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一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改革開放40多年來,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法治實踐方面取得的重大進步。法治寧波建設之所以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關鍵在于打好了三張牌。
打好“法治政府”牌。法治政府是實現法治寧波的重點,是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最響亮的地方品牌。寧波在2020年度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設考評中位居全省第一,并成功創建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現場移動執法的信息化應用、行政執法清單式服務、老潘警調(聯調)中心建設、“公證E通”模式、“鄉村檢察官”助推“誰執法誰普法”、行政決策程序規范化建設等創新工作,在去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設暨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會上獲評全省縣鄉法治政府建設“最佳實踐”。
打好“地方立法”牌。地方立法是實現法治寧波的基石,也是體現核心價值的基本保障。寧波始終堅持地方立法項目關注民生,2005年以來,共制定地方性法規53件、政府規章121件。這些立法項目在保障人民權益、增加民生福祉、推進市域治理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同時,始終注重地方立法工作機制優化,不斷創新地方性法規動態維護機制,并首創法規“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立法工作成效顯著。
打好“法治鄉村”牌。法治鄉村是實現法治寧波的關鍵,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寧波作為全國民主法治村建設的啟航地、先行地、示范區,迄今共培育了30個國家級、376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寧波還積極培樹一批法治鄉村建設先進典型,如鄞州區構建“掌上智村”“律云在線”智治平臺,寧海縣打造“村級小微權力清單”體系、探索“法治診所”模式,象山縣升級“村民說事”3.0版本等。此外,寧海縣鄉村治理培訓中心和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獲評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進入新時代,寧波在全省率先提出爭創浙江建設法治中國示范區模范生的奮斗目標。接下來,寧波要著力在三個方面下功夫、謀發展、求突破,全力以赴開創法治寧波建設的嶄新局面。
要在爭先創優上下功夫。爭先創優是保持地區法治建設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敢創一流永不懈怠的勇氣精神。寧波要勇當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排頭兵,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十四五”時期法治寧波建設工作,不僅要加強學習宣傳貫徹,而且要開展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研究。要爭做堅定維護憲法權威的先鋒人,堅持把憲法作為根本活動準則,依憲執政、依法執政,打造“甬法論壇”等特色品牌,加強法治宣講活動制度化、常態化。
要在聚焦中心上謀發展。寧波要以法治的方式,打造具有安全感的社會環境和一流化的營商環境。一方面要不斷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強化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加強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影響生產安全、破壞交通安全等重點問題治理;另一方面要率先打造全方位知識產權保護維權體系,持續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建立完善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持續推動“親清家園”增點擴面,營造激勵和保護企業創新的營商環境。
要在整體智治上求突破。整體智治是增強地區法治建設創造性的重要手段,是數字法治轉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迭代升級。寧波要全面加快數字法治綜合應用,整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多個法治部門跨組織全流程、跨職能全過程,打造數字化法治體系。要全面建成“無證件(證明)辦事之城”,深化“一件事”集成和“無證明化”改革,擦亮具有寧波辨識度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金名片。
責任編輯:毛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