流”,更好地平衡維謝格拉德集團內波蘭和匈牙利的反歐政策,防止維謝格拉德集團在歐盟內陷入孤立狀態。
在對華關系方面,盡管巴比什政府采取了相對務實友好的對華政策,但中捷關系仍因反對黨排華等原因不時出現摩擦。公民民主黨黨首菲亞拉不時發出對華不友好言論,并多次斥責捷克總統澤曼的友華言行。日前,捷克參議院外事委員會還發出呼吁,期望捷克政府進一步加強“與臺灣的合作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選剛結束的10月10日,總統澤曼因健康原因被送往中央軍事醫院接受重癥監護。其間,圍繞總統權力是否需要移交的討論此起彼伏。這既是影響捷克未來組閣的最大變數,也被視為影響捷中關系的關鍵因素。然而,在公民民主黨領導的“在一起”聯盟和“海盜黨/市長聯盟”極大可能組成多數政府以及美歐加強對華意識形態競爭的背景下,中捷關系或將不可避免面臨新的挑戰。
(成稿于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