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輝
摘要:滑坡治理是個綜合治理的過程,應根據滑坡類型、規模、穩定性,結合滑坡區工程地質條件、建筑類型及分布情況、施工設備和施工季節等條件,選用多種形式綜合治理,目的是將各種整治措施組合成為最有效的工程措施,降低整治滑坡的工程造價。在各種滑坡的治理中,方形抗滑樁由于強大的抗彎性能和抗剪性能使用最多,圓形抗滑樁使用較少。在特殊條件下,可以采用圓形樁的支護方式。通過在廣東某個工程中的試驗研究,發現圓形抗滑樁也能較好的應用。
關鍵詞:滑坡;圓形抗滑樁
1.前言
山區開發,開挖山體形成人工邊坡,由于坡體地質條件不同,若在施工過程中對地質條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就會發生滑坡現象。滑坡對坡體上緣及下緣的構筑物都會造成危害,滑坡體上的建筑物由于根基不穩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一旦出現滑坡,就需要快速的進行邊坡治理。
滑坡治理是個綜合治理的過程,應根據滑坡類型、規模、穩定性,并結合滑坡區工程地質條件、建筑類型及分布情況、施工設備和施工季節等條件,選用抗滑樁、預應力錨索、格構錨固、擋土墻、注漿、截排水、減載壓腳等多種形式綜合治理,要把“方案優化、經濟合理、技術可行、不留后患”作為滑坡防治的總體方針,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目的是將各種整治措施組合成為最有效的工程措施,降低整治滑坡的工程造價,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在各種綜合整治工程中一定要注意地表排水,以減少水對滑坡的危害。
在常規的滑坡治理中,抗滑樁特別是方樁被大量地應用于實踐中。由于圓形樁抗彎和抗剪切強度相對于方樁較低,并未大量地應用于滑坡治理。本文對圓形抗滑樁在滑坡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
2.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某公園的門口,施工單位由于超挖邊坡,發生了滑坡。經過現場地質調查,滑坡長約56m,寬約38m~ 67m,坡度10°~25°,滑坡前緣與后緣高差約22m,滑坡后緣在坡腰的知青樓處,房屋有開裂現象,后緣有拉張裂縫,裂縫沉降約30cm,水平距離約5cm;滑坡側面臺階及邊坡有張拉開裂,裂縫約5cm~30cm;滑坡前緣新擋土墻(2.5m高的砌石擋土墻)有凸起,墻頂凸出變形約20cm,前緣空地(擋土墻與正在建設的綠化廣場項目的房屋)出現隆起變形,建筑內鋼筋混凝土地梁發生變形,有裂縫,地梁前的水泥地面開裂,裂縫寬約2cm。
該地質災害已經影響到了滑坡前緣正在施工項目的建設。雖未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但是處于公園門口,公園門口一般是人員的聚集地,此邊坡位置重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故該邊坡潛在不穩定性和危害性,若不處理對游客、建(構)筑及工作人員存在重大威脅。
3.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
滑坡地質災害發生的區域地處丘陵山區,坡度較緩,東側高,西低,最大高差22m;邊坡為土質邊坡,災害區邊坡寬約38m~67m,長約56m,坡度10°~25°,此邊坡整體植被良好,多被植被覆蓋,植被主要包括喬木、雜草、雜樹、灌木等,目前區內植被生長正常。
根據項目的勘察報告,揭露深度范圍內,區內巖土層按其地質年代和成因類型自上而下可劃分為:素填土(Qml)、風化殘積土層(Qel)等二大類,各巖土層的分布和特征如下:
素填土層:呈褐黃色、灰褐色、紅褐間灰白色等,濕,松散—密實狀,在所有鉆孔中均有分布,成分不均勻主要由黏性土、混碎石和塊石組成,塊石含量約有10%~40%,塊徑約2cm~40cm,巖質較硬,厚度5.10m~12.30m,平均厚度9.41m。堆填時間超過30年,為礦石的棄土場。
該層取土樣7組,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平均值為:ω=43.8%,eo=1.276,a1-2=0.497MPa-1,Es=4.64MPa,直接剪切標準值:C=9.6kPa,φ=14.1°。按照Es查得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125kPa。標貫試驗8次,實測擊數N’=6~9擊,平均8.0擊,修正擊數N=5.1~7.7擊,平均值為6.9擊,查表得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取250kPa。
殘積土層:土性為粉質黏土,黃褐色,紅褐色,黃褐間灰白,紅褐間灰白,紫紅間灰白等,濕,可塑狀,遇水易軟化,厚度19.80m~26.90m,平均厚度22.24m。
該層取土樣52組,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平均值為:ω=45.9%,eo=1.314,Il=0.55,a1-2=0.555MPa-1,Es=4.21MPa,直接剪切標準值:C=16.8kPa,φ=13.9°,按eo和Il指標查得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130kPa;標貫試驗51次,實測擊數N’=10~17擊,平均13擊,標準值為13.0擊,修正擊數N=8.1~12擊,標準值為9.6擊,查表得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取330kPa。
根據勘察報告和調查,地下穩定水位埋深0.00m~ 4.80m,邊坡坡面在雨后局部區域有地下水涌出,該邊坡地下水豐富,該場區地下水位變幅在1.00m~3.00m之間,水位和涌水量較大,對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影響較大。
4.滑坡的形成條件
4.1地質條件
巖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辈橹薪衣洞诉吰律戏剿缮Ⅲw較厚,組成物質主要以素填土(1)、殘積土(2-1)為主。
4.2地貌條件
邊坡屬于土質邊坡,場地位于丘陵地帶,樹木植被較發育。滑坡區邊坡高差約為22m,山體坡度約為10°~25°左右,邊坡下部為一砌石擋墻,最高處約5.5m。擋墻后方并未填實,表面土層裸露,未修筑排水溝等,造成雨水的匯集,增大了擋墻的壓力。
4.3水文地質條件
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巖、土,降低巖、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巖、土,增大巖、土容重,對透水巖層產生浮托力等。
5.抗滑樁支護的原理
抗滑樁是防治工程中常采用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深層滑坡和各類非塑性流滑坡,對處理正在活動的滑坡,更為適宜??够瑯妒抢蒙钊牖瑒用娴幕炷翗痘A和周圍的土層、巖層產生相互作用產生的抗滑力,以抵抗滑坡土體的下滑力??够瑯哆€可以和錨索相結合,利用錨索的錨固力增加整體的抗滑力,抗滑樁和錨索一起作用共同提高整體的穩定性[1~3]。
如果滑坡土體下滑力過大,土體的彎矩過大,在樁基礎設計時可能會造成鋼筋密度過大,抗滑樁的尺寸過大,對施工都不利,如果結合預應力錨索,則可以適當降低配筋比。
在工程實踐中抗滑樁樁長宜小于35m??够瑯堕g距(中對中)宜為5m~10m。抗滑樁嵌固段應嵌入滑床中的長度宜為樁長的1/3~2/5。在重要建筑區,抗滑樁之間應用鋼筋混凝土連系梁連接,以增強整體穩定性[1]。
傳統抗滑樁一半采用方形樁,其缺點:施工工期長、事故發生率較高(由于采用人工挖孔,速度慢),采用傳統手段治理時易出現邊坡失穩的現象,危及工人生命安全。同時本項目由于水位較高,在開挖時需要不停地抽水降低水位,也會影響工期,同時對工人的安全也有較大的隱患。
隨著國家現代化的進展,機械水平的發展,施工工藝和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抗滑樁的應用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方形和圓形抗滑樁都得到了發展。截面直徑也在不斷增大,抗滑性能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越來越能夠適應復雜的地質環境。圓形樁施工有以下優點:施工簡單,效率高,施工安全,機械化施工速度快,成孔安全性高等。
本項目在充分考慮了地質情況和周邊環境以及施工進度要求,在保障安全和邊坡穩定的前提下,擬采用圓形抗滑樁進行支護。
6.工程應用
根據地質情況,推測滑動面在10m左右,由于場地水位較高,采用人工挖孔樁危險系數高,工期慢,采用圓形沖孔樁。樁徑1.0m,樁間距3.22m,采用冠梁連接,同時采用錨拉的方式進行綜合治理。圖紙如下:

6.1抗滑樁的成孔
(1)抗滑樁的機具可以根據場地的類型、空間選擇不同的機具,成孔護壁采用全長護筒。
(2)成型后必須清除孔底沉渣,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并應立即灌注混凝土。
(3)抗滑樁應采取隔樁施工,抗滑樁間隔可以每間隔兩根施工一根,在相鄰樁混凝土達到70%的設計強度后,再進行其他抗滑樁的成孔施工。
6.2鋼筋籠制作及安裝
(1)鋼筋籠的制作應根據設計要求,采用相適應的鋼筋。
(2)鋼筋籠外側需設混凝土墊塊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保障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準確性。
6.3施工容許偏差
施工的容許偏差應滿足規范和規定要求:
(1)鋼筋保護層偏差不宜大于20。
(2)鋼筋籠直徑偏差不宜大于10,鋼筋籠長度偏差不宜大于50。
(3)垂直度容許偏差為1%。
(4)樁身直徑容許偏差為±50mm。
(5)主筋間距偏差不宜大于10,箍筋間距偏差不宜大于20。
6.4注意事項
(1)抗滑樁施工放線時,應綜合考慮放線誤差及抗滑樁施工誤差等。
(2)抗滑樁的定位要準確。
(3)在施工抗滑樁時,先要進行成孔施工。
(4)成孔時必須保證孔徑、垂直度、孔壁穩定和沉渣等檢測指標滿足設計要求,沉渣的厚度是樁基礎抽芯檢測的一個重要指標,沉渣厚度不能超過要求,因此在清理沉渣的過程中要注意泥漿的配比和濃度。
(5)清孔應在成孔完畢后立即進行。
(6)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時應特別注意防止鋼筋籠上浮。
(7)應注意進行抗滑樁檢測其他小應變片的安裝等。
6.5預應力錨索設計
(1)預應力錨索采用3x7Φ5鋼絞線,長度L=32m,其中自由段8m,預應力100KN,施工按《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CECS22:2005)進行。
(2)鋼絞線桿體居中,應間隔2m設置對中支架一個,以保證鋼絞線順直。自由段與錨具間采用PVC過渡管連接。
(3)錨索成孔孔徑為180mm,遇到砂層或淤泥層采用套管跟進。
(4)鋼絞線不可切斷駁接,為保證鋼絞線桿體順直,桿體居中,應間隔2m設置對中支架一個。
(5)錨索的注漿材料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水泥凈漿,水灰比0.50~0.55,每米水泥用量≥40kg。注漿采用二次注漿工藝:一次注漿壓力為0.5MPa~1.0MPa;二次注漿注漿壓力為2MPa~5MPa。二次注漿工藝在廣東地區得到了大量的有效證明,能夠大幅度的提高錨索的抗拔力和錨固力。
(6)放置錨索時,若發現孔壁坍塌,應重新透孔、清孔至干凈。
7.結語
綜上所述,圓形抗滑樁也能較好的應用于滑坡治理中,其良好的安全性能,施工速度快的特點,成孔質量高,護壁好,而且能夠快速的應對施工過程中的其他變化,對某些滑動方面不明朗的滑坡有更好的應用價值。只要合理的利用抗滑樁的原理,并針對每個工程的特征,就可以充分發揮圓形抗滑樁的優勢,充分利用其優點,為滑坡治理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華建新,鄭建國.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8年4月.
[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3年11月.
[3]鄭穎人,陳祖煜,王恭先,等.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