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
摘 要 隨著我國近20年經濟的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呈現出放緩的趨勢,各大產業都需要順應時代的變遷,不斷地調整其結構模式。隨著新能源的開發,我國煤炭行業產量愈加過剩,開采深度越來越大導致管理難度也不斷提升,同時競爭壓力的增加和對煤炭機電運輸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從我國煤炭機電運輸的現狀水平上進行分析,并針對其難點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給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 煤礦 機電運輸 管理水平
中圖分類號:TD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2-0033-02
1 前言
在我國,煤炭行業是早期促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經濟模式,也是市場進步和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行業。機電運輸是礦井作業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再作業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技術、人員因素、設備以及周邊環境的限制。因此作為企業的負責人應當根據企業模式和作業特點,提出一些更加規范和高效的機電運輸方案和模式。從技術的根本上去提高安全生產的指數,并以此提高我過能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事業。
2 煤礦機電運輸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難度大
現階段,隨著我國對煤炭開采程度的不斷加深,礦井深度也越來越深,我國絕大多數的礦井深度已經達到了600-800m,還有一部分礦井垂直深度竟達到了1000m以上[1]。在此基礎上便延伸出許許多多的難題,如供電線不斷延長和電力網絡越加復雜等。除此之外,隨著開采程度不斷加深,造成的巷道、變電場等設施均出現不同程度上的變形情況,不但增加了危險性還為后續的電力輸送增加了難度。如果不能合理的制定出解決方案,就有可能發生十分嚴重的安全事故。
2.2 人力資源力量薄弱
眾所周知,煤炭行業屬于高危行業的一種,但是在我們的數據調查中,絕大多數的煤炭開采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都不是特別強。歸咎其根源便是,大多數的從業人員其文化程度較低,無法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特種工作的相關技術,再加上此行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和頻繁的崗位調換,導致工作人員對自我保護的意識越來越淡薄,以上都是極易發生危險事故和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的原因。
根據我國相關的標準,煤炭行業的從事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經過嚴格的培訓和審核才可進行作業。然而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的工作模式較為特殊,導致其從事人員的素質較低,不管是自我保護意識還是習慣性違章行為,都會對其自身安全和技術作業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困難和危險[2]。煤礦行業的工作性質和特點,造就了其工作人員上崗就業之前,所得到的培訓和安全意識的教導均不夠全面和重視,再加上其從業人員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夠強,加大了煤礦安全管理的工作難度。并且因煤礦行業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導致許多有著高水平技術的人才不愿進入煤礦行業,再加上該行業的管理者對機電運輸工作不重視,導致其機電管理方面的人員工資較低且難以提高,很多經驗豐富和水平較高的技術型人才均紛紛離職或者跳槽,這嚴重的影響到了機電管理工作的開展。
2.3 監察力度不夠
由于煤礦機電的監察工作有著較強的專業性,但是因種種原因,該行業的高水平監察人員數量越來越少,并且機電運輸系統的工作內容和戰線都十分的廣,從而導致安全監察工作僅僅存在基礎的抽查層次,其方法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要知道,絕大多數煤礦單位的機器都較為老舊,再加上其作業環境的特殊,很容易對設備和線路造成磨損和破壞,如果僅僅采用基礎的抽查和檢查的方法,很容易漏掉大多數未知的安全隱患,其危害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都分煤礦企業沒有制定明確的檢查標準,從而使檢察人員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無法做到按照正確的標準和規范進行。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無法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從而進一步擴大危險和經濟損失,因此在檢查力度方面,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應當更加重視設備的安全問題。當前,我國在煤炭行業對設備的投入十分有限,絕大多數的礦場都在使用老舊的機型和設備,部分還無法滿足相關的安全使用規定,設備的購買和更換的投入較大且手續十分的復雜,因此這類情況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合理的解決,機電設備等方面引發的安全事故也因此出現[3]。
2.4 運輸管理重視度不高
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煤礦的質量、產量問題遠遠大過安全問題,并沒有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當中,從而間接性的弱化了機電管理部分的工作意識和責任[4]。在當前的時代文化背景中,科研人員研發出了很多新技術和新設備,雖然部分煤礦企業的管理者購買了新技術和新設備,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使用人才,導致即便有設備也無法正確安全使用的窘境,使得新設備與新技術的實用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
3 對策和建議
3.1 加大對基礎安全的管理力度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規矩的制約,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提高機電運輸工作的安全,作業管理人員就必須重視機電運輸工作的安全管理意識。煤炭行業的特殊性,使得煤礦開采工作具有著一定的危險,因此有必要聘請專業的安全培訓老師和經驗者,合理的制定培訓內容和方案進行培訓,確立以人身安全為第一的工作標準和
意識[5]。
3.2 加大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力度
隨著我國經濟的提高,相應的煤礦行業也在不斷地加速發展,煤炭行業相關的人才也是供不應求,現有的技術人才數量,已經無法支持煤炭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管理人員,一定要積極開展相關的機電運輸人員的培養工作。全面提升機電運輸團隊整體的素質水平。首先,機電運輸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理論技術和實際操作設備的能力,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后,及時進行維修和保養,防患于未然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其次,作為機電運輸的工作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安全意識,嚴格地按照企業所制定的安全制度來進行規范操作和作業,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才能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將危險降到最低,避免事故的發生[6]。
3.3 積極應用先進技術與先進設備
積極地應用最新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只有技術設備處于行業的領先水平,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能夠在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效率上進行提高,管理人員應當積極地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集合一切資源為綜合機械化的開采工作創造有利的條件,通過減少設備器械的成本和工人數量來降低成本。盡早的制定出合理高效且科學的方案進行作業,既能減少資金的投入,又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企業管理者需要確保每個作業科室都能主動地參與到煤礦運輸的工作當中,要知道機電運輸可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工作,其重要性貫穿整個煤礦開采的作業當中。爭取做到在不影響開采效率的情況下,做好礦井安全意識的宣傳工作[7]。
3.4 要加強設備的現場管理與合理維修
要想抓好對煤礦現場設備的管理工作,就要追溯源頭,把目光放在生產單位制定的機械設備的生產和售后維修等方面。我們要要求生產商制定出相應的維修和管理工作,確保現場的日常檢修、清理的工作正常且規范的進行。除此之外,相關負責人一定要重視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工作,切實的跟蹤到每一個環節,確保其設備能正常的運轉,不可馬虎大意,這些都是為防止危險事故發生而做的準備工作。其次,將生產與管理兩項工作進行完善和整合并進行持續優化,企管、安監等相關科室做好配合工作,如檢查、考核等,制定完善的檢查評分辦法,不斷優化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和設備維修制等各種規章制度,使這些規章制度做到與時俱進,以匹配不斷增加的管理難度。最后,發揮人員優勢,使每個科室、每名人員充分發揮自身職責和優勢,集思廣益,不斷改進管理漏洞,使機電設備滿負荷、高效率、低故障率的服務礦井生產。
4 結語
我國煤礦行業的機電運輸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企業安全基礎的重要工作,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此基礎上,以提高礦機、礦井設備的安全可靠為中心,以機電運輸的高標準化、高精細化建設為標準,以機電系統網絡系統為核心,可靠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確保礦井的機電系統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危險事故的發生,從而推動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 豐涵洲.淺談影響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提升難題與對策[J].數字化用戶,2017,23(32):89.
[2] 楊君.淺談提升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價值工程,2015(35):84-87.
[3] 李金柱.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27):167-169.
[4] 趙卓武.影響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提升難題與對策探討[J].價值工程,2019,548(36):73-75.
[5] 孫志鋒.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與對策探討[J].智能城市,2018,04(08):91-92.
[6] 李治國.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46(36):53.
[7] 李剛.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9,11(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