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民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老字號作為優秀民族品牌和傳統商業文化的集中代表,既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寧波通江達海,商賈云集,不僅成就了聞名遐邇的寧波商幫,也孕育了許多馳名中外的老字號。老字號傳承著寧波的商業精髓和傳統文化,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保護和振興寧波老字號,既是打造寧波品牌的重要載體,也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要。
老字號發展與時俱進
近年來,寧波積極弘揚老字號工匠精神,深入挖掘傳統技藝和品牌內涵,主動創新,探索運用新零售渠道和大數據等新技術,讓老字號企業煥發新活力。
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建立健全老字號品牌保護發展政策體系,推出老字號保護和促進工程。寧波先后發布實施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促進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等扶持政策,并出臺寧波老字號認定辦法,成立老字號企業協會,在加強傳承和保護、促進創新發展等方面給予支持。目前,寧波已擁有42家“浙江老字號”,7家“中華老字號”。
積極拓展消費市場。堅持展會拓市,在中國(寧波)食博會期間專設“老字號展”,鼓勵和引導老字號企業參加中國(浙江)中華老字號精品博覽會、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等省內外展會,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同時,鼓勵老字號企業實施連鎖經營戰略,在市內外設立連鎖企業或連鎖門店,擴大品牌影響力,提高經濟效益。引導 “馮恒大”“樓茂記”等老字號品牌進駐網店,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不斷加強宣傳引導。注重宣傳陣地建設,推動“王升大”“趙大有”“黃古林”等老字號企業打造專屬品牌博物館或工作室,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傳承和創新老字號品牌。鼓勵老字號企業走出去,與省內企業抱團赴臺灣等地參展,并積極參加境外活動,大力宣傳甬商文化和品牌。與此同時,加強老字號品牌研究,結集出版《甬城老字號》一書,全面展示寧波老字號品牌的前世今生。
老字號品牌傳承遭遇困境
隨著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不少寧波老字號固守陣地、創新不足,加之受品牌被仿冒侵權、要素成本制約等多種因素沖擊,寧波老字號傳承發展遭遇品牌衰退甚至喪失等困境。
法律法規不健全,品牌保護缺乏制度保障。目前,寧波老字號傳承保護未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有關老字號保護發展的主要依據是商務等部門出臺的指導性文件,以及散見于各類政策法規中的一些通用表述,特別是對老字號“字號權”的保護只體現在對一般企業名稱的保護上,缺乏完備的保護機制。老字號立法空白,認定與退出、商號和商標權的沖突等法律解決機制缺失,很大程度上導致老字號被仿冒、搶注等侵權現象難以杜絕,品牌傳承缺乏有效保護。
政策配套不精準,品牌共建合力尚未形成。寧波老字號企業多為傳統型生產企業,涉及食品、醫藥等多個行業,覆蓋領域較多且相對專業。老字號品牌的傳承和保護需要多部門協同推進,特別是專業領域相應政策的配套跟進。但目前部門工作合力不強,致使現有扶持政策大多只針對老字號工作的某些領域或環節,未成體系化、閉環式,精準度不夠,缺乏更高層面統籌整合與協調聯動,政策實施效果受限。
要素保障不到位,品牌拓展提升能力堪憂。目前,老字號傳承與發揚普遍面臨專業技術人才缺失、資金保障不足等問題,技藝傳承斷層不容樂觀。人才方面,老字號與新技術融合運用的人才培養通道缺失,技藝工人老齡化現象突出,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資金方面,部分老字號企業經營規模小,缺乏“規范流水清單”與擔保抵押物等,難以及時獲得信貸支持;場地渠道方面,受舊城改造更新及房價上漲等因素影響,部分老字號企業無法承受成本上升壓力而搬遷或退出“黃金地段”,競爭力受到影響。
振興老字號 打造寧波品牌
寧波老字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者、寧波產品的重要“代言人”,振興老字號有助于優化供給結構、激發消費活力、打造寧波品牌。下一步,寧波可從組織領導、法治保障、要素支撐和跨界融合等多方面入手,強化資源整合和環境營建,加快打造振興寧波老字號的良性生態。
加強組織領導,推動政策協同。建立健全寧波老字號保護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老字號傳承發展遇到的難題,促進多部門聯動、相互協作、政策銜接,加快推動形成合力共建品牌寧波的工作新局面。加強頂層設計,研究編制振興寧波老字號品牌中長期規劃,建立和完善地方老字號商標保護目錄,深入推進老字號歷史文化研究,建立老字號品牌動態更新檔案,鼓勵寧波老字號在鼓樓沿、南塘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集聚發展。
推進地方立法,優化法治環境。加快老字號地方立法,研究出臺寧波老字號認定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老字號認定與退出機制,探索形成“有進有出”的老字號動態管理體制。同時,強化市場監管與嚴格執法,推進長三角執法標準統一、信息互通、線索共享、監管互認、協查互助。特別是注重寧波老字號的字號、注冊商標等保護與傳承,嚴厲打擊各種“傍牌”、侵權、仿冒等不法經營行為,提高違法成本。
強化要素保障,夯實振興基石。注重技藝傳承與接班人培養,支持老字號企業與在甬院校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共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支持“黃古林”等老字號企業建立品牌研究工作室和技藝傳人培養基地;探索將老字號技藝納入技能大賽項目,促進老字號人才交流。拓展融資渠道,探索建立寧波老字號振興基金,并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老字號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推進老字號品牌價值評估與質押貸款。強化場地支持,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和步行街升級改造,建設老字號品牌專區,并適度給予租金補貼和稅費減免,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
鼓勵模式創新,加快融合發展。加強跨域合作,借鑒湖州德清與上海開展老字號創新合作的成功經驗,鼓勵海曙等老字號品牌集聚區與上海相關區縣締結友好合作關系,共建老字號創新實踐基地,并鼓勵通過合資參股、品牌聯姻、資源共享等方式,加強老字號品牌開發合作,擴大產品影響力。鼓勵跨界合作,支持寧波老字號與新興品牌合作開展跨界品類研發,豐富產品種類。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相關科技成果轉化與品類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挖掘消費潛力。深化數字變革,引導老字號企業推進數字化改造,加強線上線下融合,充分利用直播等平臺,加大品牌宣傳。
(作者單位:寧波市經濟信息研究中心)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