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雷 張玉
摘 ? ?要: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條件的優化,有機、綠色蔬菜市場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食品安全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此情況下,運用生物防治技術對蔬菜進行病蟲害防治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物防治;蔬菜;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9-008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476;S436.3 ? ? ? 文獻標志碼:B
1 ? 蔬菜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問題
1.1 ? 蔬菜病蟲害的發生
近幾年,蔬菜種植面積正在逐漸擴大,病蟲害種類也正在迅速增加,這顯然給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豐富充實的寄主以及良好的越冬條件,許多地區的病蟲害問題正在逐年累月地增加,并且病蟲害發生日漸嚴重,整體情況越發復雜。比如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枯萎病和霜霉病等都是非常普遍的病害,菜青蟲、潛葉蠅和甜菜夜蛾等都是較為常見的蟲害。結合近幾年出現的病蟲害來看,蔬菜病蟲害主要具備以下3個特征:第一,各種各樣的新病蟲害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出現,為害較重,并且難以進行有效防控。第二,以炭疽病、霜霉病和灰霉病為主的病害發生面積巨大,并且抗藥能力在不斷增強,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較為嚴重。第三,現階段保護地面積不斷提升,這顯然給病蟲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病蟲害擴展較快并且危害巨大[1]。
1.2 ? 蔬菜病蟲害防治問題
病蟲害防治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兩點:第一,病蟲的抗病性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通過調查發現,當地小菜蛾對于溴氰菊酯的抗病性幾乎達到10 000倍,對于氯氰菊酯的抗病性也高達1 000倍,而菜蚜也具有極高抗病性,對抗蚜威的抗病性甚至達到6 000倍,對于溴氰菊酯的抗病性達到400倍。第二,農藥濫用問題仍然沒有獲得解決,在很長時間下,針對病蟲害的防治,都是依托于化學農藥,每個生長季節需要至少使用10次化學農藥,在此類農藥中,殺蟲劑的占比達到50%以上。
2 ? 生物防治的概述
生物防治法是我國防治病蟲害的一種有效手段,具有環保性、天然性的優勢和特點。比以往采用的傳統防治手段要簡便得多,也利于廣大農民種植戶的理解和應用,并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2]。生物防治方式是近年來新提出的、現代化的、新型的防治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自然環境下食物鏈的方式來對蔬菜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在不同蔬菜種植區域引進針對該區域害蟲的自然天敵,以綠色環保的方式制約害蟲的生長和危害,實現防治蔬菜病蟲害的目的。
相比較傳統的噴灑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的方式,生物防治對人體、水源、土壤、自然環境的危害極小,能夠滿足綠色生態蔬菜市場的需求,也是我國病蟲害防治的發展趨勢。引進害蟲天敵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結構造成破壞,也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不好的影響[3]。生物防治方法雖然具有較大的優勢,但針對不同蔬菜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只有了解和掌握當地的蔬菜生長結構和特征開展科學、合理的生態防治工作,才能發揮生態防治最大的優勢和作用。
3 ? 生物防治在蔬菜病蟲害防治上應用的注意事項
3.1 ? 科學布局,系統籌備
由于不同蔬菜有著不同的生長環境,對病蟲害防治方面也會產生差異。要根據蔬菜種植的不同環境,對蔬菜發生病蟲害的概率進行系統的分析,充分掌握應用生物防治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情況。在生物防治前,對作業區域采取科學、合理的整體布控,有利于提升生物防治蔬菜病蟲害的質量和效果。在進行防治布局時,要仔細地觀察蔬菜生長的環境、生長特點、適應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搭配種植手段提高蔬菜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比如,豆類和玉米,可以采取搭配種植的方式來提高農作物的抗病能力,從而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
3.2 ? 對蔬菜病蟲害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要想提高生物防治的有效性,就要對蔬菜種植區域內病蟲害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并對監控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同時對蔬菜生物防治各個環節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研究并總結出發生病蟲害的規律,從而提升生物防治的效果。只有明確地掌握了蔬菜病蟲害的發病時間和規律,才能有針對性地對蔬菜病蟲害的生物防治進行科學的布控。比如在進行生物防治前,先對致病害蟲樣本進行采集,并對害蟲的數量和種類進行分析,為生物防治的有效開展提供依據,也有利于提高后期蔬菜病蟲害進行生物防治的效率和質量。以蠖蟲的生態防治為例,為了防止蠖蟲為害蔬菜,通常會在蔬菜地根莖處綁上塑料膜,有經驗的種植戶則會在種植區域內對蠖蟲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統計,并根據統計的結果投放相應數量蠖蟲的天敵。在充分了解蔬菜種植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病蟲害的發病時間和規律進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有利于提高生物防治的實操性和便捷性,也有利于減少蔬菜病蟲害防治的經濟投入。
3.3 ? 注重研究生物防治技術
由于生物防治技術的類別比較多,這就需要結合當地蔬菜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選擇。細菌防治蔬菜病蟲害,細菌對地老虎、菜蛾等害蟲的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病毒藥劑也是防治蔬菜病蟲害非常有效的生物手段,可以對蔬菜進行噴灑或者澆灌多體病毒、病毒顆粒等方式,通過感染病毒的害蟲進行病毒傳播,從而對害蟲進行高效的滅殺,對蔬菜田的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綠僵菌和青霉也是生物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手段,真菌制劑一旦進入害蟲體內,就會加速其死亡。真菌制劑和細菌病毒雖然屬于農藥類,但只會對蔬菜害蟲有效果,不會使蔬菜有農藥殘留,因此也屬于生物防治。不僅有利于保障蔬菜的健康生長,也有利于提升蔬菜的品質,能為種植戶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4 ? 應用生物防治手段進行防治
4.1 ? 天敵防治措施
針對當地蔬菜發生病蟲害的具體情況,將害蟲的天敵投放到蔬菜生長的環境中,是生物防治蔬菜病蟲害中最有效的手段,這種復合自然生態和自然規律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也是生態防治病蟲害中應用最廣泛的手段。將保護蔬菜的益蟲和害蟲的天敵投放到蔬菜種植區域,能夠有效地減少害蟲的數量和種類,通過增加益蟲的數量和種類,能夠對蔬菜病蟲害起到高效的滅殺效果,應用害蟲天敵的生物防治手段能夠對當地蔬菜病蟲害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比如嚙小蜂、赤眼蜂等益蟲,經常用于滅殺蔬菜病蟲害。當應用害蟲天敵進行生物防治時,要了解清楚當地的生態環境、地理環境等,要根據當地蔬菜病蟲害的種類進行針對性的投放,不能隨意地投放益蟲以及害蟲天敵,從而發揮天敵防治手段的最大作用。
4.2 ? 鳥類防治措施
利用鳥類對蔬菜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措施也是我國當前生物防治措施中常用的手段。據有關部門的統計,鳥類中有80%以上的種類都是益鳥,害蟲又是其主要的食物來源,因此利用鳥類對蔬菜害蟲進行防治,能夠有效地降低害蟲的數量和密度,保證蔬菜健康生長。由于我國鳥類物種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因此可以普遍應用鳥類防治蔬菜病蟲害,并進行大范圍的推廣。應用鳥類防治蔬菜病蟲害的手段具有廣泛性、有效性和環保性的優勢,對防治蔬菜病蟲害具有良好的帶頭和示范作用。
據統計每只鳥每天能夠吃掉160 g的害蟲,因此應用鳥類防治蔬菜病蟲害手段能夠有效地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比如利用麻雀進行蔬菜病蟲害的防治,麻雀幼鳥每天可以吃掉5~10條的害蟲,因此利用鳥類進行蔬菜病蟲害防治可有效防治蔬菜病蟲害,也可保護環境實現綠色防治。
4.3 ? 植物性農藥防治措施
在我國以往蔬菜病蟲害的防治中,采用最多的是噴灑化學農藥的方式,其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傳統農藥噴灑的方式在防治蔬菜病蟲害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經過長時間、多次噴灑化學農藥,不僅會造成蔬菜農藥殘留,而且也使蔬菜害蟲產生抗藥性,因此噴灑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不但有害,反而還會增加蔬菜農藥的殘留,降低蔬菜的質量,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不利于我國農業的持久發展。與之相比,植物性農藥是具有環保性質的農藥,并且被廣泛應用,其組成成分均為綠色生物,也就是從植物中提取的能夠有效抑制害蟲生長的植物成分,比如采白花、蟲菊蚊香等,使害蟲不具有抗藥性,也沒有超標的藥物殘留。不僅有利于金花蟲、青菜蟲等蟲害的防治,而且對蔬菜種植田內所有種類的害蟲都有消殺的作用。不僅能在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達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當地蔬菜產量和質量。
4.4 ? 誘蟲燈和黃色粘蟲板
利用誘蟲燈和黃色粘蟲板的防治手段,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手段。黃色粘蟲板主要利用害蟲對黃色比較敏感的特點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屬于物理性防治病蟲害的手段,其優勢是無污染、效果好、成本低。誘蟲燈主要是利用害蟲喜歡追逐光源的特點,從而誘殺蔬菜害蟲。利用誘蟲燈和黃色粘蟲板防治手段對蔬菜害蟲進行防治,其防治率高達53.8%。
5 ? 結束語
由于生物防治的手段在我國蔬菜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應用時間較短,因此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但相較于傳統農藥方式的防治措施,其具有環保性和健康性,也比較符合我國綠色生態蔬菜的理念和市場對蔬菜品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 1 ] 閆學紅,王志魯.綠色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新技術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20(26):94.
[ 2 ] 陳天景.綠色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J].鄉村科技,2020(2):95-96.
[ 3 ] 馬利萍.生物防治在無公害蔬菜生產病蟲害防控中的具體應用[J].幸福生活指南,2019(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