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疫情的持續演變,不斷考驗著各國制造業的韌性,也讓供應鏈問題愈發凸顯。
原材料短缺、物流運輸不暢、勞動力不足……近日,美國供應鏈再現危機:100多艘船在洛杉磯港、長灘港外排隊,超過20萬個集裝箱“漂”在海岸線上。這意味著即將到來的圣誕節,不少美國零售企業將面臨無貨可賣的局面。“這個圣誕銷售季的生意已經完了。”一些美國企業家悲觀地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發出預警,聲稱如果供應鏈危機持續時間和影響超過預期,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或將加劇,可能導致各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令經濟復蘇步伐放緩。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歐美國家的供應鏈問題也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我國的部分生產與進出口貿易。對此,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已明確把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打造“制造強國”放到更重要的地位,并且著重強調優化產業鏈供應鏈,要補短板、鍛長板,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和2035年遠景目標》亦指明在“十四五”期間,服裝行業要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建設數字化、網絡化聯動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系,提升涵蓋設計、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快速反應能力,構筑產業鏈協同創新共同體。
在日前舉行的2021年中國(盛澤)服裝供應鏈大會上,記者明顯感受到,面對全球經濟形勢的諸多不確定性,服裝行業企業已愈發意識到供應鏈的重要性。贏家時尚集團等服裝品牌代表均表示,近年來企業重點加強了內部供應鏈體系的優化整合。而不同于早些年產業鏈上下游的“各自為戰”,如今大家更愿意抱著開放、合作的心態促成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攜手共贏,以應對市場的變化與挑戰,打造共創共生的產業生態圈。常言道,“得供應鏈者得天下”。而在今天,這一考驗已然到來。(文|蘇葉)

>>近日,中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入棉花采收季。圖為10月15日,在新疆尉犁縣古勒巴格鄉的一處棉田,采棉機在采收新棉。
10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小幅下調0.1個百分點至5.9%,并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為4.9%。
在《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0%,較7月預測值微幅下調0.1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6%,較前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增速為6.0%,較前預測值大幅下調1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美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2%,較前預測值上調0.3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但受疫情拖累,復蘇動力正在減弱。與此同時,疫情多點暴發,殃及處于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的國家和地區,致使供應鏈紊亂長于此前預期,或將進一步抬高部分國家的通脹。
近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對推進碳達峰工作作出總體部署。
《方案》要求,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等“碳達峰十大行動”。按照《方案》設定的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控制,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

>>10月26日,在河北省肅寧縣舉辦的首屆電商文化節上,兩名主播正在直播推介當地生產的針織服裝。目前,肅寧縣已注冊的網店有3萬多家,年銷售額超150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8萬人就業。
根據新形勢下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的新要求,中國服裝協會依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編制了《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和2035年遠景目標》(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于近日發布。
該指導意見明確了服裝行業2035年發展愿景及當前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提出到2035年,我國服裝行業要成為世界服裝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顛覆式突破,實現我國服裝科技創新水平位列世界一流;構筑世界時尚話語權的新高地,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引領力和競爭力的知名服裝品牌和產業集群,將我國建設成為對全球有創造、有貢獻、有推動的時尚強國。
如今,奢侈品品牌已不再滿足于只是承包消費者的衣櫥,更有意為融入消費者日常生活而持續努力。法國奢侈品品牌迪奧在2022年度假系列中推出運動服裝聯名款后,近日宣布與意大利健身器械巨頭泰諾健達成合作,雙方將聯合推出限量版家用健身器材。
在此次與泰諾健的合作中,迪奧推出智能聯網跑步機、多功能舉重凳、健身球等多款產品。整體產品設計既簡潔大氣又不失時尚摩登感,并帶有迪奧和泰諾健的經典標志。迪奧方面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合作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健康生活方式體驗。據悉,該系列產品將于2022年1月正式上線。
2021年國慶長假期間,人們線上“買買買”的購物熱情不減。抖音電商“十一”消費數據顯示,平臺上的消費者購買國貨熱情高漲,從10月1日到7日,國貨服飾、國產美妝、傳統手工藝品等商品銷量均增幅明顯。
據統計,抖音電商的國貨服飾銷量比2020年同期增長840.4%。其中,太平鳥男裝實現品牌自播的新突破,單場直播交易額超過百萬元。
從統計數據來看,在國慶節的氛圍下,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商品銷量都有增長。其中,“非遺好物”等傳統技藝制作的商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銷售同比增長高達527.9%。據悉,抖音電商已推出“富藝計劃”,旨在發揮電商優勢,讓平臺上的非遺商品和傳統手工藝品,被更多人看見和了解,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播和非遺技藝的傳承。

>>10月25日,模特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阿拉伯時裝周上展示時裝設計師戈西亞·巴辛同名品牌的新款服裝。

>>10月21日,觀眾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出的航天服。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以下簡稱“美聯儲”)10月13日公布的9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可能從11月中旬或12月中旬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并于2022年年中結束資產購買計劃。目前,美聯儲每月持續購買約800億美元美國國債,以壓低長期利率并刺激經濟復蘇。而令業界關注的是,美聯儲此舉是否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出現縮減購債恐慌,對新興市場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美聯儲如何確定合適的縮減購債節奏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據外媒報道,10月5日,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簽批《中國與柬埔寨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協定”),完成柬埔寨國內核準程序。在中國完成對該協定的核準并予以批準后,該協定將正式生效。根據協定,中國對柬埔寨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全部稅目數的97.5%,具體關稅減讓產品包括服裝、鞋類等。柬埔寨對中國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全部稅目數的90.0%,具體關稅減讓產品包括紡織材料、紡織制品等。
日前,意大利紡織和服裝聯合會發布的時尚綜合指數顯示,與2020年同期相比,服裝原材料價格大漲35.2%,整個時尚供應鏈正承受原材料價格暴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此前,該聯合會主席馬力諾·瓦戈和意大利制革工業聯合會主席法布里齊奧·巴爾伯曾發出預警,稱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上漲正對時尚供應鏈造成明顯影響,部分原材料價格漲幅甚至高于疫情前水平,再加上疫情發生以來物流成本持續上漲,導致服裝企業對原材料短缺問題非常擔憂。
1—9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 275.9億美元,同比增長5.6%,比2019年同期增長12.7%,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1—9月,我國服裝出口1 22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3%,比2019年同期增長8.5%,創6年來的新高。
1—8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增速比2020年同期回升21.3個百分點,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下降1.3%;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152.4億件,同比增長12.9%,增速比2020年同期回升24.8個百分點,比1—7月回落2.9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微降0.3%。
1—8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6 154億元,同比增長27.5%,比1—7月回落5.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2.9%。
1—8月,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有12 520家,實現營收9 055.9億元,同比增長9.6%,增速比2020年同期回升23.9個百分點,比1—7月回落1.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96.2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比2020年同期回升35.2個百分點,比1—7月回落0.3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服裝行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兩年平均降幅分別為3.1%和9.7%,仍處于恢復階段。
1—8月,我國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4.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39個百分點,比1—7月回落0.4個百分點,低于紡織業和制造業整體水平9.1和10.9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兩年平均降幅為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