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委會、編輯部

2021年1月30日,曾任《生物學通報》主編的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啟元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3 歲。
張啟元先生1928年出生于河北豐潤。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畢業于輔仁大學生物系,同年參加首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慰問朝鮮前線的中國人民志愿軍。1951年8月留在輔仁大學生物系任教,1952年院系調整后,到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曾任生物學系副系主任(1983—1986年)。張啟元先生長期從事肝、脾病變機制等科學研究,潛心教書育人,曾任北京中西醫結合會理事、北京減肥及保健學會副理事長,參編出版《人體解剖生理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等國內有影響力的教材,1971年參加《新華字典》編委組工作。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為表彰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證書,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張啟元先生于1980—1987年任《生物學通報》副主編,1988—1999年任主編,為《生物學通報》的復刊及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啟元先生熱愛《生物學通報》,并為此付出了許多辛勞。《生物學通報》于1952年創刊,是新中國建國初期最早創辦的學術期刊之一。“文革”期間被迫停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發生偉大的歷史轉折,迎來了科學和教育事業發展的春天。張啟元先生與汪振儒主編及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有關領導,奔走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出版署等單位,積極籌備《生物學通報》的復刊工作。經過1年多的努力,1980年7月,《生物學通報》 以嶄新的面貌復刊,張啟元先生任副主編,1988年又任主編。
“文革”之后百廢待興,張啟元先生帶領編委和編輯部工作人員,以提高刊物質量為己任,積極到中學聽課,與教師座談,了解一線中學教師的需求,并組織專家撰寫優質稿件,提高刊物的針對性。同時,張啟元先生自己還積極為本刊撰寫了《攝食的調節》《人的胃酸分泌》《動物唾液腺的機能結構》《胃粘膜屏障》等10 多篇文章,為中學生物學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張啟元先生及全體編委、編輯部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學通報》成為廣大中學生物學教師的良師益友。
為了鼓勵中學生物學教師獻身生物學教育事業,促進生命科學后備人才的培養,提高刊物的社會效益,1992年,在高考取消生物學考試、我國中學生物學教學處于低谷的情況下,在時任《生物學通報》主編張啟元先生的提議下,設立了“《生物學通報》獎勵基金”,獎勵全國優秀教師。《生物學通報》獎勵基金共評選了5 屆,獲獎教師近500 人。全國優秀教師獎勵基金的評選在全國中學生物學教育界產生較大的影響,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
張啟元先生一生愛國愛黨,嚴謹治學,愛生樂教,淡泊名利,她為人師表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2022年,《生物學通報》將迎來70 華誕,我們將求真務實、積極進取、開拓創新,以一流的工作、一流的質量辦好《生物學通報》,紀念張啟元先生。
張啟元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