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爽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早已不是為了吃飽飯而工作,而是為了更加舒適和便捷的生活而努力。雖然近些年建筑工程得到長足的發展,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越演越烈,傳統的建筑方式已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精細化管理代替粗放式經營是必然的趨勢,只有做好造價管理才能保證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就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土建工程 造價管理 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TU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2-0043-02
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與其它建筑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一樣,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發生很多的變更,因為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時間跨度長,涉及的范圍廣,出現變更在所難免,為了盡量減少在施工過程出現的變更,就需要在投資估算、工程概算以及工程預算過程中要詳盡,資料要充分,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好每一步,每一步出現紕漏其結果都會影響最終的工程造價。土建工程造價管理與其它工程造價管理也有所不同,首先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可預見性較多、施工質量要求高、隱蔽工程多等,因此為了做好土建工程的造價管理工作,首先要將前期準備工作做充分,投資估算和工程概算要以相關的地質勘探結果為參考認真評估,最后將工程預算做詳細。
1 土建工程造價管理的特點
1.1 預算大、造價高,對工程總體經濟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
每項建筑土建工程的預算占總建筑工程的比列較大,特別是一些較大的建筑工程,在土建工程項目上實體工程龐大,資金投入多[1],工程造價高,有十萬、百萬甚至千萬,由于工程造價高,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僅直接影響相關方的經濟效益,同時也使綜合經濟效益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土建建筑工程的工程造價管理具有其特殊性。
1.2 可變的因素多
任何一項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從決算到竣工,其特點是施工周期較長,在施工過程中各種不可預見性較多,如各種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價格、人工費、工程變更、銀行利率等往往都在變化中,使土建工程的造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土建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變因素很多,有些建筑土建工程直到工程決算才能確定工程最終的實際造價。
2 土建工程造價管理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建筑企業的各級領導對土建工程造價管理重視程度不夠
造價管理貫穿建筑的始終,但由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工程預算過程中工作做的不詳細,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新的資金支出,使工程造價管理產生很多不確定因素,這與建筑企業的領導對各個階段工程造價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一些建筑企業的領導隨意性較強,對工程預算內容視而不見、一意孤行,對施工項目說改就改,對使用的材料和人員說變就變,造成工程造價呈波浪式變化,有的項目資金超預算很多,而有些項目資金卻又低的難以理解,最終使土建建筑工程造價嚴重超標,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2.2 建筑企業的一些領導缺乏成本意識,使工程造價管理成為擺設
工程造價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建筑企業各級領導的成本意識,而建筑企業的一些領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成本意識不強,可以節省的環節卻不進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在施工機械使用方面,沒有集中使用,使機械使用費用超支過大,不僅導致工程造價不斷上升,還白白的浪費很多的資源。
2.3 對土建工程造價的控制缺乏主動性
土建工程在各方面與其他工程項目相比都相對復雜,如果不能認真的進行估算和對工程進行深入核算,很容易出現很多的變更,在此種情況下,一些建筑企業的領導以此為理由不去主動的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而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不僅使工程造價難以達標還使工程不能按時完成,給建筑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3 土建工程在施工階段存在的問題
3.1 分包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一般較大的土建項目都需要對部分工程進行分包,在分包過程中如果要求保證質量就需要增加費用,而如果降低費用進行分包不僅會對建筑工程質量造成影響,還會延長工期。
3.2 疏于對分包質量的管理
在合同中對分包單位施工質量是有標準和要求的,而對分包進行質量管理的人員為施工監理,而在國內的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監理起的作用都不大,出現質量問題的項目較多,造成工程造價的上升。
3.3 變更較多造成工程造價超標
在施工過程中一些承包單位為了降低施工成本故意變更原設計,由于變更過多使工程造價超標,同時還有一些建筑企業使用新型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的價格更多的是失真,影響工程造價。
4 加強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的對策
做好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需要對工程造價進行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
4.1 領導重視
只有領導重視工程造價管理才能使工程的每個環節以工程造價為主體進行開展工作。
1.在工程估算過程中,要對土建工程進行詳盡的了解,如土建工程建筑地點地質勘探情況、水文情況以及氣候情況等,掌握了以上這些情況后才能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才能確定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機械設備及施工人員等,施工方案確定后,基本的工程估算才能接近準確。對建筑材料的價格估算一般需要上浮15-20%,主要是因為一般的建筑工程從估算到工程開工需要很長的時間,還因為市場經濟的原因,使建筑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因此需要將建筑材料上浮的因素考慮進去。
2.工程投標。工程估算做的盡量詳盡和準確后,在投標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做到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保證工程能夠按時完成,并將經濟效益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果在投標時其它建筑企業的價格較低,已經低于標書的最低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由甲方來決定哪個建筑企業中標了,其它建筑企業按照正常情況也只能放棄,不能因為其它企業投標的價格低也跟著降價[2],否則就會出現惡意競標,惡意競標的結果是工程質量和工期無法保證。因此最初的工程估算是很關鍵、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否則工程造價管理必將失控。
3.工程預算。投標成功后,接下來就需要做工程預算,按照具體工程情況和估算時制作的施工方案制作工程預算,工程預算需要按照施工圖紙進行制作,需要盡量詳細,工程預算做的越詳細,施工過程中的變更就越少,工程造價越合理。工程預算過程中需要具有經驗的施工領導參加,使工程預算制作更加準確無誤。
4.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的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的領導要按照工程預算對工程進行分解,盡量減少工程變更項目,只有當工程質量受到影響時才能對施工項目進行變更,同時盡量減少變更資金。
4.2 提高建筑企業各級領導的成本意識,做好工程造價的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工程估算和工程預算盡量做的詳盡后,關鍵是工程實施過程中要將工程造價作為控制的目標,要做到以下幾方面工作:
1.建筑材料采購環節工程造價的控制。一定要采用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將采購價格降到最低點,盡量將標書發放到更多的供應商手中,在競標過程中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真正的將低價竟出來。建筑材料的采購是工程造價管理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既要保證建筑材料的價格最低,還要保證建筑材料的質量最好,同時還要做到付款方式最合理。
2.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的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現的是執行力,施工單位的各級領導一定要按照工程預算進行施工,不能隨意變更和外包,如果選擇了將工程外包,就要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符合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競標,只有外包給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工程質量、工期以及預算達標才能有所保證。同時在大型機械設備的使用方面,多數使用的大型機械(如吊車等)都是租賃的,最好的使用方式是集中使用,盡量避免需要使用就租用,幾個小時就用完了后其它單位又租賃,既浪費資源又增加施工費用,因此要盡量集中租賃,租賃一次使用一天或者兩天,這樣租賃費會大大的降低。
3.工程的各級領導都要樹立成本意識,牢牢的抓住工程預算這一主線來開展工作。由于建筑工程的工程周期比較長,變化比較大,因此對出現較大的變動要認真對待,要想盡各種方法完成企業要求的預算額度。在土建工程建設過程中,變動最大的是建筑材料價格和人員工資兩個方面:在建筑材料價格方面,如鋼材價格時時在變,作為采購方面的領導一定要時時注意網上各個鋼鐵企業所報出的鋼材價格,抓住時機購買質量好、價格低的產品;在用工方面,人力資源部門要更多的掌握人力資源市場的用工動態,同時還要更多掌握本市和周邊城市的施工隊的情況,一旦企業或者施工單位缺人,則馬上就能做到召之即來,來只能戰,戰之能勝,建筑企業的各級領導只有樹立成本意識和主動出擊才能有把握打贏每場戰爭。
4.減少變更的基本方式。土建工程變更的多少主要與工程估算、工程設計和工程預算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工程估算、工程設計和工程預算過程中,一定做好所有工程的準備工作。各種數據的統計分析、各種消耗的定額以及施工方案的確定等都要實際、準確,這就要求相關的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施工人員參與其中,盡最大的努力將工程估算做實,為投標做好充分的準備。投標工作結束后還需要對工程進行科學的設計,之后再根據設計進行工程預算,工程預算與實際施工相接近,這就要求工程預算要與實際相聯系,不能脫離實際,否則工程的變更數量將會無法控制,使得工程造價升高。因此在工程估算、工程設計和工程預算過程中,不僅工程技術人員要參與,還需要具有施工經驗的人員參加,共同將前期準備工作做實,使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5 結語
加強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不僅對提高建筑企業經濟效益十分有利,同時在加強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的過程中還能使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建筑企業應將建筑工程土建造價管理作為核心工作來抓,使建筑企業在不斷加強管理的同時還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走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高麗.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0(20):157-158.
[2] 許永明.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6(1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