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彥琦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出來的信息傳播平臺以其信息更新速度快、傳播速度快以及簡短性的優點吸引著人們把目光從電視轉向短視頻,短視頻符合人們對信息的“快餐式”消費,而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因為時間長、內容乏味等缺點已經逐漸沒落,如何創新改革成為電視民生新聞的首要任務。
電視民生新聞以民生為核心,主要是從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報道,包括民眾的經濟生活、教育、就業以及民眾的喜怒哀樂。民生新聞對指導民眾生活生產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對民生新聞進行改革創新時要堅持以民生為核心的思想,讓民生新聞成為拉近政府與群眾的平臺。
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傳播信息時一般采用單向式傳播,主持人在電視屏幕里面進行新聞信息傳播,觀眾只能在電視屏幕面前收看收聽,兩者沒有辦法實施交流互動,不利于觀眾表達自己的想法。
依靠互聯網平臺的短視頻不僅能實現信息的迅速傳播,還能通過直播的方式直接讓觀眾參與到新聞當中,而傳統的電視新聞從收集到播出之間需要一定的時間,信息更新速度比不上短視頻平臺。
傳統的電視新聞采用的信息傳播媒介主要靠電視,傳播形式單一。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把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沒有大塊的時間,也沒有那么大的耐心來觀看一大段的新聞聯播節目,這導致人們對電視的需求減少,在掌上移動終端直接觀看短視頻的方式更適合人們的生活節奏。
人們喜歡觀看短視頻的一個因素是可以在視頻下方發表自己的想法觀點,打破了以往信息單向傳播的方式。而電視的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很少能夠和觀眾進行互動。就算有一定的互動,很多程度上都是依靠手機編輯短信的方式把信息傳輸給電視臺,這種短信傳輸信息的方式不能在第一時間反饋給主持人,對主持人的意見很難及時送達。而短視頻可以直接通過私信的方式給視頻創作者提出意見或者自己的要求,視頻創作者可以根據粉絲的意見調整自己的短視頻風格、節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粉絲的要求。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可以向短視頻進行學習借鑒,增加與觀眾的交流互動,可以在播放電視新聞時在電視屏幕的角落里設置一個微信或微博的二維碼,讓觀眾在觀看新聞時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發送自己的想法建議。主持人可以在新聞演播間設置電子屏幕實時傳輸觀眾的想法,主持人可以通過電子屏幕及時閱讀觀眾的想法建議,能夠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引起人們的興趣,增加觀眾觀看電視新聞的頻率。
電視民生欄目在吸收經驗教訓時要注意堅守以民生為核心的理念,堅持以“民生、民情、民意”為主要關注點。以平民視角關注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計,反映老百姓的“身邊事、麻煩事、稀奇事、關心事”。不能為了提高節目的收視率而忽略民生領域的報道,去專注報道人們更喜歡的娛樂性和趣味性比較強的新聞。為了收視率討好觀眾的做法不是長久之計,反而會失去自身的特點,阻礙電視民生欄目的發展。

如今的短視頻可以利用直播的方式進行新聞信息的直接報道,而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時間是固定的,不能進行實時報道。而且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從新聞信息收集到播出要經歷幾個階段,其中包括采訪階段、編輯稿件和審核稿件階段,這中間的時間差會造成信息傳播的滯后,短視頻平臺會在這個時間差內直接進行信息的傳播,觀眾在對新聞得到一定的了解后不會再特地去打開電視觀看新聞。雖然電視臺對待新聞信息傳播的嚴謹方式會給觀眾提供更為全面真實的新聞,但這種嚴謹的信息編輯過程會造成新聞傳播不及時而導致電視欄目的收視率下降。針對這種情況,電視臺可以組織一支專門的隊伍負責收集網絡上新聞信息,并對網絡上的新聞信息進行篩選辨別,再通過電視臺的微博賬號和短視頻賬號發布新聞信息,搶占先機。
除此之外,對于一些不能確定其新聞真實性的新聞或者引起廣泛關注的轟動性事件還可以另辟蹊徑,不追求傳播新聞信息的及時性,先充分了解新聞事件的真實性之后,再專門開通一期評論類節目,收集觀眾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一一分析,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正能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新聞價值,讓觀眾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了解的同時,從中學到深刻的道理。
例如2018年公交車墜江這件新聞事件中,有一些媒體沒有核查事件的真實性,單單憑借一點的新聞信息和主觀臆斷就發出了錯誤的新聞報道,認為是女司機行駛不當,車輛逆行導致的公交車墜江,這種沒有根據事實就報道出來的新聞不僅會對新聞事件中的女司機造成傷害,還會直接影響到報道這件事的新聞媒體的信譽,容易讓人們喪失對新聞媒體的信任。所以電視新聞在對新聞信息進行報道時一定要注意核實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也可以在核查了新聞信息為真實性時組織專家發表對這件事情的評論,與觀眾一起討論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學到什么。這種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論的方式雖然會失去第一時間發布消息的主動權,但是它能夠保證新聞的真實性,與觀眾一起進行討論也可以加深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讓更多的觀眾參與其中,間接性提高節目的收視率,讓人們意識到這個電視民生欄目是一個有社會擔當的欄目,能夠提升電視欄目的價值。
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雖然說因為信息傳播形式單一導致電視收視率低下,但是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欄目存在的時間比短視頻平臺要長得多,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報道方式,在人們的心中也形成了一個品牌,所以電視民生新聞在利用互聯網平臺對自身進行轉型升級時要利用好品牌優勢,注意保留自身的特色,也要改變以往的單一信息傳播形式,電視臺可以根據不同的群體開通不同的新聞信息傳播模式,比如在面對時間碎片化的龐大上班族時可以利用短視頻的形式來傳播民生信息,把在電視民生新聞中的長篇大論濃縮成一個幾十秒的視頻,讓上班族能夠快速瀏覽當日的新聞信息。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提出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可以拉攏更多的觀眾,讓更多人了解民生新聞、親近民生新聞、喜愛民生新聞,從而提高收視率。
例如電視民生新聞可以借鑒法制欄目如《新聞調查》,該欄目把節目本身幾十分鐘的電視視頻分割成不同等份的視頻投放到短視頻中,讓觀眾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視頻,而且視頻與視頻之間存在一定的故事性,觀眾可以利用不同時間段的碎片化時間進行連續觀看,讓觀眾成為短視頻的忠實受眾。電視民生新聞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把前期采訪到的具有較強故事性的民生新聞放到短視頻中,激發觀眾的興趣,制造一點點懸念,讓觀眾產生了解事情后續情況的想法,再把后期采訪到的結果與短視頻相結合,形成緊密的故事脈絡,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及時把新聞信息傳播給觀眾,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觀眾對新聞本身“念念不忘”,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新媒體時代下短視頻對電視民生新聞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種機遇。挑戰是短視頻會大面積搶占電視民生新聞的觀眾,致使電視新聞的收視率下降;而機遇則是電視新聞可以在挑戰中促使自身進行轉型升級,加強電視民生新聞編輯的堅守與創新,創新編輯方式與采訪工作形式,讓電視新聞欄目本身發展出一個更適合時代的道路,這對電視新聞欄目是有非常大的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