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剛看市
2021年3月份至10月中旬,現貨動力煤價格的上漲速度及其達到的高度大大超出各方預期,并成為眾矢之的,其背負的各種社會責任(例如,可能影響經濟增長的基礎、將導致通貨膨脹、將影響國計民生,等等)也不斷放大;特別是2021年9月底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能源供應保障、能源安全、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等相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之后,煤炭供應和價格問題更是被推上了少有的“政治高度”,謀求合理的動力煤價格區間已經成為各方共識。
研究表明,2021年以來、特別是近期主管部門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動,筆者認為,主管部門對5500kcal/kg動力煤在北方港口平倉的合理價格目標應該定位在700~800元/t之間(對其他熱值動力煤價格的要求,以5500kcal/kg動力煤熱值均價為基礎進行折算(下同)),并將以此倒推主產地動力煤的出礦價格。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此前的動力煤價格“綠色區間”概念已經不再。2021年4月份以來,主管部門未再提及此前給出的動力煤價格綠色區間(5500kcal/kg現貨煤價運行在500~570元/t)、藍色區間(5500kcal/kg現貨煤價運行在470~500元/t或者570~600元/t)和紅色價格區間(5500kcal/kg現貨煤價運行在470元/t以下或者600元/t以上)的概念,預示這一對動力煤價格合理區間的定位已經不再。
二是,主管部門近期不斷對動力煤價格進行研究和指導。主要包括:
10月16日,國家發改委運行局組織部分大型煤炭生產和北方港口貿易企業召開會議,鼓勵大型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承諾“環渤海港口下水的5500kcal/kg、5000kcal/kg和4500kcal/kg的動力煤平倉價分別在1800元/t以下、1500元/t以下和1200元/t以下”。
10月26日,在煤炭保供穩價電視電話會議上,主管部門要求主產地5500kcal/kg動力煤的出礦價格不高于1200元/t、北方港口平倉價格不高于1500元/t,高于此價格的動力煤,相關港口將不予裝船。
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相關企業和部門召開會議,討論《關于建立規范的煤炭市場價格機制的方案》,準備在全國范圍內針對動力煤建立“基準價+浮動價”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要求規模以上的煤礦80%的動力煤要簽訂年度中長期合同;綜合考慮動力煤港口下水價格不超過800元/t,初步擬定的坑口基準價為:山西省460元/t、陜西省390元/t、內蒙古西部地區350元/t、內蒙古東部地區300元/t、新疆自治區220元/t;其他調入地區基準價為580元/t。
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第二次組織相關企業和部門召開會議,研究對動力煤坑口價格和終端銷售價格進行臨時干預措施,動力煤坑口價格將由國家發改委統一制定基準價,其中5500kcal/kg動力煤的基準價格為440元/t(含稅),最高上浮幅20%、即528元/t;屆時,5500kcal/kg動力煤在北方港口的平倉價格可能被限制在800元/t以內。
10月2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第三次組織相關企業和部門召開會議,繼續就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政策和意見,聽取各方意見。
10月31日,主管部門通知主要產地煤炭生產主管部門和大型煤炭生產企業,要求將5500kcal/kg動力煤的出礦價格下調至1000元/t以下,推算北方港口5500kcal/kg動力煤的平倉價格將隨之降至1200元/t以內。
11月7日,主管部門通知主要產地煤炭生產主管部門和大型煤炭生產企業,要求將5500kcal/kg動力煤的出礦價格下調至900元/t以下,北方港口5500kcal/kg動力煤的平倉價格降至1100元/t以內。
后期,不排除主管部門再次要求晉陜蒙等主要產地的煤炭生產主管部門和大型煤炭生產企業繼續下調出礦價格的可能性。
從上述主管部門對動力煤價格的干預節奏和降價邏輯來看,無論是極端性的(一刀切式的)最高限價措施,還是相對溫和、階段性和有選擇性(只要求對發電用煤和居民供暖用煤)的降價要求,主管部門對5500kcal/kg動力煤在北方港口平倉價格的要求似乎都在800元/t以下,只是有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之別。
三是,燃煤發電企業對動力煤價格的承受能力提高。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明確:“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電力現貨價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10月15日實施后,燃煤發電企業對動力煤價格的承受能力將普遍提高250~300元/t,如果在主管部門此前給出的動力煤價格綠色區間的基礎上進行順加,北方港口平倉的5500kcal/kg動力煤價格的合理區間也應隨之提升至700~800元/t。
日前,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公布。
前三季度,煤炭行業經濟形勢總體穩中向好,行業營收及利潤雙增長,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企業資產負債率略有增加,應收賬款增加。
指標顯示,前三季度,4322家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合計為21131億元,同比增長44.6%,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行業高出約22個百分點;營業成本為13504.3億元,同比增長28.8%;應收賬款為3926.7億元,同比增長40.7%;利潤總額為4094.0億元,同比增長172.2%。前三季度,規模以上煤炭企業資產合計為64732.2億元,同比增長9.7%;負債合計為42471.1億元,同比增長9.8%;資產負債率為65.6%,比2020年同期增加0.1個百分點。
指標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為28453.2億元,同比增長1.9%;企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較2020年增長3.8%、18.1%和6.8%。
進入11月份以來,全國煤炭產量繼續呈現高位增長態勢。數據顯示,11月2日,全國煤炭日產量達到1167萬t,接近2021年產量最高峰值,為2021年以來產量第二高峰,較10月初增加約100萬t。隨著各項增產增供措施持續落地見效,全國煤炭日產量有望突破1200萬t。
國家統計局11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下旬全國煤炭價格為走勢分化。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為2678.6元/t,較上期上漲84.8元/t,漲幅3.3%。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為1303元/t,較上期下跌253.8元/t,跌幅16.3%。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1514.8元/t,較上期下跌244.6元/t,跌幅13.9%。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1620.3元/t,較上期下跌200.3元/t,跌幅11%。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1702.2元/t,較上期下跌178.7元/t,跌幅9.5%。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3981.4元/t,較上期下跌118.6元/t,跌幅2.9%。
上述數據顯示,10月下旬全國無煙煤價格持續上漲,不過漲幅明顯收窄;動力煤、煉焦煤價格均呈跌勢,不過前者跌幅較大。
此外,10月下旬全國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為4086元/t,與上期持平。
海關總署11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0月份,全國煤炭進口量為2694.3萬t,較2020年同期的1372.6萬t增加1321.7萬t、增長96.29%。較9月份的3288.3萬t減少594萬t、下降18.06%。
2021年1-10月份,全國煤炭進口量為25734萬t,同比增長1.9%,而前9個月為下降3.6%。
據監測,2021年11月3日,全國統調電廠存煤量為1.12億t,可用天數達到20天,達常年正常水平。其中,東北三省統調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為32天;“兩湖一江”存煤可用天數為25天;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省份存煤可用天數均在20天以上。
近期,隨著煤炭增產增供持續推進,煤炭安全先進產能加快釋放,11月份以來,煤炭產量延續高位水平。據調度數據顯示,11月3日全國煤炭日產量再次突破1170萬t,隨著煤礦月初計劃性檢修陸續結束,產量還將增加,預計電廠供煤將持續大于耗煤,存煤提升還將進一步加快。
陜西省發改委數據顯示,根據對咸陽市、榆林市動力煤價格(5500kcal/kg坑口價,下同)監測,2021年以來動力煤價格顯著上漲,由1月份的509.75元/t上漲至10月份的1280.60元/t,上漲151.22%。
根據對延安市、韓城市焦煤價格監測,2021年以來陜西省焦煤價格為波動上行,10月份焦炭價格較1月份的價格上漲63.22%,煉焦煤價格上漲141.22%。
陜西省發改委指出,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生產情況逐步改善,工業生產保持強勁,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消費持續增加,煤炭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加之進入冬季供熱取暖儲煤期,企業補庫意愿強烈,季節性需求旺盛。
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帶動國際煤價大幅上揚,加之我國煤炭進口量有所減少,疊加國內煤炭主產區多數煤礦企業限產停產,環保安全檢修,影響產能釋放,社會煤炭庫存量普遍較低,從而促使煤價上漲。
陜西省發改委預測,隨著國家一系列合理釋放產能等保供穩價政策的落實,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量增長,煤炭產量和進口量會逐步增加,煤炭供應不足的局面有望得到很大改善,供需矛盾緩解,后期煤炭價格將在高位回落。
國家能源局河南監管辦公室數據顯示,2021年9月份,河南省統調電廠總進煤量為692.89萬t,較8月份減少進煤425.32萬t,環比下降38.04%,同比下降25.17%,日均進煤量為23.09萬t。
9月份,河南省統調電廠發電總耗煤量為823.52萬t,較8月份減少耗煤128.57萬t,環比下降13.5%,同比增長0.13%,日均耗煤量為27.45萬t。
9月份日均存煤量為426.62萬t。其中,最高存煤量為488.64萬t,最低存煤量為359.39萬t。
河南省電煤根據來源地不同,分為本省煤、外省煤兩大類。9月份,河南省網統調電廠購進電煤692.89萬t,省內煤月累計購入量為306.05萬t,占總購進量的44.17%;購入外省煤386.84萬t,占總購進量的55.83%。
湖北省能源局數據顯示,9月份,湖北省統調火電廠電煤調入量同比大幅下降,耗煤量大幅增加,庫存量大幅下降。
9月份,湖北省統調火電廠調入電煤223.9萬t,同比減少71.5萬t、下降23.4%。
從主供煤省來看,各產煤省(區)供湖北省的電煤有較大幅度下降,陜、晉、豫、皖和蒙分別調入電煤量為40.1萬t、49.8萬t、13.9萬t、2.7萬t和4.1萬t,同比分別減少28.4萬t、19.3萬t、16.2萬t、2.4萬t和1萬t。
從運輸方式來看,9月份,湖北省通過鐵路運輸電煤121.9萬t,同比減少65.9萬t;通過水路運輸電煤108萬t,同比減少1.1萬t;通過公路運輸電煤4萬t,同比減少4.4萬t。
鐵路運輸中,由西安局、太原局、鄭州局、上海局和武漢局調入電煤量為43.5萬t、16.4萬t、40.7萬t、2.7萬t和5.4萬t,同比分別減少25.4萬t、9.3萬t、24萬t、7萬t和-4.2萬t;通過浩吉鐵路調入電煤量為10.3萬t。
水路運輸中海進江運輸電煤量為105.9萬t。
9月份,湖北省統調火電廠消耗電煤403.8萬t,同比增加71.2萬t、增長21.4%。9月末電煤庫存量為212.2萬t,同比減少240.9萬t。
1-9月份,湖北省統調火電廠累計調入電煤3887.5萬t,同比增加791.5萬t、增長25.5%。其中,通過鐵路調入電煤2389.3萬t,占電煤總調入量的61.5%,較2020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通過浩吉鐵路調入電煤399.8萬t,同比增加163.2萬t、增長69%。
從煤源地來看,從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等地調入電煤量為269.2萬t,同比增加111.5萬t、增長70.7%。
1-9月份,湖北省統調火電廠消耗電煤3975.2萬t,同比增加851萬t、增長27.2%。
美國: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1-9月份,美國煤炭產量為3.96億t,同比增加3183.49萬t、增長8.7%。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4633.63萬t,同比增長13.1%。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能源部數據顯示,1-9月份,俄羅斯煤炭產量為3.18億t,同比增加2510.2萬t、增長8.6%。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3607.76萬t,同比增加267.2萬t、增長8%。
印度:印度煤炭部最新數據顯示,1-9月份,印度煤炭產量為5.86億t,同比增加3330萬t、增長6%。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5519萬t,同比增加1390萬t、增長33.7%。
蒙古國:蒙古國家統計辦數據顯示,1-9月份,蒙古國煤炭產量為2271.6萬t,同比減少54.1萬t、下降2.3%。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176.82萬t,同比下降60.4%。
日本: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1-9月份,日本煤炭進口量為1.36億t,同比增加665.3萬t、增長5.1%。其中,9月份煤炭進口量為1637萬t,同比增長9%。
韓國:韓國海關數據顯示,1-9月份,韓國煤炭進口量為9483.5萬t,同比增加245.1萬t、增長2.7%。其中,9月份煤炭進口量為1276.6萬t,同比增長8.5%。
越南: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越南煤炭產量為3823.2萬t,同比增長2.6%。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435.42萬t,同比增長32.5%。
波蘭:波蘭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波蘭煤炭產量為7926.7萬t,同比增加467.5萬t、增長6.3%。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894.1萬t,同比增長6.5%。
泰國:泰國海關數據顯示,1-9月份,泰國煤炭進口量為1923.8萬t,同比增加78萬t、增長4.2%。其中,9月份煤炭進口量為242.9萬t,同比下降2.2%。
烏克蘭:烏克蘭能源部數據顯示,1-9月份,烏克蘭煤炭產量為2143.66萬t,同比增長3.2%。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211.41萬t,同比下降18.2%。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部統計委員會數據顯示,1-9月份,哈薩克斯坦煤炭產量為8205.07萬t,同比增長1.4%。其中,9月份煤炭產量為1022.82萬t,同比增長11.5%。
本報告期(2021年10月27日-2021年11月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805元/t,環比下行25元/t。
從環渤海6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價格全部下降,降幅在10~30元/t。
隨著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供需結構性偏緊問題從總體到局部客觀實際地得到改善,動力煤期、現貨市場均深度下挫,煤炭高價泡沫確定性被刺破,保供穩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沿海煤價脫虛向實、理性回歸,本期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價格延續下跌趨勢。
一、增產增供,根本性解決矛盾點。下半年國內煤炭價格遭遇大幅波動,除國際環境、經濟環境大背景的誘發因素外,主要是受到煤炭行業供需錯位后形成結構性缺口的直接作用。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及時精準預判,從政策、督導雙管齊下,多措并舉推動煤礦挖潛增產,晉、陜、蒙、新地區煤炭產能快速釋放,煤炭產量穩定增加,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矛盾。
二、硬箭上弦,穩準直擊降價靶心。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依法干預價格,產地出礦價陸續下調,當前普遍降至1000元/t左右,配合港口平倉船舶手續辦理限價措施,現貨市場得以穩定回調;另一方面,期貨限倉配合炒作查處,多頭潰逃下鄭煤主力合約跌破千元后最低下探至841點位。上述兩方面從現實、預期、情緒等角度形成合力,推動沿海煤價回落。
三、快運提庫,保障終端用能安全。大秦線集中檢修結束后,運量保持在130萬t以上高位,唐呼線日均運量創新高,增產保供煤炭源源不斷向中下游安全高效輸送,快速提升了港口及電廠存量。秦皇島煤炭網監測顯示,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超過500萬t;國家電網監測顯示,電廠存煤水平快速提升,全國統調電廠庫存突破1億t,電煤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先抑后揚。截至11月2日,運價指數收于1335.01點,與10月26日相比,下行181.56點,環比下行11.97%。
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情況,2021年11月2日與2021年10月26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69元/t,環比下行6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1元/t,環比下行8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3元/t,環比下行8元/t。
11月3日,秦皇島港存煤量突破510萬t,超過2020年同期水平,達到2021年以來高位。隨著煤炭產量持續增加,秦皇島港場存穩步提升,特別是10月底大秦線檢修結束后,電煤鐵路裝車量連創歷史同期新高,港口調入量明顯增加。作為重要的煤炭中轉基地和市場風向標,持續增加的存煤為保障下游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反映了煤炭供需形勢明顯好轉。
2021年11、12月份的煤炭市場供需缺口較10月份將有所縮小,但短期內的供給增量難以扭轉最后2個月的供需偏緊格局。尤其是寒冬臘月,一旦出現極寒天氣、港口長時間封航等情況,都可能會促使市場短暫趨緊。因此,礦、路、港、航、電各方要加強協調合作,認真應對,確保煤炭運輸大通道保持暢通。
1.拐點即將到來
在政策穩價和供給提升的背景下,煤炭現貨價格大幅回落。先是在國家政策震懾之下,出現摧枯拉朽式下跌;隨后的下跌是需求減弱、下游拉運不積極造成的。目前,未完全入冬,正值用煤淡季,沿海電廠日耗維持低位,庫存量有所增補,均已達到10~12天,補庫壓力逐漸緩解。從11月3日開始,詢貨增多,下游拉運恢復,但交割數量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在火電占據主導地位,以及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煤價也不可能回落至非常低的水平。因此,下游用戶抓緊拉煤、全力補庫才是上上策。
上級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及主產地著力推進增產保供工作,產地煤炭有效供應將持續增加,后期終端用煤需求將呈季節性增加。但受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限產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的增幅或受一定限制。盡管最后2個月仍有新增產能投放,但2021年總體處于供需偏緊狀態,且經濟快速復蘇、煤炭庫存消耗較多,加之進入冬季電廠日耗可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綜合判斷,11、12月份供需缺口較10月份將有所減小,但短期內的供給增量難以扭轉最后2個月的供需偏緊局面。尤其是到寒冬臘月,一旦出現極寒天氣、港口長時間封航等情況,都將會促使市場短暫趨緊。
2.需求將逐漸回暖
港口方面,市場延續弱勢運行,沿海終端用戶日耗低位震蕩,庫存量繼續快速累積,下游用戶整體需求量依然較弱。隨著冷空氣的到來,部分終端用戶開始尋貨壓價采購。但是,短期內產地煤價仍有下行壓力,買方市場下市場報價及成交價繼續回落。但從11月3日起,詢貨用戶增加,交割表現稍顯活躍,產地和港口市場有企穩跡象。下游用戶依靠略有增加的庫存量和低日耗量,對市場煤普遍壓價詢盤,市場成交量較少。
主力煤炭企業主動下調所屬“三西”地區煤礦坑口動力煤銷售價格,下游用戶觀望情緒較濃,采購節奏有所放緩。降價后,部分煤礦銷售量無明顯好轉,疊加疫情影響拉煤車量依然較少,庫存壓力仍大。由于保供煤炭大量進入電廠場地,加之日耗處于季節性低位,電廠庫存量提升速度較快。據了解,全國統調電廠、全國重點電廠、沿海八省電廠存煤量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但從數據來看,電廠庫存屬于被動壘庫,存煤量雖有增加,但與2020年同期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今冬偏冷的概率較大,隨著冷空氣的降臨,煤炭需求量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度過煤炭市場的短暫休眠期后,下游用戶采購和拉運仍會保持相對積極的態勢。
3.“迎峰度冬”即將到來
天氣預報顯示,11月4-7日,“全能型”冷空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下降8~10℃,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2~15℃。冷空氣影響時間長、降溫快,可能達到寒潮標準,是2021年下半年來影響我國范圍最廣泛的一股冷空氣。此外,大范圍氣溫將創2021年下半年來新低,冷空氣甚至會吹到華南地區。11月5-7日,中東部地區會迎來大范圍雨雪天氣;電廠開展為期近1個月的機組檢修,為“迎峰度冬”做準備,電廠機組檢修結束后,隨著氣溫降低,寒冬到來,民用電負荷提高,電廠日耗量逐漸恢復,煤炭需求量將出現質的飛躍。
隨著一系列政策持續推進,保供增運穩價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進入11月份,全國煤炭產量繼續呈現高位增長態勢。11月2日,全國煤炭日產量達到1167萬t,接近2021年產量最高峰值。隨著各項增產增供措施持續落地見效,全國煤炭日產量有望突破1200萬t。當前全社會煤炭庫存量相比2020年同期依然偏低,不能高枕無憂,也不能盲目樂觀。下游終端客戶要主動出擊,積極采購、搶運,增加存煤量,保障發電供熱用煤需求,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