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增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隨著現澆模板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頻率的不斷提升,施工技術應用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對此,需要相關的施工操作人員優先捋順施工流程,再針對每一個環節的技術規范、操作要領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充分把握每一個質量控制要點,為工程建設質量、房屋使命壽命、居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在安裝模板時,務必保證安裝位置的精準度以及所有連接縫隙的緊密度,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滲漏現象。對于模板與混凝土之間的接觸面,要保證清理干凈,不得出現任何多余雜質,以免混凝土構件強度受到不良影響。當模板安裝完畢后,要全面檢查模板的垂直精度與水平精度的精準性,避免模板傾斜角度過大,對工程建設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中,有可能發生模板傾斜偏差,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最大限度保證現澆模板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提供可靠保障[1],如圖1所示。

圖1 現澆模板施工技術
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按照拆搭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移動模板、固定模板和永久模板這三種類型。其中,固定模板的使用頻率最高。固定模板是將模板固定在需要澆筑的位置上,當混凝土澆筑完畢并且整體強度達標之后,便可以將其拆除,使用周期較短;移動模板可以隨著混凝土澆筑需求而移動,待混凝土結構成型之后便可以拆除;永久式模板是當混凝土澆筑完畢后,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不可拆除與不必拆除,由此減少了施工量。另外,根據模板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木模板、鋼模板、鋁模板、塑料模板等多種類型。在選擇模板材質時,要結合施工現場約束條件以及各種材質模板的特性進行合理選擇。比如鋼模板具有剛度大、拆裝運輸方便、可多次循環利用、不易變形等特點,可以確保混凝土結構在短時間內達到強度要求。所以,采用鋼模板作為定型模板在建筑施工具有較高的使用率。但是,其弊端問題是成本較高,需要施工人員在使用過程中對其進行妥善保存與維護,最大限度延長鋼模板的使用壽命;最后,按照結構類型的不同,模板還可以分為基礎模板、墻模板、柱模板、樓模板以及梁模板,模板的安裝部位不同,施工方法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安裝板、梁等部位的模板時,需要為模板提供底部支撐,如果模板尺寸較長,還需要采取相應的起拱措施,確保模板的安裝精度。
測量放線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一步,為了保證施工精度符合工程設計要求,建議施工人員采用專業儀器在施工現場進行放線測量。并且做好測量數據記錄,為其他后續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由于現澆模板施工技術對模板安裝精度具有相當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測量放線人員秉持嚴謹認真的態度,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有效性以及完整性,充分發揮出這項工作應有的作用價值[2]。
2.2.1 梁模板的安裝
在現澆模板施工中,梁模板安裝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環節,而且存在較多的安裝要求和注意事項。首先,需要細化整理梁支柱的位置,確保其滿足梁模板安裝要求;其次,能否把握好梁模板安裝順序,是安裝質量的關鍵點所在。另外,施工人員采用規范的拉線找平處理方式,對模板安裝標準進行嚴格控制,尤其針對各類標高和位置進行精準限定,最大限度防范各種紕漏。
2.2.2板支柱和結構梁的安裝
板支柱和結構梁這一部分施工,需要施工人員根據本工程設計圖紙及建筑行業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對安裝精準度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最終取得理想的安裝效果;此外,還要針對所有梁支柱、樓板支柱間距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各項間距符合相關標準值,為后續施工質量奠定扎實可靠的基礎。當現澆模板制作完成后,需要施工人員針對模板梁柱結構進行精準測量,確認模板尺寸具較高的匹配度,防上因為拉線問題地現澆模板施工安全性造成不利影響[3]。另外,在模板安裝過程中,需要針對梁柱模板與建筑物混凝土結構尺寸的進行校正,確保一致性?,F澆模板施工技術存在較高的專業性要求,為了保證安裝質量,需要施工單位聘請技術水平過硬的施工人員進行現場作業。必要時,相關技術人員還需要進行現場指導,將梁柱模板的間距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還需要在適當的位置預留出一定的縫隙,為后期調整模板間距提供必要條件,為建筑施工質量以安全生產提供保障。此外,為了保證模板安裝質量,還可以在模板內外兩側安裝架子管,內側管間距以60cm左右為宜,外側管間距以90cm為宜。在模板安裝完畢后,立即對其安裝位置進行驗收,一旦發現位置偏差過大或者移位問題,立即對存在問題的部位進行調整;最后,根據實際工況要求判斷混凝土澆筑中是否需要抽離拉桿,還要全面檢驗現澆模板關聯節點以及頂部標高,確保現澆模板安裝質量過關[4]。
2.2.3 樓板施工縫的處理
在現澆模板施工中,必然會涉及樓板施工縫的處理需求。而且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大的技術難度。因為很多樓板施工縫使用木方進行封堵處理,這種方法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施工縫處理手段。另外,為了能獲得理想的模板固定效果,在使用木方處理施工縫時,需要提前預留一定的木條結構,并且保證木條的尺寸規格可以在鋼筋縫隙部位得到較為牢靠的固定,以此來提升鋼筋部位的施工效果。
2.2.4 起拱處理
在現澆筑混凝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結構跨度超過4m,就有必要進行起拱處理。在此項操作中,首先要控制好起拱高度,通常其跨高介于0.1%~0.3%之間。還要檢查整個模板結構,確保其滿足施工要求。此外,為了取得理想的起拱處理效果,嚴格把關施工材料質量。以腳手架為例,需要對其應用的標準性給予高度重視,為模板結構的穩定性提供安全保障[5]。
2.2.5 樓面模板的安裝
在樓面模板安裝施工過程中,需要著重針對找平處理的完成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只有保證找平處理具備較強的標準化程度,才能避免樓面模板安裝位置以及高度出現偏差,從而避免對現澆模板施工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整個模板鋪設環節,需要全程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尤其在遇到模板交接位置時,更要針對搭接質量地蠔嚴格管控,確保樓面模板具備較強的承重性能[6]。
2.2.6 樓梯模板的安裝
在當前的現澆模板施工中,樓梯模板安裝存在較大技術難度。在質量控制方面,除了要關注各環節操作標準化和規范化程度以外,還要把握好施工作業流程,確保施工順序的科學合理性。除此之外,還要把握好各個細節之處,比如控制好墻體上預留筋的關注,做好過程中的各項安全措施,確保模板安裝的牢固性效果。
待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便需要進行模板結構的拆除。在此環節中,需要針對混凝土結構強度、澆筑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確?;炷两Y構已經具備拆除條件。另外,在正式拆除之前,需要針對模板拆除順序進行科學化分析,以免在拆除過程中,影響到相鄰結構的施工效果或者造成相鄰結構失穩。在拆除過程中,可以使用脫模劑來控制拆除質量,提高作業效率。但是,不論是否使用脫膜劑,整個拆除過程都要做到規范化操作,保證模板的完整性,以便于后續循環利用[7]。
為了保證現澆模板施工技術的有效發揮,為建筑施工質量提供可靠保障,應將技術質量控制重心放在關鍵要素上,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針對模板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檢驗。不論在材料采購環節、還是進場驗收環節,都需要針對材料性能、質量、強度等參數給予高度關注,確保模板自身質量符合工程建設要求,為其支撐作用的發揮提供必要保障;其次,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與質量意識。施工人員是順利完成現澆模板施工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定期開展全員培訓,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知識講解等多種方式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自我管理意識,為現澆模板施工質量提供人員保障。
現澆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設中一個重要環節,雖然在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后,需要將模板全部拆除,但前期模板施工質量卻直接決定著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能。以此,全體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要高度關注各項現澆模板施工要領,把握好每一個細節,為建筑工程質量、后續使用安全以及建筑行業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