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霞
當今世界格局不斷向著全球化方向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掌握競爭主動權,樹立良好的大國形象非常重要,而講好中國故事則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求中國故事的內容精彩,還要求中國故事承載更多的民族精神。為此,有必要對講好中國故事進行分析探究。

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國家之間的博弈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經濟、軍事,文化軟實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當前各國之間的文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可以說文化競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想要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不可或缺,其不僅僅是中國精神的一種體現形式,更是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的重要途徑。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讓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體現,讓良好的大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可見,講好中國故事對于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過程中重要的競爭手段。
站在歷史新時期,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每個角落都能聽到中國聲音、讓中國重新立于民族之林,既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途徑,同時還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之路。中國故事不僅僅是讓世界了解中國,更是中國與世界融合的重要組成,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重要的一環。
媒介融合是媒體發展的必然階段,將不同傳播媒介的優勢整合在一起,從而使得信息獲取、傳播能夠更加高效。在技術上,將信息在廣播電視、移動設備、計算機設備上的傳播整合到同一個平臺,能夠提升信息傳播的寬度。在媒體融合時代中,傳統形式的信息生產、制作、傳播理念出現了新變化,規范化的信息制作、傳播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媒體融合時代中,如果想要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媒體人“多用心”。
在媒體融合時代中,想要將中國故事講好,可以對故事內容進行優化,借助于新媒體技術,將更多扣人心弦的中國故事講好。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素材,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不同媒體應該打破領域壁壘,不斷對信息內容以及信息采集進行創新,為公眾提供更多優質的信息內容。例如,《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國家寶藏》等節目的播出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這些節目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創作,節目的內容獨具特色,是講好中國故事較為典型的案例。在節目內容選擇上,主要依托于中國傳統文化,在節目傳播形式上,以傳統媒體、新媒體并舉的形式播出,節目非常貼近人心,通過大眾化的播出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呈現給公眾,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現代文化的傳播密切結合,帶給觀眾極大的視覺享受。在《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參與者在年齡、職業、種族、國籍上并沒有限制,下至小學生,上至古稀老人,從遙遠的大洋彼岸到本土人士,涉及了非常寬泛的人群。而且節目內容通過背誦、理解、活用等形式進行創新,使得古詩詞文化呈現出多樣性。例如,其中有一個環節是“飛花令”,選手需要說出包含某個字的詩句,哪一位選手最終對不上詩句,則落敗。通過這種創作形式不僅能夠使得節目內容通俗易懂,而且能夠為人們進行古詩詞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采用這些方式進行“中國故事”創作,能夠使得更多受眾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使得人們能夠從內心深處產生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在媒體融合時代中,不斷對信息內容進行優化創新,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僅是為廣大的民眾服務,還是為國家的發展服務。通過對信息內容進行創優,能夠更好地將中國故事講好、將精。
在媒體融合時代中,想要將中國故事講好,還需要對信息傳播渠道進行優化,打造多元化的傳播渠道。信息傳播渠道的變化體現在不同媒體參與到信息的制作、傳播上,傳統的單一信息傳播形式正在向著多元化的信息傳播模式轉變。例如,抖音短視頻、新浪微博、今日頭條這些媒體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向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信息內容,尤其是新媒體平臺,能夠實時地為用戶提供更多動態的新聞信息。
此外,許多傳統媒體都在尋求轉變,通過建立媒體矩陣實現革新,在依托于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理念的基礎上借助新媒體進行新聞信息的發布,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公眾的喜好,向其推送新聞信息。很多互聯網企業利用直播平臺的形式進行信息內容的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可以學習這些互聯網企業,探索更多信息融合的方式,不斷提升新舊媒體間的聯系,以“小屏”帶動“大屏”,使得信息的傳播覆蓋面變得更加寬廣。
例如,《人民日報》采用“中央廚房”的形式對全國兩會的內容進行報道。《人民日報》通過多措并舉的形式進行轉型,通過微博、微信、客戶端渠道積累了大量的粉絲。通過這些平臺,《人民日報》進一步將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進行了拓展,這也是傳播主流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中轉型的成功案例。《人民日報》利用眾多新媒體平臺將中國故事講得淋漓盡致,一帶一路、RCEP、海外撤僑、亞丁灣護航等故事被更多人熟知,這也是中國走向世界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隨著媒體融合進一步發展,以傳統媒體為主的媒體在借助新媒體平臺后,能夠使得更多優質的中國故事進入到大眾視野中。多渠道的新聞信息傳播可以將信息內容的傳播范圍進行拓展,使得更多用戶能夠獲得自己喜歡的信息內容。通過多渠道的信息傳播路徑,能夠為講好中國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礎。
想要進一步地講好中國故事,還需要對媒體技術進行充分融合,最終實現用戶與平臺的雙向互動,在互動中使得信息傳播形成良性循環。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媒體技術融合意義十分重要。在融合的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有著重要的應用。所以說,新技術的應用必將推動媒體融合快速發展。近幾年,講好中國故事,逐漸向著“小屏”化發展,用戶通過移動設備能夠隨時隨地搜索自己喜歡的節目進行觀看,公眾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與中國故事創作者進行在線對話。在此過程中,受眾的參與積極性十分明顯。在一些節目中,觀眾可以利用移動設備掃描二維碼參與到問題解答中,一些媒體還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打造特色專區,征集公眾的創意文案。在媒介融合時代中,如果想要將中國故事講得更加生動形象,離不開多種技術的支持,平臺與公眾進行線上互動是媒體發展的必然要求,這種互動能夠使得受眾的體驗感得到提升,為公眾帶來更多良好的體現。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媒介融合是媒體發展的大趨勢。在此背景下,不僅僅要求傳統媒體做好轉型變革的準備,同時要求新興媒體也做好媒體融合的準備。現如今,媒體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如果想要使得要同質化問題得到解決,對產品融合進行優化十分必要。該過程需要以媒介產品創新為核心,不斷對媒體資源進行重組,使得媒體融合的最大優勢充分發揮。在信息技術時代中,如果想要將中國故事講得更加精彩,可以通過媒體融合過程中的產品創新實現,進一步將媒體產品更新周期縮短,通過媒體的影響力提升公眾的參與興趣。芒果衛視以“一帶一路”為主題打造的特色節目《我的青春在思路》獲得非常良好的收視效果,這是傳統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典型事例,該案例可以作為參考案例應用于作品創優工作中。

總而言之,在媒體融合時代,講好中國故事,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結合新技術、新理念、新思路,不斷對中國故事進行創優,通過多措并舉的形式進行新聞信息的制作、傳播,才能獲得公眾的青睞,這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方式,對中國故事更加深入人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