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軒
從小到大,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烤紅薯,金燦燦的紅薯肉入口即化、香甜潤滑,實在是好吃。每次都是奶奶把紅薯放在灶膛里烤好后剝掉皮,再拿給我吃。其實我也很想體驗一下烤紅薯的歡樂,于是我決定自己動手烤一回紅薯。
黃昏時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兩個大紅薯去水池,用水將上面的泥漬洗掉。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初冬,天氣很冷,水冰涼冰涼的,凍得我直哆嗦,可是一想到香噴噴的烤紅薯,我就堅持了下來。
晚上,等奶奶炒完菜后,灶膛里炭灰還閃著零星的光,就像夜空中一閃一閃的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兩個大紅薯放進(jìn)灶膛,再用灰把它們埋起來。一切安排妥當(dāng),我便可坐等紅薯烤熟了。
可看著墻上嘀嗒嘀嗒的掛鐘,我心里焦急萬分。真是度日如年啊!我耐著性子等了半個小時,就想去把紅薯掏出來,可奶奶說:“你選的紅薯太大了,至少要等一個小時,你先去房間里看會兒書吧!”“什么?還要再等半小時?”我垂頭喪氣地說。唉!真后悔呀,早知道就該選兩個小一點的紅薯。沒辦法,我只好進(jìn)房看起了書。
不知不覺,我沉浸到書中的世界了。突然,奶奶大聲地叫我:“紅薯熟了,你再不來吃就焦了!”我看了看表,原來已經(jīng)過去一個半小時了。我匆忙跑到灶膛前,打著手電,用火鉗把紅薯夾出來。紅薯表面已經(jīng)開裂了,外皮黑乎乎的,看上去讓人完全沒有食欲。這時我腦海中突然閃現(xiàn)出那句俗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對!外表丑陋并不代表紅薯的肉就會苦澀不堪。為了一探究竟,我仔細(xì)把紅薯已經(jīng)烤焦了的表皮剝開。“哇!”我不由自主地發(fā)出一聲贊嘆,“真香啊!”黑黑的薯皮里面是金黃金黃的薯肉!我用勺子把薯肉挖出來放入口中,一種不可名狀的味道在我的口腔里流淌,感覺這紅薯比奶奶烤的還要好吃。果然是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總是更加美味!我一個勁地往嘴巴里塞,奶奶笑著說:“看你那熊樣!慢點,慢點!又沒人跟你搶!”我三口并作兩口,一會兒就吃完了整個紅薯。
從烤紅薯這件事上,我領(lǐng)悟到了內(nèi)在美的深層含義。這件事告訴我:千萬不要以貌取人!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像這紅薯一樣,平凡普通甚至其貌不揚,可他們的內(nèi)心卻純潔高尚!
指導(dǎo)老師:楊志峰
【點評】本文選材源自日常生活,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小作者由烤好的紅薯黑乎乎的外表聯(lián)想到了“人不可貌相”,結(jié)尾強調(diào)不要以貌取人,升華了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