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領域頂級專業期刊《Aging Cell》發布了一篇由清華大學藥學院王釗課題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以小鼠為實驗體,以高脂飲食方式喂養。
研究結果發現:高脂的飲食可以預防胰島素信號通路,改善了SIRT6缺陷小鼠的代謝異常,有效緩解多組織器官萎縮、功能紊亂,并明確可挽救由此帶來的壽命損失。
人類從出生到死亡,身體仿佛經歷了一次循環。從嬰兒時期的虛弱到成年時期的強壯,再到高齡時期的體能的衰弱。即使身體無重大疾病,在高齡狀態下,各組織器官也會出現結構異常及功能下降。組織器官衰退,無疑會帶來如肌少癥、骨密度下降、心腎衰竭等疾病。
該研究發現,尤其是老年人,適當補充脂肪類食物,可通過提高機體脂代謝、降低糖代謝,進而系統性干預機體代謝模式,改善疾病或衰老期的惡病質狀態。
清華大學的這一研究,打破了人們對于老年飲食的固有看法。不少老年人認為吃肉會致癌、長胖、升血壓等等,從而選擇多吃素,但是長期不吃肉,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不少傷害。
老年人要吃肉,但不是大快朵頤,毫無節制。浙江省營養學會表示,老年人的膳食原則要以食物多樣,搭配合理,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為主。
推薦老年人常吃水產品、禽畜肉及蛋類,平均每日攝入魚蝦及禽肉類食物50g至100g,蛋類25g至50g,畜肉(瘦)40g至50g,同時每日應攝入250g至300g鮮牛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平均每日應攝入15g至25g的大豆或相當量豆制品。
為滿足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同時保證食物多樣性,做到營養均衡,可以這樣安排:年過50歲,不妨多吃這2種肉:
1、魚肉 比如草魚、鱖魚、鯉魚等。魚肉中含有的脂肪極少,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人體的血液粘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雞肉 雞肉也算脂肪含量較少的肉類,尤其是雞胸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極易被人體吸收;不僅是雞肉,雞蛋中含有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卵磷脂,能有效地促進人體大腦以及多個器官的發育。
不要再被老年人不宜吃肉所誤導了。只要掌握好正確的吃肉方法,適量的脂肪攝入,更有利于提高身體機能,延緩衰老。
(據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