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動物對食鹽的喜好程度絕不亞于人類,比如,牛、羊會在陰暗的墻角舔食藏在角落的硝鹽,馬、駱駝也會主動尋找草原上的鹽堿地。動物為什么也如此鐘意鹽呢?
食鹽中含有氯化鈉、碘、鈣以及微量元素等,能夠維持動物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食鹽還能刺激胃腸粘膜,促進胃酸的分泌,同時加強消化作用。達爾文在進化論中也解釋了動物對食鹽需求的原因:現今陸地上的所有動物都起源于海洋,海洋在造就了生命的同時也決定了生命的某些形態。幾乎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動物體內都有鹽分的存在,而且血液、汗液和其他體液中的氯化鈉濃度很高,幾乎達到了與海水一樣的水平。
食草動物就是“好鹽分子”,它們食用的植物中含鹽量不高,需要額外補充鹽分來維持身體健康。食草動物中有很多“尋鹽高手”,大象就是其中之一。無論是土壤鹽漬化的區域,還是蘊含鹽分的洞穴,都能被它們找到。甚至是一些富含鹽分的火山地下,也成為了大象覓鹽的區域。
梅花鹿、馬鹿、狍子等哺乳綱鹿科動物也喜歡吃鹽和堿,尤其是到了春季,處于長茸期的雄鹿和處于生育期的雌鹿對鹽和堿的需求量明顯增大,它們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資源。若攝取不到充分的鹽分,它們會表現得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甚至毛皮的光澤度也會減弱。
(摘自《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