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梅
(廣西平果市第二中學 531499)
“題眼”是解答高中物理習題的關鍵,其中習題中的“剛好”、“恰好”以及與運動相關的描述都屬于題眼.教學中應在明確“題眼”的基礎上積極聯系所學,結合題干中的參數列出相關的物理方程順利解題.
如圖1為豎直插銷的側視圖,其中A可水平向右移動,B豎直移動將插銷啟動.其中兩者接觸面和水平方向成45°角,摩擦因數為μ,忽略槽和A、B間的摩擦.若B的質量為m,則啟動插銷加在A上水平力F的最小值為( ).

圖1

該題屬于受力分析類問題,“題眼”有:“水平向右移動”、“豎直向上移動”、“45°角”、“最小值”.其中“水平向右移動”、“豎直向上移動”有助于理清物體運動狀態,“45°角”是列物理方程的關鍵參數.“最小值”屬于臨界,是列物理方程的關鍵.把握這些題眼,運用受力分析知識,選取不同的研究對象,不難解答.



圖2


該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平拋運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題的“題眼”有:“邊界的正上方”、“剛好”、“邊緣”以及給出的各類參數.解題時需要聯系所學合理的選取運動過程,借助對應的物理方程構建不同參數之間的關系.
如圖3,質點a的質量為m1,質點b的質量為m2,兩者在星球C的萬有引力作用下在同一平面逆時針做勻速圓周運動,兩者的周期之比為1:8,軌道半徑分別為ra,rb,從圖中位置在b運動的一周的過程中( ).

圖3
A.a、b軌道的半徑之比為1∶4
B.a、b距離最近的次數為8次
C.a、b距離最遠的次數為9次
D.b、c共線次數為16次
該題主要考查運用開普勒定律解題的靈活性.該題的“題眼”有:“同一平面”、“勻速圓周運動”、“周期之比”、“b運動一周”以及給出的各選項.其中通過各選項給出的提示,聯系行星追及問題可結合a、b運動的時間差構建對應的方程.
如圖4,一物塊從M點沿傾角為θ的斜面向下運動,達到水平面上的N點時的速度為剛好為v(過斜面和水平面接觸點無能量損失).物塊和斜面、水平面的摩擦因數相等.將斜面的傾角調大,其中點K為斜面和MN連線的交點,Q點等高于M點,則物塊( ).

圖4
A.由Q點靜止釋放,到達N點的速度等于v
B.由Q點靜止釋放,到達N點的速度小于v
C.由K點靜止釋放,到達N點的速度等于v
D.由K點靜止釋放,到達N點的速度小于v
該題考查動能定理知識,難度較大.該題的“題眼”有:“傾角為θ的斜面”、“剛好”、“無能量損失”、“摩擦因數相等”、“傾角調大”、“等高”以及給出的圖示.解題在抓住這些“題眼”的同時,需要具備靈活的思維,根據題干創設的情境合理的設出相關的參數.

高中物理習題情境復雜多變,其中“題眼”是解題的關鍵.教學中應注重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常見物理情境中的“題眼”,并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準確的識別“題眼”.同時,結合具體教學進度優選精講相關例題,展示應用“題眼”破題的相關細節以及注意事項,靈活運用所學的幾何知識搞清楚相關參數之間的關系,積極聯系所學相關的物理規律,保證列出物理方程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