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名叫曉彤,我的媽媽名叫建華,當年爺爺為我取名時,在爸爸媽媽的名字中間各自拆解出一個字,因而有了“丹聿”這個名字。這個緣由,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聽大人們講了無數遍。
然而,幼時我非常不喜歡這個名字。原因很簡單,這個名字實在太特別了,特別到我一度認為必須遠離集體,自閉一下,才能對得起這個名字。
我剛學寫字時,就要比別人多認識一個字,一個在我看來除了用來寫名字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的字。
周圍小朋友沒有人會讀我的名字,我需要不厭其煩地向別人介紹我名字的讀法與寫法。有時被問到名字的意義,我除了解釋名字與父母有關之外,說不出其他意義。
遇到喜歡追根究底的人,問我聿字究竟有什么含義,我說不出。我問大人們還有誰的名字中有這個聿字,得到的答案是國民黨名將杜聿明。我那時年幼,并不了解這個人物,卻深深地記住了他的名字。
小學入學后,我才發覺,不僅小朋友不認識我的名字,連大人都很少把我的名字讀對。不熟悉我的老師基本不會在講課時對著花名冊點我回答問題。偶爾會有一兩位,因為好奇而點我的名,問我名字中的最后一個字應該怎樣讀。更多人會在不了解聿字發音的情況下,隨便幻想一個讀音,張口便喊。別人都說“秀才識字讀半邊”,而我的經歷恰恰相反,“秀才”們都喜歡給我的名字添一個偏旁再讀。
“丹律”這個發音錯誤的名字,一直尾隨在我的耳邊。在日常生活中,每次遇到不得不使用名字的時刻,如果對方不認識我的名字,我總會被人喊作“丹律”。
有些人與我同窗共事一年半載,依然讀不對我的名字,我屢屢糾正,頗為尷尬。后來我甚至開始反思自己是否太過較真,一個名字而已,別人喊對喊錯,有那么重要嗎?
這個名字給我造成的困擾,當然不僅僅是被人讀錯而已,也令我或多或少喪失了一些機會。讀小學時,每年學校舉辦運動會,我都會像很多小朋友一樣,一邊看比賽,一邊興致勃勃地給學校廣播處投稿。但我連續投了幾年,從來沒有人朗讀過我的稿件。
大概在五年級時,我實在忍不住跑去問明情況,得到的答案是廣播處的同學們都不認識我的名字,所以我的稿件不得不被棄用。這僅僅是學生時代的一件小事而已,若問我在步入社會之后是否曾因名字生僻而喪失機會,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能夠被名字影響的機會,壓根不足以稱之為機會,我也只好一笑而過。
我一向對聿字感到好奇,很想知道它究竟有什么含義。但在我讀小學時,我只能通過《新華字典》來了解它,字典告訴我,這個字僅僅是一個助詞而已。當我告訴同學,我的名字只是一個助詞,大家總會用奇怪又同情的眼神看著我,甚至會問:“那你的名字豈不是毫無意義?”
名字當然可以沒有意義,但我希望它至少可以簡單易懂,朗朗上口。讀二年級時,我轉到新學校,需要重新定做校服,老師把校服交到我手上時,一臉抱歉地跟我說,讓我不要介意裝校服用的塑料袋上的錯字。我仔細一看,原來別人竟然把丹聿兩個字寫成了一個“胖”字,雖然那時我瘦得像根拖把,但爸爸得知這件事情后,還是忍不住一直喊我“劉胖”,一喊就喊了一二十年。
進入青春期后,我也曾幻想可以有位言情小說主角一般的男生給我寫情書,但一想到情書的開頭會出現“丹聿”二字,我又瞬間打消了念頭,哪里會有多愁善感、楚楚動人的少女名字叫“胖”呢?由于未能擁有言情小說女主角的名字,我連幻想的快樂都被打了折扣。
不知是否是這個生僻的名字,造就了我略顯孤僻的性格。我自小就不太喜歡和人群一起玩樂,總覺得像我這樣的名字,不應該和其他名字在一起玩。這當然不是什么孤芳自賞,這只是一種蘿卜和白菜分堆放的覺悟。
讀初中時,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喜笑顏開,變得越來越疏離乖張,我仿佛給自己筑起了一道墻,總是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哭個不停,卻不愿和任何人深入交流。家人發覺了我的孤僻,開始追尋我性格變化的原因,爺爺站出來包攬了全部責任,他說這一切都怪他給我取了這個名字。他重新算了一卦,告訴我這個名字如果沿用下去,有機會成為怪才,但如果自己把握不住心性,注定難以得到大眾欣賞,很有可能一事無成。
我聽了爺爺有些玄幻的說辭,發覺我們動機雖不同,目的卻出奇一致——我實在太想換掉這個名字了。我與爺爺一拍即合,他抱了幾本取名專用書籍開始研讀,我則坐在一旁靜候佳音。
爺爺為我提供的第一個方案,是把聿換成富裕的裕,我立馬否決;爺爺為我提供的第二個方案,是把聿換成玉石的玉,但前一個字也要換掉,換成老聃的聃,聽了這個名字,我嚇得連連擺手。一個聿字已經給我造成這么多年的困擾了,再來一個聃,叫我如何承受得起。我不明白爺爺為什么如此堅持“”這個讀音,難道不可以把一切推翻重來,換一個與之前毫不相關的名字嗎?
我問爺爺,這個名字究竟有何意義?爺爺告訴我,除了父母名字結合這個想法之外,他還希望我可以走讀書寫文章這條路,繁體字中的“書”和“筆”,都包含了這個聿字,他為我選了這個名字之后,我周歲抓周抓了一本《古文觀止》和一支鋼筆,他非常開心。
至此,我便放棄了改名的想法,我想爺爺大概也從未真心實意想幫我改名吧。
他時常覺得我古怪,有時也會重新念叨一下名字的事情,但在他眼中,古怪也不全然是件壞事情,古怪也有古怪的別致之處。比如,我會在接到面試電話時,把讀錯我名字的公司全部拒絕。在我看來,一個連面試對象名字都讀錯的公司,大概率是不會尊重員工的。
最近這些年來,陸續有人稱贊我的名字好聽,我總是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們,如同小時候別人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
其實,細細看來,“丹聿”這個名字也有些有趣之處。“丹”既可解釋為朱砂,也可解釋為美石,“聿”則可解釋為筆的別稱。一個名字之中,有繪畫用的顏料,也有寫字用的筆,如果這一生無法好好運用,還是有些可惜的。
(摘自“阿踢的二十世紀”微信公眾號,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