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楊銘
摘要:在礦山開采中,采空區是一大安全隱患,尤其是部分老礦井缺少采掘圖紙,或是無法找到相關采掘資料,以致于很多資源整合的礦井無法掌握相關采空區的分布情況,稍有不慎極易引發事故。對此,本文圍繞采空區勘察問題展開分析,首先論述了采空區勘察方法,明確了物探技術的有效性,其后詳細探討了采空區勘察中幾種常見的物探技術,提出通過綜合物探方法的運用進一步提高勘察可靠性,最后圍繞工程實例展開論述,以期可供參考。
關鍵詞:采空區;勘察;物探技術;工程實例
1.引言
安全生產是礦山開采中永恒的主題,采空區全面、精確的勘察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基于我國勘察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探技術在采空區勘察中逐漸得到了廣泛應用,具有成本低、見效快、精度高等優點。由于不同物探方法各有適用性,本文提出采用綜合物探法,進一步提高采空區勘察結果可靠性,保證礦山開采作業安全。
2.采空區勘察方法概述
隨著我國礦業的不斷發展,采空區數量不斷增加,且規模巨大。采空區存在較大的危害性,對采礦安全、交通以及地面建筑均存在嚴重威脅,目前已經成為了我國隱蔽致災主因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十大生產安全事故中,廣西河池南丹慶達惜緣礦業投資有限公司“10·28”重大坍塌事故導致13人死亡。事故巷道靠近銅坑礦采空區冒落帶,該區域上下都是銅坑礦的采空區和充填體,由于下部采空區發生垮塌,帶動上部充填體和圍巖發生垮落,產生沖擊地壓,導致人員受到沖擊波傷害以及掩埋造成死亡。
基于上述分析顯示,在礦區勘察中必須將采空區勘探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然而由于礦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受采空區地表變形、地面塌陷影響,采空區勘察難度較大,對此迫切需要采用先進的探測方法查明采空區分布情況。國內外主要采用采礦調查、工程鉆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國內以鉆探為主、物探為輔,西方發達國家則以物探為主。其中,鉆探方法較為直觀,但需布置密集鉆孔,投入工作量大,而小礦井開采無規律性,單一鉆探難以準確探查采空區范圍,存在效率低、資金投入大的問題,此外若是不慎出現鉆透采空區的情況極易引發災難性后果。在此背景下,物探技術憑借著快速、無損探測以及面積測量等優勢得到了推廣。
近年來,物探技術發展迅速,在我國采空區勘察中獲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常用的有地震方法、電(磁)方法等,采空區識別可靠性較好,可用于復雜地形、地質條件,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為采空區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據。
3.采空區勘察中幾種常見的物探技術
在采空區勘察中,常見的物探方法包括淺層二維(三維)地震法、瞬變電磁法、高密度電法、大地電磁法、地質雷達、測氡法等。各種物探方法各有優缺點,詳細分析如下:
3.1淺層二維地震法:地震勘探在眾多物探方法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多。此方法利用檢波器接受地震波在各地層分界面反射/折射波信號,以此反演推測地下巖層性質、形態。通過此方法可實現連續測量,分層、勘探精度高,能夠準確圈定采空區范圍,然而無法查明采空區積水性。
3.2瞬變電磁法:屬于時域方法,也稱為純異常場法,此方法工作效率高,地形影響小,對低阻反應靈敏,可較好探測積水情況,探測深度大。當采空區未充水時,瞬變電磁法也可探測采空區,但是效果沒有充水時好。此外,此方法也容易受到電磁的干擾。
3.3高密度電法:也稱為電阻率層析成像技術,集電測深與電剖面于一體,采用的是靜電場理論。采空區地層完整性、連續性被破壞,電阻率必然產生變化,當采空區垮落不充分,存在較大的空洞,老空水積聚較少,呈相對高阻異常;采空區垮落壓實或充水,呈相對低阻異常。此方法具有較好的積水探測效果,然而容易受到地形、接地電阻的影響,在埋深較淺的采空區探測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3.4可控源音頻大地探測法:此方法探測深度大,可明確采空區積水情況,然而容易受到靜態效應、近場效應影響。
3.5探地雷達法:此方法分辨率高,但是探測較淺,主要在60m以內。
3.6測氡法:此方法不受地形、地電、電磁場等因素的影響,然而無法解釋采空區深度。
基于上述物探技術的分析可得,每一種物探方法均有自身物理基礎,一定條件下均可解決一定地質問題,然而單一的物探方法運用存在各種限制,物探成果具有多解性,可靠性不高。因此,要想解決好采空區探測問題,必須樹立綜合使用各種物探方法的思想,針對不同的地質問題靈活搭配各種物探方法。目前,綜合物探技術的運用已經成為采空區探測的一大重要趨勢,其可獲取豐富的物性信息,互為驗證與補充,切實提高探測分辨率、解釋成果可靠性。如:高密度電法+瞬變電磁法可互為驗證,提高探測結果可靠性、分辨率;二維地震+瞬變電磁法,可有效克服解釋成果的多解性。
4.實例探析采空區勘察物探技術應用
采空區一直是礦山安全開采的重要隱患之一,尤其是在中小型礦企較多、開采不規律的情況下,礦山整合時更好注重采空區的全面調查工作。本文以某煤礦采空區勘察任務展開分析,采用綜合物探技術,發揮不同物探方法的優點,減少物探結果多解性,通過取長補短切實保證勘察結果精確、可靠。
4.1采空區概況
此礦井地貌單元屬黃土丘陵溝壑區,區內主要分布第四系風積沙與黃土。地層由新至老分別為第四系、新近系、侏羅系中統延安組、三疊系上統永坪組。侏羅系中統延安組地層為含煤地層,5-2號煤層為可采煤層,其他煤層遭剝蝕或不可采。
5-2號煤層厚度4.55m~7.26m(均厚5.67m),局部含1~2層夾矸,夾矸厚度0.02m~0.60m,夾矸巖性主要為泥巖,屬穩定型煤層。此煤層采用房柱式炮采,基于歷史原因(礦權變更、偷挖亂采),區內可能存在采空區且分布不詳,需做好相關勘查工作。
4.2采空區勘查物探技術方案
本礦區采空區勘查采用綜合物探方案,淺層二維地震法、瞬變電磁法互為印證,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1)淺層二維地震法:本礦區勘查采用428Lite數字地震儀,具體參數設置如下表1所示。地震檢波器采用主頻60Hz的動圈式檢波器,挖坑埋置;震源采用人工錘擊方式,疊加次數分別為8、10、12、14、16次,由此獲取多個單炮記錄,經對比確定每個震源點14次疊加激發。結合煤層埋藏深度,數據采集采樣率確定為0.5ms,記錄長度1s。

(2)瞬變電磁法:本礦區勘察采用V8多功能電法儀,大定源裝置,具體參數設置如下表2所示。

此礦區綜合采用上述兩種物探方法,地震測線5條,測線長度5548m,生成物理點613個;瞬變電磁測線23條,總長度21740m,坐標點1110個。
4.3資料分析與解釋
4.3.1淺層二維地震資料分析與解釋
本礦區屬于典型丘陵地貌,煤層埋藏淺,資料處理相對困難。完成常規數據處理后,實施3次剩余靜校正,處理成果良好,單炮記錄上煤層反射波清晰、連續。
根據地震偏移時間剖面,推斷賦煤區域表現為5-2煤層對應同向軸較為穩定,連續性好;異常區(定性為推斷采空區),煤層反射波凌亂、成層性差,詳細分析如下:
(1)D1線在樁號121~155反射波不連續,成層性差、能量弱,屬于異常區,推斷采空區;
(2)樁號155~180地震反射同相軸能量強,存在2個穩定相位,推斷賦煤區;
(3)樁號180~206上部反射同相軸消失,下部同相軸能量弱,存在局部錯段的情況,推斷采空區。
4.3.2瞬變電磁資料分析解釋
本礦區瞬變電磁法探測效果好,采空區積水較多時存在明顯低阻異常反映;相反,存在相對高阻異常反映。瞬變電磁法S5線視電阻率斷面如下圖1所示,分析可得,70~79號、83~87號點,煤層標高附近明顯低阻異常,推斷采空積水區;85~87號點,煤層標高附近明顯高阻異常,推斷采空區,積水少或不積水。

4.3.3綜合資料分析與解釋
對勘察所得資料進行分析與解釋,發現有7處異常區。經判斷采空區有1處,分布面積為0.754km2;積水異常區共有6處,分布面積為0.178km2。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礦山開采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資源整合的持續深入,采空區問題必須得到重視,其已經成為一大安全隱患。在礦山開采中,必須將采空區勘查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合理選擇物探技術,全面查明采空區分布情況、范圍、深度等,切實為后續采礦工作的實施提供可靠依據,保證采礦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宏杰,谷小敏,黎靈,廉玉廣等;綜合物探技術在淺層采空區勘查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煤炭學會、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第三屆煤炭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煤炭綠色開發與清潔利用技術與裝備論文集[C].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煤炭學會、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中國煤炭學會, 2016: 5.
[2]劉淼淼,郝萬東等;瞬變電磁法在探測煤礦采空區中的應用[A].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2016年學術論壇論文集[C].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煤炭學會, 2016: 3.
[3]張揚,王璐,劉智慧,劉升臺,梅貞華,杜利明,林曉暉,張建波等;多物探方法在膠東某金礦采空區勘查中的應用研究[J].地質與勘探, 2019, 55(03): 809-817.
[4]岳鵬,余傳濤,劉欣玥等;綜合物探在煤礦積水采空區勘查中的應用研究[J].煤炭技術, 2019, 38(01): 69-71.
[5]趙立欽,李鳳明,李宏杰,吳作啟等;隱蔽采空區綜合勘查技術研究[J].煤礦開采, 2017, 22(05): 17-20+16.
[6]楊勇,陳清通等;綜合物探方法在房采采空區勘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煤炭, 2017, 43(08):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