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辰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養生壺市場整體規模約為11.8億元,而線上市場仍是養生壺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零售額占比達89%。由于不少養生壺企業迎合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在產品外觀和功能等方面的設計更加新潮,也因此,被注入了全新增長動力的養生壺,得到了具備更高購買力的中產階層和80、90后的廣泛喜愛。
只是,俗話說“水滿則溢,致盈則虧”,養生經濟雖然展現出強大的爆發力,但后續接連爆出的養生壺質量不合格等問題,又讓人不得不開始正視這個快速發展起來的行業背后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此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曾對上海市本地生產、銷售的養生壺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經檢驗,共有7批次的養生壺產品質量不合格,所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為結構、接地措施、標志和說明等,不合格產品中不乏有知名品牌上黑榜;另外,在對上海某大型超市進行檢查時,更發現有多達12臺養生壺涉嫌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長期使用不僅會侵害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嚴重的更會威脅到大家的使用安全,簡直觸目驚心。
一邊是快速瘋長的市場,一邊是接二連三被爆出的質量安全問題,儼然已經把養生壺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針對這種尷尬的處境,業內分析,主要是由于養生壺產品的技術門檻較低,行業內各品牌、各生產廠家良莠不齊,再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探底的價格戰,免不了滋生一些不良商家為了逐利而去削減成本、偷工減料。
因此,養生壺行業若想長久維持較高的增長態勢,“勿忘初心”和“嚴把質量關”絕對是行業內的首要重任,只有不斷夯實產品質量,才能大大提升消費體驗,轉變消費者心中“便宜沒好貨”的刻板印象。同時,各企業還需要不斷加碼技術研發投入,改善和改進產品設計,著力提高養生壺的智能化水平,兼顧和完善售后服務,全方位地綜合提升用戶使用體驗,才能獲得長久進步的“著力點”,為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而作為消費者來說,深入了解產品要點、選擇品質有保證的平臺和品牌、保持理性選購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在具體挑選單品方面,大家只需要遵守以下原則:
1.注意查看養生壺的3C標識和合格證標志。養生壺屬于國家強制性認證產品,無3C標識及合格證的養生壺不能生產、銷售。
2.正規廠家生產的養生壺產品,外觀流暢靚麗,壺身通透雅致,功能豐富,溫控裝置準確穩定;上蓋和發熱盤均采用進口優質不銹鋼材質,加熱均勻、不易糊底且永不生銹;使用時,帶有食品級硅膠圈的養生壺無毒無異味。相比之下,劣質養生壺明顯細節糙、做工差、易生銹,加熱煮水后塑膠味很重。
3.市面上的養生壺壺身大多選用耐高溫的高硼硅玻璃材質,但高硼硅玻璃也有優劣之分,質量差的很容易在高溫和冷熱驟變的環境中炸裂,而質量好的則具有耐高溫、高強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抗化學腐蝕等特性,穩定耐用,且能夠承受150℃的冷熱溫差交替,哪怕在高溫下也不會產生有毒物質。
4.某些線上專供的“電商版”產品,雖然價格非常親民,但是其能效等級、屏幕類型、底座選材、加熱元部件甚至是壺體材質等細節和質量都會大打折扣,若消費者貪圖便宜而選購,很可能在實際使用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