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葉景芬是2021年全國377萬考研大軍中的一員,也是特殊的一員。考場上,面對近50張的盲文試卷,她用兩根手指一個個字母地摸讀答題。
出生在浙江麗水的她,從有記憶開始,看東西就是模糊的,即便在強烈的陽光下也只能勉強分清路。4歲那年,她被醫生檢查出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疾病,這一診斷,意味著她將一輩子都看不到多彩的世界。父母唉聲嘆氣,認為她的人生將充滿痛苦與黑暗。但沒想到,小小的她卻是個心里有光的孩子,反而安慰父母:“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7歲那年,葉景芬去市人民醫院做定期檢查時,一直笑瞇瞇地“看著”醫生。醫生好奇地問她:“你心里不緊張嗎?”她揚起笑臉說:“我希望你治好我的眼睛。長大后,我也要當醫生,為大家治病。”在醫生的幫助下,葉景芬走進了富陽的一所盲人學校,開啟了學習之路。
她分外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她說:看不到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板書,她就拼命地聽,狠命地記。即便是不擅長或者不喜歡的學科,她依然學得很好。數學沒有空間概念,她就用雙面膠粘出幾何圖形幫助理解。整個高中階段,在學校的每一節課,她都傾盡全力。
高三時,她的父親被查出患了肺癌。她焦急無措,為了減輕家人的經濟負擔,她打算放棄高考,去學按摩,盡快工作賺錢,但遭到了母親的強烈反對。母親告誡她不要辜負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在母親的鼓勵下,她重新調整心態,告訴自己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要通過努力能夠被“看見”、有尊嚴地生活。于是,她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備戰中,最終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長春大學,就讀針灸推拿專業。
進入大學后,她逐漸發現了中醫的智慧,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努力鉆研對肌肉和穴位的觸診,著重練習手下觸感。在醫院實習時,她遇到一位頸椎病人,需要做推拿。憑著嫻熟的技藝,她很快就找到了病人的痛點,熟練地治療,效果很好。這給了她很大的鼓舞,繼而萌發了深造的想法。她立即著手考研復習。為了拓寬知識面,她利用一切空余時間閱讀盲文雜志,通過讀屏軟件學習操作電腦。英語是她考研路上的攔路虎。英語盲文紙質資料少,英語電子版資料電腦讀屏不理想,讓她的學習過程變得異常艱難。但她不放棄,輾轉打聽到當地圖書館有盲文打印機和視障閱覽室。她便每天去那里學習,一學就是一下午,風雨無阻。幾個月下來,她磨盡一支合金盲文筆。
梅花香自苦寒來。3月底,考研初試成績公布,她的成績比國家線高出97分。接著,她又順利通過復試,最終考取了北京聯合大學中醫專業碩士,成為今年浙江省唯一一名考上研究生的盲人學生。
(摘自《做人與處世》2021年第18期 羅慧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