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功,王 鵬,李洪偉,王志國
江蘇大屯電力工程公司 江蘇沛縣 221007
犁式卸料(煤)器是帶式輸送機的配套設備,廣泛應用于礦山、冶金、火電、煤炭集運碼頭等場所,輸送物料可以在任意位置分流、中轉或卸儲。犁式卸料器按照卸料方式可以分為右、左單側卸料與平分、偏心雙側卸料4 種形式;按照推桿驅動方式可以分為電動、氣缸、手動推桿3 種;按照推桿的安裝位置可以分為側推桿、上推桿2 種;按照犁刀配置數量可以分為單犁刀、雙犁刀、三犁刀3 種。
中煤大屯熱電廠2×350 MW 機組設計年耗煤量為315 萬 t,配備16 條帶式輸送機。煤炭入料量為1 500 t/h,出料量為750 t/h,設置爐前煤倉4 座,設側推桿式雙犁刀電液犁式卸煤器7 套。在日前巡檢中發現,C8A 帶式輸送機卸煤時漏煤較多,須使用后段卸煤器攔截或者進行人工清理,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秩序。
當輸送機運力較小時,犁式卸煤器可以把煤料全部分流到指定煤倉;當輸送機運力較大時,部分燃煤透過頭道犁刀(主犁刀)與輸送帶之間的縫隙到達二道犁刀(副犁刀),再次被攔截分流;隨著輸送機持續穩定運行,二道犁刀處積累的燃煤會撒漏到后端輸送帶上,導致漏煤。
C8(A/B)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型號為 EP300×5,帶芯為聚酯織物,帶寬為1 000 mm,輸送量為750 t/h,帶速為2.5 m/s,配置 HYXL.IV 型可變槽角電液犁式卸煤器。該電液推桿便于檢修,安全系數高;桿支臂處裝有光電接近開關,方便調節卸煤器間隙,提高卸煤效率;推桿內設有過載保護,推出或收縮受阻以及推力或拉力超過額定值時,電液推桿可自行停止工作,以免燒毀電動機;托輥架兩側裝有可調托板,防止輸送帶跑偏時漏料。犁式卸煤器工作時,以電液推桿為動力,可以就地或者遠程控制,卸料時推桿推出,帶動驅動架及拉桿,使犁頭下落,同時凸輪框架右移,使活動托架上升,此時輸送帶平面平直,犁刀與輸送帶面貼和嚴密,開始執行卸料工作;卸料完畢推桿收縮,推動驅動架抬起犁頭,同時凸輪框架左移,使活動托架下降,前后兩組可變槽角托輥由過渡狀態變成同主機相適應的槽形,物料平穩通過。電液犁式卸煤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如圖 1 所示。

圖1 電液犁式卸煤器原理
工作時,主犁刀的刀口呈前凸后凹,整體呈傾斜式磨損,犁頭分流器與輸送帶磨損呈“鷹喙狀”,在犁刀兩側肋部形成近8 mm 凹坑,與輸送帶之間間隙較大,出現漏煤。重新找平時副犁刀膠片和刀架磨損,隨著輸送量的增加漏煤量增加,增加了清理量,也增加了輸送帶的磨損,影響輸送帶的使用壽命。
該犁式卸煤器長時間使用后,已不能滿足額定負荷情況下的生產需求,需進行針對性的技術改進。
主犁刀為高鉻錳合金材質,找平時需將犁刀修掉10 mm,降低了犁刀的使用壽命。給犁式卸煤器增加1 個先導托輥,把先導托輥支架固定在輸煤機機架上,先導托輥高于犁式卸煤器托輥5 mm,犁式卸煤器不工作時先導托輥脫離輸送帶,工作時輸送帶與犁刀接觸面緊密貼合,犁刀分流器均勻平滑磨損,提高了清理效果,延長了主犁刀壽命。先導托輥位置如圖2 所示。

圖2 先導托輥位置
主犁刀通過螺栓與犁刀架連接,犁刀架固定在上支架,便于犁刀更換、調節,使用時主犁刀沿煤流方向出現磨損不均的現象。為解決此問題,在主犁刀架與上支架連接處增加鍥型墊片,以此抵消主犁刀縱向磨損不均的問題。鍥型墊片如圖 3所示,墊片鍥角α根據主犁刀最大可使用尺寸及主犁刀至上支架絞點之間的距離計算,在此取 12°。

圖3 鍥型墊片原理
副犁刀采用高分子耐磨橡膠條,相對于主犁刀更加容易磨損,需要及時更換。副犁刀架與上支架通過導向螺桿和彈簧連接,保障副犁刀與輸送帶之間貼合,便于清理與卸煤。副犁刀使用的耐磨膠片能阻攔并清理撒漏的粉料、粘料。壓力過大,清理效果好,但對膠片和輸送帶磨損大,影響兩者使用壽命;壓力過小,清理效果難以保證。主犁刀的壓緊程度以犁刀貼輸送帶背面不漏光為宜,防止壓力過大造成輸送帶脫膠。調整副犁刀導向螺桿行程,其壓力以彈簧縮程1/3~1/2 為宜。
犁式卸煤器是熱電廠燃煤轉儲的主要生產配套設備,使用頻率高,工作時間長。犁刀等作為易損件,要加強日常巡檢和維護保養,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避免出現刀架磨損,做好易損件的備品備件計劃管理工作。
筆者針對犁式卸煤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犁刀磨損、犁頭分流器刮傷輸送帶、刀架磨損等情況,設計先導托輥,使用鍥型墊片,調整犁刀預應力,加強設備管理,有效延長了犁刀使用壽命,提高了輸送帶清理效果,避免輸送帶損傷,降低了生產成本,保障了輸煤系統的穩定運行,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