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君 錢鵬 馬慶雨
行業智慧的碰撞,高峰思想的盛宴。10月23日上午,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建院7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正式啟幕。
70年厚重傳承,科研創新結出累累碩果。1978年,在張旭東主任的帶領下,外科開展的“股動脈注射二氧化碳結合中藥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通過濟南市衛健委主持的科研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這是醫院有史以來開展的首例科研項目。
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張景潮、張旭東、賈堂宏等老一輩醫療專家的帶領下,醫院先后開展了“自體脾組織移植”“胎兒脾組織發生學和超微結構的研究”“胎兒胸腺的定量組織學研究”“創傷顯微外科技術在斷指(肢)再植中的應用”等7項科研項目,科研工作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以科研促臨床,向質量要效益。近年來,醫院科研工作更是成績斐然。2016年12月,濟南三院在其傳統外科優勢的基礎上,引進國產第三代“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實現了復雜手術簡單化、常規手術微創化、疑難手術個性化。2019年4月19日—20日,“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召開。會上頒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健委創建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項目2018年度工作獎項。在全部五個獎項中,濟南三院斬獲四項大獎,震驚業界。

“重視科研是我們的立院之本,敢為人先是我們的精神內核。”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牟鑫說。建院 70 年來,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始終把科研創新擺在醫院發展的重要位置,始終堅持“ 科技興醫、質量強院”戰略,通過加大科研投入,整合研發資源,搭建研發平臺等舉措,極大促進了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研管理工作的進步。
實施“人才戰略”,構筑“人才高地”。 回顧建院初期,全院醫療技術人員中,軍醫學校畢業的只有5名,主治軍醫僅有3人。歷經70年發展,醫院現有職工151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95人,碩士生導師6名,兼職教授48人,副教授112人,講師104人,博士6人。人才的優勢帶動了學科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技術的全面進步,促進了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健康快速發展。
心血管專業是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重要專業之一。根據醫院發展需求,2020年3月,該院正式成立心血管內三科,于蕾擔任負責人。早在2019年,于蕾和科室其他成員就被選派至北京安貞醫院進行為期1年的進修。科室成立以來,這個由清一色“80”后組成的團隊完成介入手術200余臺,其中冠脈造影118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82臺。
“有了人才,才能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有了人才,才能使醫院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士懂說。可以清晰地看到,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大膽引進人才、全面培養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極大促進了醫院的內涵發展、科學發展。
回首70年發展歷程,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以“科研立院、人才興院”的理念貫穿始終——或許,這就是創造奇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