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壽仙
摘 ? ?要:分析了黃瓜生長發育特性及其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套黃瓜高產栽培技術,實現黃瓜高產穩產,并希望能為有關人士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共同推進黃瓜種植產業持續穩步發展。
關鍵詞:黃瓜;生長特性;環境條件;高產栽培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9-004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42.2 ? ? ? 文獻標志碼:B
黃瓜又稱為吊瓜、刺瓜,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把黃瓜傳入我國,如今黃瓜已經成為人們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蔬菜品種,其維生素含量高,口味清新爽口,還有清熱止渴、美容養顏的功效,深受人們喜愛。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對黃瓜的需求,擴大黃瓜栽培面積,提高黃瓜產量顯得越發重要起來。而在黃瓜栽培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高產栽培技術應用,同時受氣候、環境、病蟲害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導致黃瓜產量和品質很難保障。為使這一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加強黃瓜高產栽培技術研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只有突破這些難點,才能為黃瓜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保證黃瓜產量與品質,進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1]。
1 ? 黃瓜生長發育特性
1.1 ? 發芽期
黃瓜種子萌動到生長出第一片真葉時為發芽期,通常為10 d左右,需要保持高溫、高濕條件,出土之前的種子不需要光照,而出土之后的幼苗必須要保證充足的光照條件,為黃瓜健康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 幼苗期
當黃瓜生長出1~6片真葉時為幼苗期,時間為90 d左右,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階段,要求日照短、低氣溫。
1.3 ? 初花期
自黃瓜5~6片真葉生長初時開展定植到開放出第一雌花,通常有25 d左右,這段時間稱之為初花期,會不斷發芽并長出很多葉片,同時葉片面積也逐漸增大,在水肥、光照、溫度方面需求量也快速增長[2]。
1.4 ? 結果期
當拉秧栽培結束,是黃瓜快速生長和結果的重要階段,必須要保證黃瓜生長水肥需求,強化管理,這樣才能將其自身生產力充分發揮出來,獲得高產穩產。
2 黃瓜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2.1 ? 溫度
黃瓜喜溫,植株在10~30 ℃溫度界限范圍內生長,25~32 ℃是黃瓜最適宜光合作用的溫度,夜間最佳溫度為16 ℃,地溫為24 ℃。當溫度下降至10 ℃時,會導致其生長速度減慢,低于5 ℃將停止生長,倘若溫度不斷下降,還極易引發凍害與死亡。雖然黃瓜喜溫,但耐高溫能力比較差,溫度超過35 ℃會引發黃瓜生長不良,而溫度大于40 ℃還會導致落花落果現象,引發畸形瓜的產生。25~30 ℃是黃瓜種子發芽最佳溫度,低于15 ℃或者大于35 ℃,發芽速度會減緩。20~25 ℃地溫條件利于黃瓜根系的生長,最低不可低于15 ℃。開花結果階段,白天適宜溫度為25 ℃,夜晚為13~15 ℃,地溫保持在20 ℃為最佳。25~30 ℃溫度條件下,利于果實的快速生長,而溫度超過35 ℃,會影響花芽分化,也不利于黃瓜結果。
2.2 ? 濕度
黃瓜生長過程中對空氣濕度與土壤濕度方面也有著很高的要求,空氣濕度達到70%~90%,土壤濕度達到85%~90%利于黃瓜健康生長。
黃瓜為淺根蔬菜作物,土壤濕度不夠,會影響植株健康生長,導致產量下降。而過大的土壤濕度,地溫不高,又極易導致“漚根” 情況的發生。栽植時較大的空氣濕度,又遭遇高溫、高濕條件,會導致病害發生概率明顯增加。
2.3 ? 光照
黃瓜為短日照的作物,日照時數在10~12 h,利于黃瓜開花結果。與其他蔬菜品種相比,黃瓜比較耐弱光,幼苗階段對光照非常敏感,一天中光合作用(60%~70%)主要在上午產生,因此應當保證黃瓜充足的光照條件,并確保溫度適宜性,這對于黃瓜健康生長、提高黃瓜產量非常有利。
2.4 ? 土壤和肥料
黃瓜地上部分生長繁茂,然而其根系生長較弱,在土壤肥力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黃瓜栽培過程當中,應當保證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同時還必須要確保土壤有著較強的保肥保水能力與良好的透氣性,并合理配合氮、磷、鉀肥,保證黃瓜健康生長。
3 ?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
3.1 ? 選地、選種
為實現黃瓜高產、穩產,應首選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具有較好保肥保水能力、中酸性的沙質土壤,pH值為5.7~7.2。當pH值低于5.5時,會引發植株出現各種生理性障礙,更甚者出現黃化枯死,而pH值超過7.2時,會導致燒苗死苗,增加鹽害發生概率。
首選具有較好商品性、產量高、抗逆性強、抗病能力強的優質品種,如津優2號、津優10號、津優30號、津春3號、津雜2號等。
3.2 ? 種子浸泡、苗床準備
利用55 ℃溫水對黃瓜種子浸泡10~15 h,同時攪拌,水溫降至30 ℃后,再浸泡4 h,搓洗種子表面黏液,晾干后開展催芽工作,能夠有效控制與減少炭疽病和黑星病的發生。種子浸泡好之后,包好濕布,在28~32 ℃溫度下催芽48 h,當露白達到70%左右,便可開展播種工作。
首選近3~4年來沒有種過瓜類蔬菜的大田土、園土與經過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根據3∶1的比例混合,并施入三元復合肥2 kg/m2。根據1∶1的比例,混合應用50%福美雙與50%多菌靈,利用藥劑8~10 g/m2和細土15~30 g充分混合,2/3用作鋪床,1/3在黃瓜播種之后進行覆蓋。
3.3 ? 播種、育苗及苗期管理
結合黃瓜定植期,科學確定春黃瓜播種時間,定植時選擇40~50 d黃瓜苗為最佳,黃瓜苗應當達到4葉1心。如果根據苗齡進行推算,播種工作應當在定植前40~50 d為最佳,育苗方法和生理苗齡長短有著緊密關系,通過陽畦以及日光溫室開展育苗工作,需要50~55 d,通過加溫溫室開展育苗,時間為45~50 d,而育苗工作開展過程中采用電熱線溫室時間為45 d。通過實踐發現,快速育苗不但可以有效減少時間投入,還利于黃瓜快速出苗,保證其健康生長,為其高產穩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1)溫度管理。黃瓜播種到出土這段時間白天溫度應當保持在28~32 ℃,夜晚應當保持在10~18 ℃。
(2)水分管理。苗期階段要科學控水,澆水過程當中必須要澆透。
(3)煉苗。定植之前要加強控水,并保持適宜的通風量進行低溫煉苗。白天溫度應當控制在18~20 ℃,夜晚溫度為8~10 ℃。幼苗生長至3葉1心,高15 cm,達到35 d便可開展定植工作。
3.4 ? 澆水和中耕松土
黃瓜定植4~5 d后,開始生長心葉時,澆緩苗水后開展中耕松土工作,首次中耕應當達到深、透、細,保持在7 cm的深度,但應當保護好幼苗根系,這樣有利于黃瓜莖葉生長與蹲苗。當黃瓜坐住第1個瓜時,澆頭水,此次澆水應當增加澆水量。地表土不黏時,開展第2次中耕工作,必須要淺鋤,與中耕工作充分結合將雜草除掉。之后結合天氣情況靈活地進行澆水,但澆水也不可太過頻繁,或大量澆水,通常每隔7 d左右進行一次澆水。而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生長階段,黃瓜需水量也會進一步加大,此時應當3~4 d進行一次澆水,并保持適宜水量,避免進行大水漫灌,雨季要對澆水次數合理控制,在沒有降雨的天氣條件下,一般5~6 d進行一次澆水,保證地皮不干即可,應在上午時段進行澆水。果實采收盛期或者后期階段,應選擇傍晚進行澆水,可以有效控制地溫,遇到降水較多的天氣,還應當重視排水工作,避免出現積水[3]。
3.5 ? 插架、綁蔓及病蟲害防治
為避免風吹甩秧苗,黃瓜定植之后當日進行插架,設置成十字花架,每株幼苗外側插入一根竹竿,并把兩行竹竿上端進行捆綁,黃瓜瓜蔓無法直立生長時,必須要及時地進行綁蔓,之后間隔3~4 d,開展一次綁蔓工作,綁蔓能夠有效固定蔓頂使其處于相同高度,利于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
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是黃瓜種植過程當中常見的病害類型,瓜蚜與卷球鼠婦是主要的蟲害類型,結合黃瓜種植過程當中近些年來蟲害發生情況,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并堅持合理輪作,提高田間管理水平。在枯萎病防治過程當中,可選擇50%多菌靈500倍液,或者應用敵克松1 500倍液進行淋根;防治霜霉病過程當中,可以運用64%殺毒礬400倍液或者70%代森錳鋅5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防治黃瓜白粉病,可運用25%的粉銹寧2 500倍液或者30%特富靈2 000倍液噴施防治。瓜蚜防治可運用庫龍乳油1 200倍液噴施防治;卷球鼠婦防治過程當中可以運用25%溴氰菊酯+20%速滅殺丁50~100 g和20 kg細土充分拌勻之后,撒于畦面上進行毒殺。
3.6 ? 采收
黃瓜定植后25~30 d便可進行采收,40~60 d的采收期,產量能夠達到3 500~4 500 kg/667 m2,必須適時采收,瓜條頂部由尖變圓時開展采收工作,這時瓜條已經長好,是最佳的采收時期。
參考文獻:
[ 1 ] 鄭建國,范為語,胡舉偉,等.冬春茬黃瓜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9,32(9):88-89.
[ 2 ] 孫立新,于麗艷,遲恩晶,等.黃瓜種植技術與管理[J].吉林農業,2019(21):73.
[ 3 ] 賈慶虎.淺談黃瓜優質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9(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