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旭,王梓任
(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潘家口蓄能電廠,河北 唐山 064300)
潘家口抽水蓄能電廠坐落在河北省遷西縣,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運行發電,迄今為止已有41年的歷史。本次事件是由于檢修期間對4號機出口開關04DL進行電氣預防性試驗,實測多次B相回路電阻數據最小值為112 μΩ,超過制造廠的規定且大于交接值的120%。
潘家口電廠4號機組出口開關04DL型號為FKG2S型SF6斷路器,斷路器安裝時間為2007年,至今已經運行15年。試驗前04開關動作次數為7611次,SF6壓力0.75 MPa(壓力正常),在本次4號機組C修期間,對04開關進行電氣預試工作(未到試驗周期,依據Q/GDW 11150《水電站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表13中規定SF6斷路器主回路電阻試驗周期為3年),發現B相回路電阻超標。實測多次B相回路電阻數據最小值為112 μΩ,最大測值為145 μΩ,超過制造廠的規定且大于交接值的120%(制造廠規定值:不大于 5 μΩ,交接值:6 μΩ)[1]。
機組出口開關B相在2020年1月故障時進行檢修,檢修后各項實驗數據均滿足標準。根據運行經驗判斷,出口開關運行約3年才可能會出現回路電阻超標問題(9 μΩ左右),此次開關運行僅15個月,不僅運行時間短而且回路電阻超標極其嚴重,初步判斷引起此次回路電阻超標的原因為B相極柱或其他部位存在隱蔽性缺陷,導致4號機組B相動靜觸頭和觸指接觸面吸附較多雜質,使接觸面阻值偏大。
故障發生后,潘家口電廠對4號機組04開關B相進行拆除工作,拆除過程中發現SF6控制鎖中閥塞卡死如圖1所示,閥塞中密封由于受力不均發生變形,閥塞無法進入導向槽內,變形情況如圖2所示,損壞SF6控制鎖閥塞與正常進行對比如圖3所示。

圖1 SF6控制鎖閥塞堵塞照片

圖2 損壞的SF6控制鎖芯

圖3 SF6控制鎖閥塞對比圖
正常運行各相氣室相通,開關密度繼電器檢測三相總體壓力,無法單獨檢查B相極柱SF6氣體壓力。同時因B相未解體,根據現場現象,初步分析,在2020年開關檢修后充氣過程中B相極柱內無法充入氣體或充入氣體較少,滅弧室SF6氣體不足,滅弧能力不夠,隨著斷路器開斷,拉弧觸頭也隨之燒損,弧觸頭燒蝕情況如圖4所示,燒損后雜質堆積在滅弧室內動靜觸頭接觸面,導致B相回路電阻超標,滅弧室情況如圖5所示。

圖4 弧觸頭燒蝕情況

圖5 滅弧室情況
針對故障情況,我廠組織經研院專家以及設備廠家對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參會專家根據故障極柱解體與試驗情況并聽取我廠情況描述,確定缺陷發生的原因為上一次開關故障搶修時,在回裝B相極柱SF6控制鎖過程中,出現控制鎖內閥塞因安裝質量而卡死的問題。圖6、圖7分別為正常SF6控制鎖狀態與故障時SF6控制鎖狀態。

圖6 正常SF6控制鎖狀態

圖7 故障時SF6控制鎖狀態
由于在回裝B相極柱SF6控制鎖過程中,控制鎖內閥塞因安裝質量問題卡死,出口開關回充SF6氣體時,B相極柱內沒有充入SF6氣體,極柱臟污情況如圖8所示,B相極柱在常壓空氣中工作引起滅弧能力降低,開關在分斷小電流時產生熱量比正常情況下多,導致氧化效果加劇引起回路電阻超標。同時又因為動靜觸頭內涂抹潤滑膏較多,斷路器在分斷電流作用下產生較多雜質,導致回路電阻阻值增大[2]。

圖8 極柱臟污情況
B相極柱在搶修過程中由于安裝質量問題導致SF6控制鎖閥塞卡死,由于此處為隱蔽施工點,回裝過程中無法檢查安裝情況,所以此缺陷無法進行正常發現。由于閥塞鎖死,在后續抽真空以及回充SF6氣體時,B相極柱內始終處于常壓空氣狀態。B相極柱滅弧能力降低,開關在分斷小電流時產生熱量比正常情況下多,導致氧化效果加劇引起回路電阻超標。
(1)組織更換04開關B相極柱。收集開關內的SF6氣體,拆除B相極柱并安裝新極柱,新極柱安裝完畢,對開關進行抽真空處理后向開關內充入SF6氣體至額定壓力750 bar。
(2)試驗檢驗:
1)斷路器時間特性試驗,試驗結果合格。
2)斷路器直阻測試,試驗結果合格。
3)微水測試,試驗結果合格。
4)交流耐壓試驗,試驗電壓42 kV,試驗合格。
通過對本次試驗期間發現電阻值超標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在現場存在部分問題需要改進。本次問題主要在于結構設計不合理,檢修時需對控制鎖解體,由于此處為隱蔽施工點,回裝過程中無法檢查安裝情況,這就增加施難度的同時增加了故障發生的概率。
為預防和控制同類缺陷再次發生,潘家口電廠可結合檢修對落后部件進行升級改造,加強培訓力度,提升專業人員水平,同時加強廠家人員施工時的監督,進而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