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鑫 李春來 廖磊
摘要:文章以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為背景,基于對工期、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針對建筑地下室防水中的防水卷材在筏板邊收頭的問題,探索一種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廣性的方法,在保證防水施工質量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建造成本,并為后續的防水卷材施工提供思路及想法。
關鍵詞:底板防水;卷材收頭;傳力帶施工
前言
在住宅類的建設工程中,防水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往往是開發商最為關注的問題。但在預鋪反粘防水廣泛推行的形勢下,仍有很多開發商為了成本的考量,選擇了常規的瀝青防水卷材。
這是一種基于“外圍形成封閉的“防水層”的防水理念,在底板開裂時能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1]。
但是這種防水層的防水效果卻受到施工質量的極大影響,一旦封閉的防水層出現一處滲漏點,整個防水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就對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規的瀝青防卷材在底板邊邊需要預留上翻部分并進行收頭,本文通過項目實踐,旨在發掘符合施工單位利益的施工方法。
1項目簡介
本項目位于上海市黃浦區,地處市中心城區黃浦江邊,建筑面積105235.67m2,功能為租賃住房,地下一層,地下室建筑面積25285.12m2,主要功能為車庫及商鋪。圍護形式采用鉆孔灌注樁+一道混凝土水平支撐。底板防水采用一道瀝青防水卷材外防水。
2傳統做法
傳統的卷材收頭方法,采用臨時磚胎膜。具體來說即在筏板基礎上砌筑磚胎模,利用磚胎膜,將卷材鋪貼在立面上。在磚胎模的立面上鋪貼卷材在磚胎模的上口預留卷材30cm左右,利用油氈壓蓋上口預留部分,在地下室施工階段,需要加大力度保護卷材預留部分。最后在外墻立面卷材鋪貼階段,利用磚胎模向外墻立面鋪貼卷材[2]。
3本項目實踐
本項目地下室筏板邊離圍護邊約300mm,根據圍護設計要求,底板需要澆筑至圍護邊。主要是為了在底板成型后對圍護的變形產生抑制作用,即底板及圍護間存在約300mm寬的傳力帶。
根據本項目的防水特點,將施工順序進行調整,即優先支設模板澆筑傳力帶,待傳力帶干燥,含水率滿足防水卷材鋪貼要求后,從傳力帶開始向基坑內鋪貼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收頭直接上翻于傳力帶上。
4對比及結論
4.1傳統做法的不足
傳統的做法,需要進行磚墻砌筑及抹灰,在如今人工成本逐漸增加的情況下,經濟效益明顯存在劣勢。為了保證支撐拆除后底板能夠抑制圍護結構的變形,必須要將強度較低的磚墻拆除再澆筑傳力帶,無疑又要增加一筆拆除及垃圾清運的人工成本。
4.2本項目做法的優點
本項目做法具有以下優點:
1、傳力帶在墊層完成后立即進行施工,對圍護結構的變形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在底板成型前就可以減少圍護樁的向內變形。在防水施工的時間段內有效的提升了基坑的安全性。
下圖展示了在傳力帶澆筑完成后,圍護樁測斜的數據變換,可以看到圍護樁變形速度明顯減緩,證明該施工方法對基坑的安全有明顯提升作用。
2、有效節省了成本。減少了砌筑及抹灰以及后期拆除磚墻的人員,減少了材料及人工成本;混凝土施工時間快,防水施工可以更快的跟進,節約了時間成本。
4.3經濟效益分析
以本工程4#樓區域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卷材施工為例進行分析。
本工程4#樓區域位于基坑東側,該區域基坑長度約為22m,使用兩種不同的防水收頭的方法需要的成本如下:
綜合以上分析,傳統做法的成本大約在116.3元/米,本項目的做法成本大約在79.85元/米,節省成本約31%。由此可以發現優先澆筑傳力帶的做法在經濟效益上可以有比較大的優勢。除了明顯的經濟、工期上的效益,還有對基坑安全及維穩工作的隱形貢獻,整體項目累計效益優勢明顯。
5結語
本工程通過在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的收頭工藝上的探索,發掘了在防水施工中創效的可能性。在地上結構的施工中,可以將該種思路繼續沿用,充分利用圖紙中的已有結構,減少措施投入,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更能夠提升防水施工的質量,減少防水質保的壓力與成本,創造更多效益。
參考文獻
[1] 夏仁寶,夏經緯 地下工程底板卷材防水做法探討[J].浙江建筑,2014(11).
[2] 金世平 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在地下室中的作用分析[J].材料分析,2021(13).
[3] 楊嗣信,吳璉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若干問題的探討[J].建筑技術,2002(10) :772-773.
[4] 宋連成,劉華先 關于地下防水底板與側板的施工方法[J].林業科技情報,2001(3):64.
[5] 陳炯明.瀝青防水卷材空鼓變形原因及改進措施研究[J].建筑技術·應用,2021(2):139-141.
[6] 張志強,何川.淺談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技術要點[J].江西建材,2021(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