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農廣校安達市分校成立于1983年,2003年又加掛了“安達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的牌子,承擔著全市農民教育培訓任務。
安達農廣校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現有事業編制6人、長聘兼職教師1人,臨時聘用兼職教師11人。其中,推廣研究員5人,高級農藝師10人,農藝師2人。可以完成現階段各類教學培訓任務的需求。農廣校在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主要做法
安達農廣校招生工作以加強聯合辦學、拓寬辦學渠道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農廣校學歷教育招生工作,主要與市直各單位緊密聯系,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深入安達市14個鄉鎮、116個行政村,廣泛宣傳,廣拓生源,把招生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具有開拓意識的基層干部和增收創富帶頭人、鄉村產業領頭雁,并制定相關獎勵政策,激勵招生。通過鍥而不舍地推進,提高了安達市農廣校的社會影響力,塑造了安達市農廣校辦學品牌,圓滿完成了省、市校中專生招生任務。
同時,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落腳點,積極適應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訓,推進農村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村骨干、農村致富能手的培訓,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
此外,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產品深加工人才、農村經營管理人才、村干部、青年農場主等培訓的后續跟蹤服務、檔案整理等工作,踏踏實實為農民做好事,辦實事,助力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進一步規范培訓教材,提高培訓效果,密切“校村”合作,突出培訓實效,嚴格培訓管理,扎實培訓過程,做好延伸服務。
二、主要特點
聯合辦學。安達農廣校與東北農業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聯合辦學。學員需要按照指定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學習平臺,在這里面可以瀏覽每學期的課程課件內容,并完成網上課程考試,農廣校有專門的教師負責指導每位學員的學習過程及測試結果,對需要咨詢的學員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答疑。每學期學員都要參加由東北農業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舉辦的期末考試,不合格的科目需要重新學習,并在指定時間參加補考測試,直至所有科目的成績都合格。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為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民,農廣校從明確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精選培訓教材、優化師資配置等方面入手,有步驟地開展培訓工作。根據安達地域面積廣、農民素質參差不齊、農業經營項目多的實際情況,安達市農廣校創新了“實時課堂”“田間課堂”“空間課堂”,對參訓農民進行多形式的培訓、輔導,還建立了一批成型的田間課堂示范基地。2017年初,安達市為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提出了發展田園綜合體,開發、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業。安達市農廣校適時聯合東北農大舉辦了一期鄉村旅游培訓班。經過強化培訓,羊草鎮建起一處近千畝的麥田公園,麥田間設有觀光棧道、特色風車,游客在風吹麥浪中感受別樣的田園風光,找回了久違的田園鄉愁。
三、取得成效
安達市農廣校從2015年以來一直承擔高素質農民培訓任務,2015年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250人,已全部完成培訓任務;2016年培訓村級技術員40人、扶貧攻堅組織帶頭人70人;2017年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200人、青年農場主20人;2018年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250人、青年農場主40人、農村經營管理人才150人、村干部20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及農產品深加工人才100人;2019年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281人,做好1061人跟蹤服務各項準備工作。2021年5月13-14日在安達市省總工會培訓中心開辦首期高素質農民后續跟蹤服務培訓班,總計150名學員參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