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萍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要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搏,根據教育行業的新要求,以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為導向,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教師需要深化對新課程標準的了解和認識,并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綜合能力提高的角度出發,優化課堂教學環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小學作文教學能夠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和標準,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一些生活知識的了解和認識,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手段,以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另外,教師還需要將新型的教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前,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將素質教育理念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搭建成長的平臺,創造更大的學習空間,幫助他們提高語文素養,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成功轉型。從整體來看,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完全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并且在上課前也沒有認真分析學生的學情,不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盲目地開展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還沒有轉變教育理念和教育角色,將自己定位在主導者和灌輸者的角色上,掌握課堂教學節奏,使學生的學習過程非常被動。在教學中,教師還很少與學生溝通交流,導致教學過程蒼白、單調,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很低。
2.教學模式僵化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上,所以制定的教學計劃非常死板,教學模式也非常僵化。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單純講解枯燥的寫作知識,他們很快就會厭煩。但相對來說,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強,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所以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這些特點,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計劃,運用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角度入手,組織教學活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運用游戲教學法、組織辯論賽、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等。但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組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活動,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味講解相關的寫作知識,導致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甚至導致一些學生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厭惡學習,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二、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1.興趣引導
研究表明,學習效率的高低和學習興趣密切相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組織各種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要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比如,學習《司馬光》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在多媒體上播放司馬光砸缸的動畫片,讓學生大概了解故事內容。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面對小伙伴掉進水缸里的意外情況,學生的精神也會隨之緊張起來。此時教師可停止播放,并提問學生:“如果大家在玩游戲時發生了這樣的意外,你們會怎樣營救小伙伴呢?”聽了教師的提問,有的學生說將水缸里的水舀出來,有的學生說讓同伴雙手抓著水缸浮起來。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動了腦筋,也在不知不覺中對答案產生了興趣,期待看到文中司馬光是怎樣做的。學生回答完問題,教師可接著播放動畫片,并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答案,將目光聚焦在主人公司馬光身上,看看司馬光是如何機智冷靜地解決問題的。觀看結束,學生被司馬光的智慧所折服,也被他的冷靜和果敢所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見,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還能深化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2.兼顧人文教育
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還要兼顧人文教育,幫助學生提高道德修養,促使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比如,講解《難忘的潑水節》一文時,學生學完了文章,對民族風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進行拓展教學,讓學生查找資料,搜集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點,在下一節課上將自己搜集到的內容分享出來。面對這樣的任務,學生的熱情很高,認真準備,查閱了很多資料。在分享環節紛紛暢所欲言,講述了很多民俗風情。比如,草原上的那達慕大會、春節守歲、正月十五鬧花燈、云南少數民族的走婚、廣西的對山歌等。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加了解相關知識,還能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進行德育的滲透,把握課堂教學的時機,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中,受到文化與道德的熏陶,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認真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育,使小學語文教學能夠與時俱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