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tlyn Buongiorno



自2016年以來,科學家就一直懷疑,有一個巨大的、看不見的行星可能潛伏在太陽系的外圍,被稱為“第九行星”。
第九行星存在的證據來自一些在海王星附近的小天體,它們奇怪的軌道似乎都受到了遠遠超出冥王星范圍的大型隱藏行星的影響。但是,就在2019年,科學家想到了另一種解釋。研究人員提出,所謂的第九行星根本就不是一顆行星。他們認為太陽系可能是宇宙中的早期黑洞——原生黑洞的所在地。
現在,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方法,一勞永逸地確定第九行星是否真的可能是一個黑洞。具體來說,這種新方法將搜索太陽系外圍,尋找黑洞吞噬彗星或其他遙遠天體時發出的耀斑證據。這種耀斑應該可以被即將建成使用的位于智利的LSST(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 SynopticSurvey Telescope,簡寫為LSST)探測到,該天文臺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開始對南部天空進行為期10年的觀測。
第九行星是什么?
太陽的影響范圍遠遠超出了大多數人對太陽系大小的認知。
科學家將在海王星外圍發現的新天體稱為“海王星外天體”。研究表明,有十幾個遙遠的海王星外天體幾乎都在相同的位置到達近日點,但他們無法解釋原因。
這些海王星外天體大約距離太陽100個天文單位,這使它們遠遠超出海王星的引力影響,因此它們軌道的異常被認為是由外太陽系的一個新的引力源引起的。這個謎團促使研究人員計算出一個隱藏的行星——一個5~15倍于地球質量的星球,正隱藏于距離太陽400~1500天文單位的任何地方。
另一方面,第九行星可能根本就不是一顆行星。它可能是一顆只有柚子大小的原生黑洞。理論認為,這種微小的黑洞可能在宇宙大爆炸后的幾分之一秒內出現。但這些遠古黑洞的存在還有待證實。
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的目標
正常情況下,黑洞極難定位。正如它們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包括光在內的任何東西,一旦靠得太近,都無法逃脫它們的引力控制。科學家必須通過觀察它們對附近物體的影響來確定黑洞的位置,或者通過捕捉物質螺旋進入黑洞時發出的明亮光焰來給黑洞定位。
因此,為了在遙遠的太陽系中尋找黑洞,美國哈佛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Avi Loeb和哈佛大學的本科生Amir Siraj一起開發了一種方法,來尋找黑洞在太陽系外圍的奧爾特云中遇到小天體時產生的耀斑。
研究人員表示,偶爾,像彗星這樣的奧爾特云天體會與潛伏在其周圍的黑洞相互作用,產生可見光。那么,當LSST 建成投入使用,在開始進行它為期10年的調查時,就可以探測到這種光了。
考慮到所有因素,研究人員希望LSST 能在調查的頭一兩年內提供確鑿的證據,證明是否有一個行星質量的黑洞潛伏在太陽系的外圍。
即使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研究人員還會屏住呼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