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媛
摘要:工會是在黨支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工會是企業和員工的連接紐帶,是企業員工的權益代表。對不斷加強工會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的和諧發展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基層工會工作;工作效率提升;方法和對策
企業的工會在企業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夠助推企業在改革、發展、穩定中不斷走向縱深。因此,企業要加強對基層工會工作的重視,要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結構,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這樣才能夠確保工會更好地圍繞中心工作,服務企業發展,從而促進企業的進步。
一、工會的作用
(一)維護員工的權益。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是企業工會的基本職能,只有急員工之所急,想員工之所想,及時為員工排憂解難,解決員工急難愁盼問題,這樣才能凝聚人心,使員工切實地感受到企業工會是為員工謀福利的,是員工可以信任的組織,從而從發自心底地支持企業的工會工作,員工們的“精氣神”也能得到更好的提振。這樣對工會的整體活力有良好的提升效果,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的穩定性。
(二)對企業和員工進行協調。企業的工會是能夠對企業和員工之間有一個協調的作用,員工可以通過工會,對自身的工作或者是權益進行反饋,而工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對各種問題進行妥善合理的解決,另外,對于企業的一些決策,有些員工會持有反對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工會可以對員工進行企業決策的詳細解讀,要妥善地處理好員工的訴求和企業的經營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
(三)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企業的基層工會是員工的群眾組織,在工會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根據工會的規章制度進行工作的開展,這樣才能夠使員工能夠在本職工作中駐足,這樣才能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能夠呈現出積極的作用。
二、工會的工作原則
(一)科學的思想理論作為指導。在實際工作中,要與黨中央的政策保持一致,工會是黨支部領導的群眾組織,在工作中,一定要保證員工和國家的利益是統一的,和企業的利益也是統一的。因此,對企業員工進行思想教育時,要充分加強愛國思想教育,將“中國夢”、“企業夢”、“我的夢”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為企業的不斷發展凝心聚力。
(二)員工是主體。企業工會的主要工作對象是企業的員工。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以員工的切身利益為重,妥善處理和有效平衡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工會要加強員工思想動態管理,引導員工全身投入到企業的中心工作中來。
三、提升基層工會的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對策
(一)要對工會加強管理。企業要想工會的工作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領導就要加強對工會組織和工作人員的管理,要致力于建立一支素質高超的工會隊伍,這樣才能夠對工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質量有所提升。企業要結合實際,制定工會崗位人員考核細則,對工會崗位人員進行工作考核。工會崗位人員要遵守相關的政策法規,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切實擔負起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責任。工會要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關注、關心員工身心發展,積極落實國家福利政策,不斷提高員工福利待遇,這樣才能夠為企業爭取到更多高效率的管理人才。因此,企業領導要從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對企業的工會進行管理,管理觀念要新穎,只有從員工的切實利益出發,才能夠使企業更好的向前發展[1]。
(二)加強工會的工作團隊。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工會的員工加強能力的培養力度,員工之間的學習氛圍良好,就會有積極的工作態度,這樣可以對部分缺乏上進心的員工進行團體激勵。企業領導要注重培養干部的精神素養,工會干部要始終把黨和企業以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注重自我修養和自身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深入基層的工作時,要切實的對基層員工真心的關心和給予及時的幫助,要為企業和員工之間創造出良好的和諧的工作氛圍,這樣才能夠使員工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充分發揮工會的紐帶作用。
(三)工會的維權機制要完善。在企業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改革下,企業員工的管理也在不斷地更新中,企業的管理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績效考核,一種是按勞分配。工會組織在員工的工資待遇方面要有相應的措施,要做到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有一個有力的保障做基礎。企業的領導和工會組織要對弱勢群體加以重視,要依托于制度,制定的制度要托底,對員工的合法權益作出相應的保障,工會的工作人員必須要熟背維權的法律法規的基本政策,并不斷加大維權的力度,要建立完善的工會維權機制,要切實的把工作貫徹實行,維權機制要正常地運行,這樣才能夠切實地保障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2]。
(四)工會組織的內部結構要健全。為了要保障工會的工作具有實效性,就要將工會組織進行健全和完善內部結構,內部結構要以學習型和知識型為前提。工會要以企業的內部結構為具體的發展,傳統的工作模式要加以突破,在方法上對工作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工會組織的工作一定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上,要從基層員工的權益出發,在機制、組織和方法上要對工會的工作進行完善和健全,從而發揮工會在企業積極作用。
(五)工會的評價工作要進行強化。企業工會的具體工作紛繁復雜,但要對工會的工作成果進行評價,考核不通過,就嚴重影響工會的工作效果,工會的工作水平就會有所降低。因此,在工會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相對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然后對工會的工作進行考核評價。例如,要建設評議表,要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評價的結果要進行量化的分析處理,在評價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對工作進行改進,從而完善工會的機構,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
(六)文件傳達要精準。企業的相關政策都是有文件進行傳達的,文件內容是比較繁瑣的,這就是基層的員工對于文件傳達的內容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如果把文件轉化成圖表,這樣基層的員工一看就能看得懂,文件的內容簡單明了,容易進行操作。文件轉化成圖表要以員工的需求點進行轉換。例如,規章制度,要從文件中摘取員工切實需要的信息,制作出“概覽表”,基層員工只要根據表格中的要求進行具體情況的分析,按照規程進行工作,這樣就做到了員工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知道工作該如何進行。還可以對文件傳達的內容進行標記,基層工會在開展工會本身的工作之外,還有生產的任務,工會工作要面臨很多的文件、很多的會議、很多的檢查。如果在開展工作的時候為基層工作的重點提前劃出重點,并做好相應的標記,只需要在繁多的文件內容中標注好基層的工作任務,要注意的是要按照工作的步驟用條目的形式進行列出,要將時間點、需要上交的材料還有需要注意的事項清楚地標記出。工會會分成各個分會進行工作的開展,要根據不同的分會對工作進行羅列,形成個性化的清單,有利于在基層工作直接進行取用[3]。
(七)日常指導進行強化。工會干部一般都是兼顧工會工作的,對于工會任務的學習,工會干部的時間是非常緊湊的,工會的工作周期時間比較長,這樣就會容易遺忘相關的流程,為了能使工作的繁瑣流程不會被遺忘,可以編制《業務指南》,對于每項任務的具體規范制度,相關的指導說明還有表格的填寫規范都可以繪制成業務的指南,這樣的指南是非常方便的,這樣即使是新到任的工會干部,都會對于工作的開展能夠順利的進行,真正做到,“一冊在手,全程無憂”。另外,還可以建立一個電子的工會賬本,傳統的紙質版的制度耗時又費力,而且保存方面有困難,比較容易丟失,時間長了,字墨會模糊,記錄的格式沒有規范,如果利用電子記錄,把臺賬繪制成表格,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在電子記錄中呈現出來,電子表格可以對規范填寫的內容鎖定,這樣能夠提升工作的效率。
(八)互聯網+的新型工作模式。嘗試創建一個線上的職工服務,員工可以通過企業的線上服務,對于需要辦理的業務進行查詢。比如,信息查詢、日常業務的申報和辦理、獎品發放等。現在是互聯網的大時代,可以讓員工“小手點一點,業務輕松辦”,運用新媒體和新科技,實現輕松服務。還可以打造一個線上的職工之家,員工在崗的時間總是有時限的,工作地點距離也比較遠,現場活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開設線上職工之家,這樣員工在線上就能夠參加企業的活動,可以開設線上黨務和廠務公開欄,設置制度查詢、問題查詢專欄,這樣一來,員工就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相應的查詢。
結束語:
基層工會的工作開展能夠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工會最基礎最重要的職能是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只有跟上新的形勢,開動腦筋,拓寬思路,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基層工會的工作的效率。在企業的不斷改革下,企業在不斷地發展,而基層工會也要和企業同步地進行,這樣才能更好地突出工會的獨特優勢,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宋海珍.加強企業基層工會工作的方法和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7(16):1.
[2]王凱民.加強企業基層工會工作的方法和對策分析[J].新商務周刊,2017,000(011):225.
[3]李晉芳.加強企業基層工會工作的方法和對策研究[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