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龍巖 3640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電袋復合除塵器是結合電除塵和袋除塵兩種機理的一種新型除塵器,具有排放低、運行可靠、節能等優點,被廣泛用于電力、水泥、化工等行業。除塵器長期穩定運行對于濾袋壽命、除塵器能耗及除塵效率、設備安全等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以某電廠配套的電袋復合除塵器投運后出現阻力突增,通過對除塵器檢查、分析原因并提出處理措施,保證除塵器安全可靠、高效運行。
某電廠3×330MW機組工程設計規模為3×330MW國產亞臨界直接空冷燃煤機組,空氣預熱器型式為三分倉、回轉式,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設施。本電廠3×330MW機組配套電袋復合除塵器,項目于2018年12月正式投運,投運近一年機組基本在低負荷工況下運行,表1列出了2#機組除塵器投運至7月停爐前的相關參數變化趨勢。
表1
2019年3 月、5月、7月2#機組在負荷相近工況下,A/B空預器出口至A/B引風機入口阻力分別為:804/831Pa、930/1113Pa、1016/1621Pa。
在機組負荷相近的工況下,除塵器阻力上升很快,尤其是B列除塵器阻力。
2019年7月27日停爐后,業主對除塵器電區進行清灰,袋區未處理積灰。表2列出了8月點爐至11月停爐期間相關參數變化趨勢。
表2
投運后2#機組A/B空預器出口至A/B引風機入口阻力分別為:869/1335Pa、1409/2414Pa、1653/1623Pa、2384/2945 Pa。在不到3個月里,A/B空預器出口至A/B引風機入口的阻力增加了1515/1610Pa,阻力暴增。
經現場檢查發現,2#除塵器進口喇叭煙氣均流板積灰板結嚴重,將大多數孔封堵,極大增加煙氣阻力。據電廠設備維護人員介紹,7月停爐期間做了相關實驗,將第三層分布板上的積灰清理后,除塵器整體阻力下降了1000Pa。陽極板、陰極線同樣積灰嚴重,進口端積灰異常嚴重,陰極線被灰大量包住,陽極板上掛灰嚴重,灰黏性大,振打系統無法有效清除積灰,運行時電除塵器電場區二次電流小,降低了電除塵效率。檢查濾袋迎塵面積灰較多且顆粒狀板結非常嚴重,板結較厚且粉塵不易清除。檢查凈氣室發現,凈氣室內側墻板、噴吹管上均不同程度出現氨結晶及低溫露點結晶現象,部分濾袋已經破損。
圖1 進口孔板、極板、極線積灰嚴重
圖2 凈氣室氨逃逸結晶
根據除塵器現場運行情況及運行數據取樣分析,設備阻力突增主要有以下原因。
除塵設備在脫硝設備的下游,在運行中當脫硝裝置由于噴氨分布不均,或由于催化劑堵塞、噴氨過量等導致氨逃逸過量時,逃逸的NH3與SO3反應產生大量的黏性NH3HSO4,粘性飛灰進入除塵器進口喇叭,黏附在進口喇叭氣流均布孔板,黏性粉塵大量黏附在氣流均布孔板,將氣流均布孔板堵住,造成設備阻力增加。
當黏性飛灰進入電場塵區粘附在陰陽極上無法通過正常振打清除,造成陰極針刺線針尖肥大,電場二次電流過小,黏附在陽極板上造成陰陽極異極距減小,造成二次電壓過小,電場區無法建立正常電暈功率的電場,導致電場區除塵效率下降。
當黏性飛灰進入袋區,大量吸附在濾袋外表面無法通過清灰裝置有效清除,吸附在濾袋表面的大量黏性灰造成濾袋纖維孔隙堵塞,在濾袋表面形成糊袋、板結,降低了濾袋的透氣性。
受冬季環境溫度影響,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基本在100℃左右,根據技術協議煤種資料,采用前蘇聯“鍋爐機組熱力計算標準法”(1973版)煙氣酸露點計算方法如下設計煤種煙氣酸露點為110℃,實際煤種計算的酸露點溫度在108~118℃。
本工程項目燃用霍林河礦區的褐煤,技術協議煤種情況如表3。
表3
實際煤種見表4。
表4
從DCS數據查看,2#爐停爐前空預器出口煙氣溫度約107℃左右,至除塵器入口約96~100℃,與現場正在運行的1#、3#機組運行參數基本一致,空預器出口至除塵器入口的煙道溫降較大,且煙氣溫度均低于煙氣露點溫度。燃燒煤種本身含水分大,燃燒后煙氣濕度大,降溫導致煙氣析出水分,極大加劇灰的黏性,在煙氣進入喇叭后,煙氣流速較低,灰大量粘附在分布板上,以致堵死氣流分布板,造成分布板阻力超高。
夏季工況下,鍋爐排煙溫度基本與協議要求值一致;冬季工況下,鍋爐排煙溫度遠低于協議要求值,在此低溫工況下,除塵器內部大面積出現積灰、酸腐蝕結晶現象。
為徹底解決本項目高阻運行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清除除塵器內部,特別是除塵器進口喇叭孔板及陰陽極處的積灰。
確保脫硝系統可靠運行,對脫硝入口氣流均布裝置進行檢查,確保氣流均布,降低氨逃逸量;加強對脫硝系統氨逃逸的監控,確保氨逃逸量不超過設計值(<3ppm),最大限度降低硫酸氫氨對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的影響。
解決濾袋透氣性問題是降低阻力的關鍵性要點,濾袋表面出現糊袋、結露、板結,濾袋容易受到酸堿腐。對濾袋取樣檢測分析判定。
(1)傅立葉紅外分析。對2#爐、3#爐濾袋進行紅譜分析,測試濾袋迎塵面及凈氣面均與新袋譜圖基本一致。可見,濾袋沒有受到明顯的氧化腐蝕。圖3為2#爐濾袋的紅外譜圖。
圖3 2#爐濾袋紅外譜圖
(2)掃描電鏡分析。取清灰后濾布樣品進行掃描電鏡分析。測試2#、3#爐濾袋迎塵面及凈氣面纖維均保持良好,沒有出現裂紋及斷裂現象。圖4為2#濾袋迎塵面纖維電鏡圖(以圖4中左圖均為放大500倍,右圖均為放大1000倍。
圖4 2#濾袋迎塵面纖維電鏡圖
通過檢測分析,濾袋未受到氧化腐蝕,強力性能及微觀纖維狀態保持良好。濾袋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透氣性急劇下降是由于細微粉塵滲入濾袋內部,可采用強力清灰或水洗濾袋的方式來恢復濾袋的透氣性。
在除塵器上運行維護上要特別注意:①合理控制氨逃逸數量;②嚴格遵守布袋除塵器運行維護手冊的操作規程,在機組停運后,持續一段時間的清灰,確保濾袋表面無粉塵堆積。在下次點爐前,為保護濾袋,采取正確的預涂灰方式,避免油污夾雜細微粉塵進入濾袋內部造成濾袋堵塞,從而延長濾袋使用壽命。
合理摻配入爐煤,調整機組運行,提高排煙溫度,保證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高于煙氣酸露點15℃以上。
對脈沖閥進行檢查,更換破損的膜片。對氣包至噴吹管的連接管進行檢查,確保工藝孔不被堵塞,延長脈沖閥使用壽命。檢查濾袋情況,更換破損的濾袋。
檢查電磁錘振打器,對存在卡澀、凍結的振打器進行檢修,定期校調振打錘,確保抬升高度與反饋一致,保證電場區清灰。
通過以上措施改進后,設備運行投運至今未在發生阻力異常升高現場,設備運行平穩。
鑒于工況變化、運行與維護不當等導致粉塵黏性發生變化,要求加強對濾袋壓差管理,通過優化脫硝系統運行和配煤摻燒結構,加強檢修管理,提高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