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 牛智臨
(云南省麗江市林業和草原局森林工業管理站,云南 麗江 674100)
我國林業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是以往在林業資源的使用開發上并沒有進行合理的利用,從而造成了林業資源的大量浪費,導致生態環境的污染與浪費。同時,林業資源的數量也越來越少,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而給人們的生存需求也造成巨大影響。在實際的森林管護工作開展中,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正是由于問題的存在,導致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受到嚴重制約,無法達到預期的實施效果。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強對森林管護工作所面臨問題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對策加以控制,以有效地管理和保護森林資源,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積極有效地推動我國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麗江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屬于云南省重點林區之一。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是長江上游非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境內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種,屬于世界范圍內非常珍貴的生物基因庫。據了解,由于我國自然、歷史的原因,導致麗江森林資源消耗異常,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針對這一現狀,自1998年起,云南省麗江市就已經開展天然林采伐全面停止的工作,所有沒有執行的采伐指標全面停止,同時所有已經給予的木材指標一律作廢。隨著各項工作的開展,麗江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效果,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與恢復。同時,麗江相關管理人員加強了關于公益林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實現以木材生產向生態建設的方向轉變,這對于麗江天然林工程的森林管護工作來說意義非凡。
麗江市“十二五”期間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成效明顯。
一是森林管護扎實有效,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全市森林管護計劃為1428.83萬畝,實際管護2422.82萬畝(包含993.76萬畝集體商品林)中∶國有林 512.69萬畝,集體公益林916.14 萬畝(國家公益林 734.59 萬畝,地方公益林181.56萬畝),實際管護2422.82萬畝,除對國有林和集體公益林實行重點管護外,還對 993.76 萬畝集體商品林實行了一般管護,實現了森林管護全覆蓋無死角。
二是建立與健全森林管護管理制度,加大了檢查、考核、獎懲力度。各縣林業局和森工企業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森林管護管理辦法,加強監督檢查,對管護人員上崗就位、管護責任落實、巡山護林、任務完成、管護效果等進行檢查考核,并把考核結果作為支付管護費的主要依據。近年來,森林管護工作得到不斷的加強,森林火災、偷砍盜伐、亂捕濫獵等破壞森林資源的情況明顯減少,森林管護成效明顯。
數據顯示,2011年至 2014年全市公益林建設項目計劃 47.7萬畝,實際完成47.7萬畝。項目實施中推進了項目承包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加快了森林植被恢復的步伐。全市2011年至2014年森林撫育計劃61.2萬畝,實際完成61.2萬畝,任務完成率 100%。按質按量完成森林撫育任務,達到提高林分質量,增加森林蓄積,提高林地生產力的目的。
就目前麗江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森林管護工作實際開展情況來說,長期以來都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我國屬于非常典型的林業大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每年在林業建設上的資金投入,與實際的林業建設需求相對比而言,還存在著一定距離,資金投入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正是受到資金短缺的影響,導致森林管護工作質量無法得到積極有效的提高。造成資金不足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森林管護工作資金不足,影響管護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近年來,林業建設穩步推進,全國林地面積明顯增加,但國家撥付的管護資金相對實際需求來說非常有限,新增林地管護資金更是有限。據實際調查發現,我國部分地區的森林管護工作使用的資金還使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時的資金,導致資金的使用與林業發展現狀出現脫節,最終導致很大一部分新增林地的管護資金嚴重不足,制約其進一步發展。
第二,由于資金的短缺,導致森林管護人員實際工資與福利待遇較低,再加上工作人員社會保障不完善,森林管護工作開展人員常常出現生活困難的現象。現如今,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物價、人均消費水平都在不斷地上升,但是對于森林管護工作來說,其薪資標準并沒有得到有效提高,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嚴重影響。除此之外,由于森林管護工作現場作業時間長,工作環境差,極大地考驗了森林管護人員的身心素質。因此,森林管護人員長期處于無法吸引和留住的境地,最終導致森林管護人員流動性大。
由于森林管護工作的工資較低,森林管護人員的實際人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但是目前我國在天然林的保護工程建設上不斷擴大規模,需要進行管護的森林面積越來越多,這將導致人均管理森林面積過多的問題發生。此外,根據實際情況而言,麗江天然林保護工程可動用的資金有限,導致天然林保護單位為了正常經營而進行相應的裁員或減薪,如此一來便大大增加了人均經營森林面積,出現人均管理森林面積過大的問題。
再者,森林管護屬于比較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其位置特殊,天然林保護工程開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護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遏制生態環境惡化,促進生態系統多樣性的保護,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在這方面,森林管護人員應在保護天然林動植物方面發揮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天然林中物種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并對這些物種的害蟲防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森林管護工作開展水平,確保天然林動植物的安全。然而,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天然林管護人員普遍年齡較大,知識結構水平有限,進而在森林管護的實際過程中,會出現經營和保護不善的情況發生。
麗江天然林分布比較廣泛,森林管護工作如果只依靠林業部門的相關人員來完成,那么林業部門將會面臨非常巨大的工作壓力。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森林管護工作開展過程中,有很多當地居民為了自身利益,隨意地對天然林中的植物、樹木進行砍伐,嚴重破壞了天然林保護工作中的內部生態結構。針對這一現象,當地林業部門應當開展大范圍的宣傳,讓當地村民也認識到森林管護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參與并配合當地林業部門完成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但目前,基層林業部門的宣傳渠道仍局限于簡單的廣播和廣告牌,不少當地村民并不具備比較強烈的森林保護意識,從而無法積極配合當地林業部門的森林管護工作。
就當前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森林管護工作現狀來看,工作文件記錄規范性不足是其中比較明顯的問題之一,正是因為森林管護工作文件記錄規范性不足的現象,導致管護效率低下。據了解,影響合同文件記錄不規范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在合同文件的簽訂上,有很大一部分森林管護工作人員并沒有加以高度的重視,再加上森林管護人員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較低的現象,進而導致合同文件的簽訂并不規范,使森林管護工作開展受到影響。
首先,在日常的森林管護工作記錄中,有很大一部分森林管護人員并沒有認真、仔細地記錄當日的工作內容、問題等,只是將記錄工作流于表面,進而常常出現漏記、記錯等情況發生,這對于后期的森林管護工作開展來說,影響極大;其次,森林管理者也沒有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沒有對工作記錄進行嚴格檢查,使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效果低于預期,同時為不法分子的不法行為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了解決森林管理和保護資金不足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考慮森林經營保護資金的實際需求,調整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為森林管理和保護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針對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森林管護經費使用,相關部門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準確統計新增管護林區的面積和范圍,根據管護工作的實際需求,適當增加管護人員配置以及相應的管護資金,對新增護林區實現動態化的管理工作,以此確保森林管護工作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
二是為滿足管護人員的物質需要,天然林保護工程相關部門應當準確計算管護人員的日常工作量,并參照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考慮物價上漲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森林管護標準,確保其基本物質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另外,考慮到森林管護工作的特殊性,管護人員需要經常到現場進行調查,現場工作環境較差。因此,應從管護人員的實際工作出發,給予一定的工作補貼,提高其工作積極性,留住人才,穩定管護隊伍。
在管護資金的來源上,應遵循多渠道籌集的原則,國家投入十分必要。同時,還可以從森林產出收入中撥出一定的資金,用于維持日常管理和保護費用。此外,還可以向社會各大企業進行資金籌集,并對投資企業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確保天然林工程森林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管護工作人員結構的完善中,首先應當根據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際需求,積極改善員工結構,確保森林管護工作的順利實施。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以吸納大量人員充實森林管護隊伍,緩解人均管護面積大的問題,同時盡可能地將森林管護人員隊伍的總體年齡朝著更加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另外,為保證森林管護工作的開展質量,林業相關部門應不斷加強對森林管護人員的培訓,引進更加專業的管護人員,從而為森林管護工作隊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以此達到提高整體業務素質水平的最終目的。鑒于管理和保護人員文化水平有限,有必要根據其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積極有效地提高管護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總體水平。
培訓結束后,組織管護人員參加技能考核,定期加強檢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多次考試不合格的,不準上崗。在巡山過程中,嚴格防止不按規定如實記錄或形式主義,確保巡山記錄反映真實情況。加強對巡山記錄、管護人員、合同規范的監督檢查,不定期抽查巡山記錄,監督管護人員的工作,制定綜合評分,有效實施森林管護工作開展的獎懲措施。
為了保證森林經營和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還必須加強對公眾的森林管護工作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森林保護意識。在現實生活中,林區亂砍濫伐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在于社會大眾對木材的實際需求。據了解,實木家具市場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流行,熱度不減.另外,在我國偏遠的農村地區,目前所使用的主要燃料仍然是以木材為主。正是由于這些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伐木現象長期存在。
地方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通過橫幅張貼或印刷廣告標語、散發傳單以及走訪農戶等方式,不斷向公眾宣傳森林管護工作的必要性,大力宣傳節能環保新型燃料使用的便利性,盡可能減少木材的使用,增強社會居民森林管護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當前,想要積極有效地控制森林砍伐現象,還要嚴格按照森林法執行,嚴懲無證木材生產加工行為,任何以破壞森林資源為代價獲取利益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
完善森林經營與保護工作的合同和工作記錄,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合同訂定的公平、公正、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工作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從而為森林管護工作開展提供相應的幫助。因此,筆者就目前健全與完善工作合同及工作流程的具體方式進行以下分析:
4.4.1 在合同制訂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與細則對其進行嚴格地監督、審查以及規范,針對已經簽訂的合同,都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統一的保存。
4.4.2 針對工作記錄流程中的所有內容都需要森林管護人員進行進一步地確認,比如:工作時間、地點、內容以及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等。通過內容的確定,進一步保證森林管護工作開展的準確性。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大眾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重視程度不斷上升,作為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開展的主要工作內容,在森林管護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保證天然林保護工程開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