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陳晨 姜金泉
上海建工(江蘇)鋼結構有限公司 江蘇 海門 226116
設備鋼結構一般是指大型設備中的鋼結構部分。對于成套設備來說,設備鋼結構是最主要的受力承載部分,在結構上起到穩定性作用,在功能上起到機械、電氣、液壓設備配合載體作用。其不僅要滿足承載要求,同時也要滿足不同系統精密配合連接的要求,以保證整個設備系統的使用功能。
從加工角度而言,設備鋼結構的加工制作與精密鋼結構類似,介于普通結構件(對加工要求不高)與精密機械加工(要求加工較精細)之間。設備鋼結構一般包含較多的構件種類,外形特殊且有些構件尺寸較大,薄板件也相對較多,部分構件需用整體機加工來保證尺寸要求。因此,不管是加工制作,還是后續的表面處理、油漆涂裝、包裝發運等,相對于常規鋼結構,均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另外,對于這種設備類鋼結構,為保證現場安裝精度,工廠須進行2D/3D預拼裝,避免后續在現場出現結構局部干涉、連接面孔位不一致等無法安裝的情況,并通過有效的加工控制手段,從而保證現場安裝精度。
本項目位于秘魯南部,客戶方為德國ThyssenKrupp,項目執行規范為美標AWS D.1.1—2015,總工程量約2 000 t。項目主要分為三大區域:belt feeder(帶式給料機)、spile bar(篩選機)和in plant(傳送帶框架)。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工程三大區域典型結構
此類皮帶機類設備鋼結構項目的結構類型繁多且復雜。本項目中溜槽、料斗、抽屜式框架等構件設計要求內部均安裝耐磨板,因此,對車間單構件制作精度、群孔尺寸精度把控、耐磨板安裝孔加工精度等的要求更加嚴格。
1)該項目主結構各部件之間設計均采用法蘭螺栓連接的節點形式,因此,對法蘭接合面的平面度控制、接合法蘭面的密貼情況以及螺栓孔同心度加工控制的要求較高。
2)由于溜槽及料斗主結構板較薄、結構設計筋板較多,因此,焊接量較大,薄板焊接變形控制難度較大。
3)由于結構需要傳輸礦石類堅硬材料, 因此項目中溜槽及料斗結構內側設計要求布滿耐磨板,且耐磨板與耐磨板之間要求安裝間隙均勻,設計間隙理論要求6 mm。耐磨板均采用螺栓固定在結構上,結構尺寸較大,且受焊接及矯正變形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保證大面積的鉆孔精度以及鉆孔后耐磨板安裝間隙的難度較大。
4)料斗結構尺寸較大,且結構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由兩半片法蘭連接而成),因此,結構整體焊接變形控制以及尺寸控制的難度較大。
5)結構中厚3 mm以下的薄板表面處理難度較大,常規沖砂介質容易產生結構波浪變形,且板材較薄,無法采用火工矯正。
6)設備鋼結構安裝件相對較多,如防護網片、薄板結構件、機加工件、不銹鋼結構件、耐磨板、甲供件等,增加了項目實施過程管理的難度。
考慮溜槽結構特殊,且主結構板較薄、筋板較多,因此,考慮采用先做成片體單元結構形式,然后再進行組裝焊接。車間加工具體流程如下:零件準備(打磨待裝配焊接區域)→畫線、裝配筋板→片體單元焊接→小組件制作→最終裝配、焊接(圖2)。

圖2 溜槽結構加工流程
溜槽連接法蘭鉆孔流程:在結構裝配焊接完成之后,根據實際測量尺寸,以結構中心為基準,整體畫線鉆法蘭連接孔。
料斗結構(上側料斗1件、下側料斗2件)的制作思路:先做片體單元,再裝配焊接。為保證上、下料斗連接法蘭開檔尺寸一致,避免出現連接法蘭錯邊、上下料斗外形尺寸不一致的情況,制定如下加工方案:先裝配焊接上側料斗,再將上側料斗倒放在水平胎架上,以上側料斗下法蘭面作為胎架面,裝配焊接下側料斗,最終完成結構總拼焊接(圖3)。

圖3 料斗結構加工流程及現場
溜槽鉆孔流程:連接法蘭部分采用零件鉆孔,上側料斗上法蘭待結構焊接完成后整體畫線鉆孔(圖4)。
為保證耐磨板與結構孔的同心度以及安裝間隙滿足規范要求,同時避免設備拐角處耐磨板安裝時干涉,特制定耐磨板安裝孔加工流程如下:結構制作檢驗合格后,根據結構實測尺寸畫線,并進行角落處耐磨板試裝,檢驗耐磨板孔與畫線基準偏差(若產生偏差,則對畫線進行調整),檢驗合格后拆除耐磨板并整體鉆孔,并100%整體試裝耐磨板。
由于溜槽及料斗主結構板較薄,且筋板較多,焊接量也較大,因此,片體平面度難以控制。為控制薄壁結構焊接變形,先將筋板點焊到零件上組成片體單元,再將片體單元背靠背點焊固定,并采取較小的焊接線能量,對稱施焊,分段退焊,再焊接片體單元上的筋板零件,焊接完成后,分開2個板單元(圖5)。經試驗,該加工方案對控制薄板焊接變形的效果較明顯,且片體結構焊接完成后的平面度滿足美標規范結構平面度3 mm/m的要求。

圖5 薄板結構焊接變形控制工藝
通常情況下,對于板厚小于3 mm的結構件,常規沖砂、拋丸薄板等方法均容易出現波浪變形,且一旦薄板結構出現變形,將無法采用火工進行矯正。為解決這一難題,經工廠試驗證明:對厚3 mm以下薄板采用白剛玉砂或者石榴砂類的非金屬磨料進行掃砂,薄板構件未產生變形,且復測薄板表面粗糙度滿足規范要求(圖6)。本項目采取上述工藝進行薄板表面處理并成功應用,為后續薄板表面處理積累了寶貴的加工經驗。

圖6 薄板表面處理
帶式給料機部分上側料斗與篩選機設計要求螺栓連接,因此,要求工廠先進行預裝,以確保現場安裝螺栓的穿孔率。
由于連接法蘭尺寸較大、連接孔數量較多,如果采用單獨畫線鉆孔,將導致累積誤差較大,最終裝配時容易出現螺栓孔不同心或者螺栓無法安裝等情況,且由于結構形式特殊,不滿足配套鉆孔要求。因此,最終采用定制專用鉆孔模板進行分別配鉆,從而保證螺栓穿孔率要求(圖7)。

圖7 定制鉆孔模板加工現場
預裝完成后,采用比螺栓公稱直徑大0.3 mm的時控器檢查時,通過率為100%,且連接法蘭無錯邊現象,孔位尺寸均滿足安裝要求。
1)對于設備鋼結構而言,不同結構類型需要考慮不同的除銹方案,對于厚3 mm以下的薄板結構件,宜采用石榴石或金剛砂進行掃砂除銹,嚴禁采用拋丸機進行除銹。否則,薄板構件拋丸變形后將無法矯正。
2)構件中的螺紋孔在沖砂油漆前,其內側可采用布條或專用螺紋保護塞塞緊,油漆結束后去除。同時,由質量檢測人員復測螺紋是否有損傷,若有損傷可用絲錐進行回絲,最終涂抹防銹油進行保護。
3)設備鋼結構中的機加工軌道、鋼套、局部不銹鋼件等,在沖砂油漆前可涂抹防銹油保護。
4)對于設計圖紙要求點焊在構件中,最終由現場焊接的甲供件,在沖砂油漆前必須做好保護。但對于特殊結構件及無法沖砂保護的甲供件,根據實際工序情況,可選擇沖砂后裝配焊接或油漆后裝配焊接。
5)為區分不同部位,不同使用功能,通常,設備鋼結構采用的面漆顏色較多。油漆施工時需注意區分,并增加專員復核面漆顏色,防止因顏色做錯造成返工。
實踐證明,通過將上述加工工藝方案應用于皮帶機設備鋼結構的車間加工過程,項目在帶筋薄板結構平面度控制、大尺寸連接法蘭平面度及螺栓孔同心度控制、耐磨板安裝孔精度控制、薄板除銹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時,方案的控制要點總結也為后續類似項目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