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2021 年12 月31 日,將自己和《青年文摘》的故事寫成300 字以內的“微故事”,內容和風格不限,真情實感最動人。你和《青年文摘》的故事,將有機會被刊登在《青年文摘》雜志/“青年文摘閱讀與寫作訓練營”微信公眾號上,你也將獲得稿酬及限量版青年文摘文創產品。
參與方式:
1.發送微故事至電子郵箱:qnwz40@163.com ;郵件主題備注:《青年文摘》創刊40 周年微征文。
2.發布話題微博:# 我和青年文摘的故事#+ 微故事,記得@ 青年文摘。
第一次遇見《青年文摘》是十年前了,我父親見我喜歡就買了,并題字:讀書改變命運。
沉浸在短小精悍的文章里,足不出戶便見識到了春夏秋冬、山川湖海。這種感覺正如陶淵明所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猶記得《青年文摘》有個欄目叫“我說我話”,讀者朋友們在這里分享自己的小故事,或喜悅,或迷惘,或溫馨。我從小有個作家夢,于是鼓起勇氣投稿“我說我話”欄目。
不出意外,第一次投稿落選了。與生俱來的不服輸的精神鼓勵著我,不要放棄。歷時一年,我終于上稿了。拿到五十元的稿費單后,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從那以后,我一直保持著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并如愿以償地考進了中文系學習。
羅伯特·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寫道:“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這讓我獲益匪淺。
(嚴來斌,江西)
在書店閑逛時,一本《青年文摘》不經意映入我的眼簾,我心底不由得一陣溫熱,久違的感動在心中輕漾開來。
那時我上中學,剛剛轉入新的學校,陌生的環境和繁重的學習任務讓我的身體和心理都疲憊不堪。
一次課間的時候,不知誰把一本《青年文摘》推到我的面前。我隨手一翻便不能自拔。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投入我的心底,形成優美的旋律。我整個人像初春的植物一般舒展開來。
眼前無邊的黑暗被撕開了一個口子,陽光照射進來,就這一絲陽光,足以把我捂暖。青春有她,我便感到不再孤單。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不再是那個膽怯的少年,但是她給我的溫暖將會陪伴我的一生。
(吉 安,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