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產品的設計重視文化融入、節能環保和產品自然屬性的體現。竹編藝術屬于傳統工藝,其藝術特色顯著,能夠傳遞人們的審美。經歷時代的發展,竹編藝術逐漸應用在現代化產品的設計當中,形成特色裝飾文化,不但能夠傳承工藝,還能創新產品設計。
竹編藝術屬于古老的藝術形式,其中蘊含了人們對于美學的追求,透過竹編藝術還能發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將其應用在現代化產品的設計當中不但能傳承文化,還能使產品的種類更加豐富,為人們打造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展現竹編藝術的美學特性,充分利用竹子這類材料性質的優越性讓現代化產品煥發光彩。下文對于竹編工藝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并對其在現代產品設計方面的應用加以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一、竹編工藝介紹
(一)內容介紹
竹編工藝是融合藝術和手工的編織技術,使用竹子作為材料,將其剖劈為篾片、篾絲等,通過編織方法的創新,將其改造成工藝品或者生活用品。應用竹編工藝展開現代產品設計,不但能體現產品的實用性,還能體現其藝術價值,既可當作生活用品,也可當作建筑裝飾物。
(二)特點介紹
1.工藝獨特
在竹編工藝運用階段,加工技術體現在織法和紋樣方面,該技術的應用是竹產品成型的關鍵工序。制造者利用不同規格的篾片或者篾絲,將各類編織手法或者編織技巧相互結合,形成各類精美的紋樣作品。圖1為竹編紋樣圖。
2.低碳環保
竹編工藝之所以能夠應用在現代化產品的設計方面,離不開其自然屬性的優越。竹子屬于低碳環保類材料,在家居產品中應用廣泛,其物理性質主要體現在裝飾性上,而且竹子本身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木質結構相比,其力學性能優越,抗壓性能是木材的10倍左右。室內設計可以將竹編作為裝飾。圖2是竹編裝飾效果圖。
竹子的環保性能優越,對于環境空間具有凈化作用。竹子本身抗輻射性能優越,有利于室內環境的改善,還能吸收甲醛,保證人體健康。竹子的生長速度快,使用成本低。使用竹編工藝作為建筑結構設計,能夠發揮其良好的柔韌性,起到承壓效果,所以竹材的實用性強。圖3是應用竹編藝術的建筑結構。
除此之外,將竹編藝術應用在家居領域,可利用其物理特性應對環境變化。實踐表明,竹子的纖維密度高于木材,處于同樣的水分環境當中,將木材、竹材浸泡24小時,竹材的膨脹系數為木材的50%,而且竹子防潮性和隔音效果都相對較好,因此可將其應用在家居設計當中。圖4是利用竹編藝術打造的室內隔斷。
3.可塑性強
竹子雖然質量輕,但是質地堅硬,而且材料收縮量相對較小,擁有較高的韌性和彈性,其抗拉強度為180 MPa,是木材的2.5倍,抗壓強度為80 MPa,是木材的1.5倍,因此其柔韌性更好,可將其應用在家居產品、藝術品和建筑產品的制造方面。
二、竹編工藝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一)家具設計
家居生活當中,竹床、竹椅和竹墻等都屬于竹編藝術在家具設計當中的應用形式。家具制作工藝快速發展,竹材在家具設計當中的應用形式更加多元化,其表現形式也較為豐富。竹子具有冬暖夏涼的材料屬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環保性能優越。同時,竹子屬于天然材質,在家具產品制作過程中,靈活運用竹編藝術,賦予家具產品樸素和典雅的特點,應用過程還能表現人們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隨著生活和藝術領域的深度融合,生態設計逐漸成為家具產品設計要點。現代化家具大多造型簡單,使用簡單的竹編工藝對竹材進行排列和編織,組合成多功能家具產品。在設計過程中還可將竹竿劈開,按照需求處理,在竹編工藝的應用下,通過復合捆扎或者模塊化重組,讓家具結構具備竹子的承壓性能和拉伸性能,如可應用竹編藝術制作書架、藤椅等。
另外,可在茶道椅子外形設計方面利用竹編工藝,設計者將藝術設計和竹編工藝相互融合,對點、面進行合理設計,在椅子座面上方打孔,將竹條通過交錯的方式插在座面的孔中。竹子具有彈性,因此直立放置的竹條還能作為靠背,體現家具的舒適感。可見,將竹編工藝和現代化家居設計相互融合,應最大限度考慮使用者感受,不但要體現設計的文化品位,還要展現良好的設計藝術,滿足人們精神和審美層面的需求。
(二)陶瓷產品
竹編藝術和陶瓷之間的融合能夠設計出各類家居用品,包括茶具、花瓶、燭臺等。比如,茶具在設計過程中將陶瓷作為原材料,利用竹編工藝編制茶杯和壺身外套,充分體現不同材質的融合應用效果,內部是堅硬的陶瓷,外部是柔軟的竹片,賦予產品“剛柔并濟”的特點,無論是在造型方面,還是在裝飾方面,都能體現傳統文化和竹編工藝特點。作品當中,設計者利用竹材,通過手工編織的方式將不同的編織花紋體現在陶瓷外表的裝飾上,充分運用竹材的肌理,彰顯編織工藝、不同材質的創新應用。而且此設計方式還能提高茶具的實用功能,因為竹子具有保溫和隔熱的功能,所以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不容易被燙到。除此之外,從審美視角進行分析,竹編工藝的應用讓各類線條呈現在陶瓷容器外部,展現線條流動性特點,體現編織工藝花紋運用的創新性,能夠通過平面展現立體紋路,使現代產品的設計更具有創意性,賦予作品獨特的生命力。線條方面動靜結合,用竹編肌理為茶具穿上“新衣”,彰顯設計的藝術性。
(三)建筑設計
在建筑空間設計領域,竹材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彰顯人本主義設計理念。將竹編藝術和建筑空間相互融合,通過精心布局,能夠展現新穎的建筑結構。比如,某世博園設計使用竹材作為建筑框架,建筑整體結構使用重量為40噸的竹材作為原料,外形采取波浪式分布,整體上帶給人節奏明快的感覺。厚實的竹條,巧妙利用編織工藝,形成翠綠色的竹墻,當外界的光線向建筑內部照射時能帶給人生態自然之感。將竹編藝術和現代建筑相互融合還能體現建筑裝飾方面的創新性,由此衍生出全新的建筑文化,將傳統文化當中的人文精神呈現出來。同時,竹子屬于環保型建筑材料,擁有特殊的肌理,冬暖夏涼,低碳環保,具有良好的抗壓和抗折能力,能夠有效凈化空氣。
在酒店建筑設計方面,咖啡廳中可使用竹子,通過散裝排列的方式組成建筑框架,借鑒竹筐編制工藝,在建筑屋頂使用茅草作為裝飾。此設計方案利于陽光向建筑室內照射,產生光影斑駁的效果,建筑無須空調裝置和阻擋屏障,使周圍景觀能夠順利進入人們的視線,保證設計的原生態特點,讓使用者仿佛置身于自然環境中。
三、結語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看出,竹編工藝在現代化產品設計領域應用范圍較廣,而且竹編工藝的應用符合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追求。將現代設計藝術和竹編工藝相互融合,在多個領域進行應用,可以創新現代產品設計,同時傳承我國傳統的工藝,探索竹編藝術的高效運用之路。
作者簡介:顏章智(1985-),男,福建泉州人,大專,研究方向為竹制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