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意
“吱———吱———”初夏知了的聒噪聲隨著正午的驕陽傾瀉而下,鋪一張涼席在草地上,捧上半個西瓜,童年的夏天融在甜甜的歡聲笑語中。
一小塊西瓜不小心掉在地上,西瓜味伴著芳草香迅速散發開來,不一會兒便吸引來幾只小螞蟻。那一小塊西瓜在螞蟻眼里簡直是龐然大物,但螞蟻很有辦法,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塊西瓜搬到了它們的洞里。這下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小小的螞蟻力氣到底有多大?
我查閱資料發現,螞蟻一般可舉起自身體重400倍左右的物體,拖拉自身重量1700倍的物體。于是我躍躍欲試,準備從溫嶺的小螞蟻入手,看看小螞蟻到底有多能干。
我帶著紙、筆、餅干、保鮮膜和一架從學校借來的極精密的天平,來到外婆家屋后的一小塊草地上,準備我的大實驗。
我先將一層薄薄的保鮮膜鋪在草地上,再掰一點餅干碎,分別測出重量,撒在上面,不一會兒就有幾只螞蟻循著香氣尋找過來。根據資料得知:螞蟻拖拉的力氣比抬舉的力氣大,所以什么時候螞蟻由抬改成拖,那就是它能使出的最大力氣。先來的螞蟻挑了幾塊最小的碎屑,十分輕松地將它們抬走了,而后來的幾只螞蟻只能面對幾塊較大的碎屑了。我趕緊湊上去,生怕錯過一點細節,這時我發現有兩只螞蟻在面對兩塊相同質量的餅干碎時采用了不同的搬運方式,一只拖,一只抬,而那只抬著碎片的螞蟻明顯吃力些。我趕緊將這兩個餅干碎片的重量在紙上用紅圈圈起來。但問題來了,如果想知道螞蟻的最大力氣是自身重量的多少倍,那就需要知道螞蟻的重量。可是螞蟻的重量怎么測呢?它的重量這么輕,又總是亂爬,我不禁犯了難。

很快到了陽光最足的時候,大地煎烤著我的雙腳,太陽烘烤著我的脊背,天氣悶熱極了,感覺連呼吸都困難了。外婆打著一把傘走來,“乖乖,先回屋吧,外面太陽這么烈,你這個實驗也不一定能成功,不要這么執著了。”“是啊是啊,你不覺得做這個實驗很傻嗎?”表哥躲在陰涼處喊道。此時,我的心情也隨著氣溫升高而越來越煩躁。不行,不能放棄,一定有辦法解決難題!這時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身影,外公!
外公給了我一個帶蓋子的小盒子,小盒子可以用來裝螞蟻。對啊,我怎么沒想到?我可以先稱出盒子的重量,再將螞蟻放進去。如果一只稱不出來,可以多放幾只螞蟻,然后將總重量減去盒子的重量,再除以螞蟻的數量,不就是一只螞蟻的重量了嗎?我豁然開朗,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興奮極了!
接著我不斷增加食物的投放量。當加到一個普通橡皮擦大小時,螞蟻放棄了嘗試,轉身就走。它就這樣放棄了嗎?十來分鐘后,螞蟻又回來了,這回它身后浩浩蕩蕩地跟著一長隊螞蟻。“面對極龐大的食物時它們常常團隊合作。”我在紙上寫下了這個結論……
如今我已長大,那張寫滿實驗過程的紙也在抽屜里沉寂了多年。現在回想起來,那次實驗有許多不嚴謹的地方,但它激發了我對未知的探索欲。無論什么事情,我總想弄個水落石出,并且養成了實踐的習慣,明白了面對困難,換個角度,沉下心來總能解決。
生活的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不斷地積累新知。
教師點評
全文寫作思路清晰,語言生動流暢。作者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悟出道理”為主線,寫出了自己兒時探索螞蟻生活奧秘的熱情以及遇到困難積極解決的態度。本文描述的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但悟出的道理卻很深,敘議結合,感悟真切。
(徐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