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興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6
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工業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各行各業都需要走向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建設成環境友好型企業是新的趨勢。
現階段還存在的早期建設的攪拌站廠,由于當時的政策、技術、觀念落后,已不符合當前環保的要求。現階段是預拌混凝土行業提升、突破、重塑的重要時期,也是混凝土行業轉換發展動能、改變發展方式,逐步轉向高端、高附加值、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預拌混凝土行業必須緊緊把握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綠色低碳、智能化發展,樹立產業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愿景。本文針對粉塵、污水、固體廢棄物等問題,提出了攪拌站改造方案[1-2]。
攪拌站的粉塵污染來源主要包括:攪拌樓物料稱量、攪拌環節;骨料進料、上料環節;粉料入庫環節;廠區場地、道路等。
1)攪拌樓物料稱量、攪拌環節。為防止攪拌樓粉塵的擴散,一般應采用輕鋼骨架與彩鋼瓦結構對攪拌樓進行封裝,攪拌主機安裝負壓脈沖袋式除塵器。在除塵器有效工作狀態下,攪拌樓稱量層、攪拌層產生的粉塵1 h平均濃度限值小于1 000 μg/m3,滿足行業標準JGJ/T 328—2014《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規定[3]。
2)骨料進料、上料環節。采用輕鋼骨架與彩鋼瓦結構對骨料料場及骨料輸送皮帶機進行封裝,能有效避免粉塵擴散,但料場封閉作業時產生的大量揚塵因無法擴散會導致料場內粉塵超過國家標準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因此,在封裝的同時,應在料場頂部以及骨料裝卸點的料斗處加裝智能噴淋裝置,達到減少揚塵、綠色生產的目的。智能噴淋裝置由粉塵濃度傳感器、控制系統、增壓泵、高壓噴頭、電磁閥、供水管路等組成,當粉塵濃度傳感器檢測到粉塵濃度達到一定限值時,控制系統自動開啟電磁閥、增壓泵等,高壓噴頭噴出高壓霧狀水汽,加速粉塵的沉降,從而抑制粉塵的擴散,確保料場區域產生的粉塵1 h平均濃度限值小于800 μg/m3,滿足行業標準規定。
3)粉料入庫環節。粉料入庫環節輸送管道的連接處應密封且牢固可靠,防止粉塵從接口處溢出。筒倉安裝儲存量報警裝置,防止粉料入庫時因超過容量而產生爆庫事故,筒倉頂應連接脈沖除塵裝置,防止罐內氣壓過高造成粉塵溢出,一般選用袋式脈沖除塵器。
4)廠區場地、道路。在攪拌樓周圍設置噴淋裝置,可覆蓋四周場地區域,防止揚塵;廠區道路設立環保抑塵樁,360°旋轉噴灑水霧降塵,抑塵樁覆蓋不到的區域可使用灑水車定時沖洗地面,確保廠區的清潔。廠區進出口附近設立龍門洗車機,全自動智能化洗車,讓進出車輛干干凈凈,避免塵土被帶出及進入。
攪拌站的生產廢水主要包括:攪拌主機清洗廢水、混凝土攪拌車清洗廢水、廠區地面沖洗廢水及初期雨水。針對生產廢水零排放和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目標,攪拌站應設計完善的生產廢水處置系統,對于不能達到目標的已建攪拌站,也需要進行水循環線路改造。完善的生產廢水處置系統包括生產廢水的收集、處理及再利用。
生產廢水的收集應根據攪拌站的規模和產量測算廢水產生量,設計適量的排水明溝及泥漿池,排水溝與泥漿池連接,并應覆蓋連通攪拌站裝料層、骨料堆場、車輛清洗等區域,及時收集生產廢水,避免廠區積水。一般可在攪拌樓和建筑物四周設置環形排水明溝,其他區域適當設置排水明溝。排水明溝宜設置坡度,以利于廢水更快流入泥漿池,避免在明溝內殘留、積淤。
泥漿池容量除應滿足日常生產所產生的廢水外,還應滿足生產區內可能受污染的區域初期雨水量的收集。場地條件允許時,應單獨設置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區域有:生產區內可能受污染的區域,可能存在混凝土灑落、粉料散落的區域。
初期雨水量可參考公式:

生產廢水的處理及再利用離不開國內環保產業的迅猛發展。在生產廢水產生量及循環回用量不平衡的情況下,可通過壓濾機將生產廢水壓濾成含水量較低的泥餅及含固量較低的清水,用于攪拌車、泵車清洗及場地沖洗,實現循環利用。同時,最新環保設備已經可以做到對生產廢水的濃度、pH值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將生產廢水科學、安全地再應用于混凝土生產,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節約水資源,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的目標(圖1)。

圖1 生產廢水處理及再利用工藝流程
攪拌站易產生固體廢棄物的環節主要包括:工地退料、多料,裝料散落,車輛拌筒清洗等。由于混凝土產品的特性,這些環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一直是制約綠色環保生產的一大難題。
另外,設備落后的攪拌站廢料回收利用率低,不僅造成原材料的浪費,而且廢料堆放在占用廠區用地的同時還會影響廠區環境,廢料外運還需要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理,增加了企業成本。
在廢料尚未凝結前,可使用環保設備:全自動砂石分離機及污水處理設施,將攪拌站每天產生的廢料全部分解回收,回收后的砂石再應用于混凝土生產;在廢料凝結后,可使用小型破碎機進行破碎。從而大大減少了廢料的產生,降低了生產成本,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要達到攪拌站綠色環保經營的目標,除了硬件設施改造以外,也離不開相應的綠色生產管理。根據自有環保系統,建立健全常態化環保管理制度:常態化環保責任制明確環保責任,落實到個人;采用廠區文明常態化巡檢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采用環保設備常態化保養檢修制度,保障環保設備正常運行;采用常態化環保總結制度,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最新環保法律法規、環保新思想、其他企業優秀的管理經驗、最新的環保設備,做到綠色生產管理與時俱進、持續改進。
綜上所述,通過對揚塵、廢水及固體廢棄物的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常態化環保管理制度,能夠減少污染,做到綠色環保生產,還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綠色環保攪拌站是混凝土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出,綠色環保混凝土攪拌站明顯改善了廠區內外的環境,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和噪聲污染,實現了廢水、廢渣的零排放,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