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鈞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個新生。一年,校長隆重介紹的是一個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學生。耶魯不乏多才多藝之人,為何推薦一個僅擅長做蘋果餅的學生?最后校長揭開了謎底:耶魯大學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特長,幾乎所有學生填寫的都是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從來沒有人填過自己擅長做蘋果餅。因此,這個女學生便脫穎而出。
這真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如果她在履歷表上填寫“擅長廚藝”,結果會怎樣?肯定不如“擅長做蘋果餅”打動人心。那些填寫擅長運動、音樂、繪畫的,可能也就是會踢兩腳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畫幾筆素描。但是,他們沒有具體寫明,細細想來,這背后更多的是心虛。而“細化”自己的特長,則顯示出一種天真的可愛和拙樸,同時也是一種自信。
有些特長,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由于你在這方面比其他人“特”和“長”,因此照樣可以讓你受用一生。
(選自《風流一代》2020年第7期)
戈壁灘上的胡楊,吸引人的眼球,不是因為它的偉岸挺拔;遼闊的大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鷗,能抓住人的心,并不是因為它的優美姿態……它們之所以吸引人,應該歸功于敢于亮出真實的自己,展現自我價值。“擅長做蘋果餅”并沒有多高難,而當所有人都在苦思如何把自己的特長放大時,這項小小的被細化的技能就顯得格外獨特動人。
適用話題:獨辟蹊徑 ?展現自我 ?以己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