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謹竹
盡綿薄之力,護國土之安。我愿做這樣的人,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就像我的父親。
那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春季不再屬于我們。幾周前還摩肩接踵的城市如今無聲無息,幾乎一切都停下了忙碌的腳步,寂靜成了此刻的主旋律,所以匆忙的腳步聲才尤為刺耳——那是我的父親。
他戴著口罩忙碌于鄉村和城市之間,腳步雖有幾分疲憊,但落地卻又是滿滿的堅定。嘴角不禁流露出一絲淺笑,心潮涌動,驕傲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我也愿做這樣的人,于長夜之中燃起燈火,以燈光溫暖人間。
時間定格在剛剛接到疫情防控任務的那一刻,我們一家三口還沉浸在春晚節目的愉悅中。放下電話,父親的神情變得嚴肅而緊張。疫情就是責任,防控就是命令。
第二天,面對城鄉防疫中未知的風險,父親和他所有的同事們一同身赴一線。那天父親將走,我卻鬧著不讓去,恐懼早已經充滿我的心扉。他卻義無反顧地踏出了家門。我怔怔地望向父親的背影,竟生出了埋怨之意。
父親是一名鄉鎮干部,他所負責的鄉距離家40公里,有13個村、20余個防控卡點。再見他已是10多天后,父親憔悴許多。原本炯炯有神的雙眼布滿了紅血絲,高大魁梧的身軀也瘦了些、彎了些,我一下子撲到他懷里,神色疲憊的他卻一直給我講述著防控中的小故事。恍然間,一粒光的種子種在了我心里,我懂得了,正是有無數像父親一樣偉大的逆行者,他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負重前行,才會有這一道牢不可破的銅墻鐵壁。
祖國的未來在我們的身上,雖遙遠但足夠光明,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長夜之中燃起燈火,溫暖他人的人。我愿意做這樣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體現自我的價值;我愿意做這樣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獻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