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摘 ? ?要:在我國現代林業工程發展建設過程中,林業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林業種植技術水平也有很大提升,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樟樹作為一種經濟效益較高的樹種,在我國許多地區都有著廣泛的種植。需要采用科學的種植技術進行栽培,才能夠保障樟樹正常生長,從而顯著提升樟樹種植經濟效益。因此,對樟樹栽培技術及園林應用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措施,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國樟樹種植技術水平提高。
關鍵詞:樟樹種植;栽培技術;園林應用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9-010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2.23 ? ? ? 文獻標志碼:B
樟樹又被稱作香樟、芳樟以及油樟,是樟科樟屬的常綠大型喬木植物,主要種植于我國南方地區,例如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及湖北等地區。
1 ? 樟樹基本特征分析
1.1 ? 樟樹基本形態
樟樹在成年后高度可以生長到55 m左右,屬于高度較高的大型喬木植物。樟樹因其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且植株較為高大,具有常綠性特征,在城市園林風景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為我國城市園林景觀優化作出突出貢獻。樟樹幼樹枝干為綠色,在生長過程中枝干表皮逐漸轉變為褐色,葉片呈現橢圓形狀,果實為圓球形狀,在成熟后逐漸轉為黑色。樟樹的花期在每年的5月左右,果實期在每年10月左右[1]。
1.2 ? 樟樹生長習性分析
樟樹對于陽光的需求量較大,在幼樹種植期間耐蔭性較強,適合種植在溫暖濕潤的氣候區域。樟樹耐寒性較差,如果種植環境溫度較低,會導致樟樹無法正常生長。冬季最低種植環境溫度不能低于0 ℃,如果低于0 ℃會導致其生長遭受到凍害;如果種植環境溫度低于 -5 ℃,會導致樟樹死亡。樟樹對于土壤肥力需求較高,適合種植在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以黃壤和紅壤為宜。樟樹耐干旱性、耐瘠薄性以及耐鹽堿性較差,必須保證土壤酸性達到種植要求。樟樹具有較強的抵抗二氧化硫侵蝕、抵抗臭氧作用以及抗揚塵污染能力較強,能夠吸收較多的有害氣體,枝干較為堅韌。綜合來看,樟樹大多垂直分布于海拔600 m左右,適合種植于低山的向陽坡、丘陵地形以及谷地地形,是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的重要樹種。
2 ? 樟樹科學栽培技術分析
根據我國多個地區的樟樹種植經驗,總結如下幾項科學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樟樹種植產業有所幫助。
2.1 ? 播種種植技術分析
首先,在樟樹采種技術方面,采種需要選擇生長健康、果實質量較高的樟樹作為母樹,在采種過程中需要選擇生長成熟至輕微開裂形態的樹種。樹種內皮呈現紫紅色,此時為樟樹的最佳采種時期。采種時間不能過早,否則所采收的種子不夠成熟,會導致樹種無法正常生長,同時采種時間不能過晚,否則樹種會完全成熟。在采種完成后,需要根據種子形態進行挑選,選擇質量較好的樹種,并將種子在背光處進行攤鋪,不能采用堆放的形式儲存,否則會導致樹種發芽率降低。一般情況下,100 kg樟樹果實能夠采取大約40 kg樹種。其次,在種子處理方面,在采取樟樹樹種后,需要采用沙藏層積的方式,將其放置于濕潤沙層中,沙層厚度在3~6 cm為宜。底層樹種缺乏氧氣,所以需要在沙層中進行開孔處理,可以采用竹筒等輸送氧氣,保證樹種能夠正常存活。沙藏期間需要采用相應的消毒措施,并保證沙層充分濕潤。最后,在播種和幼苗撫育方面,樟樹播種通常情況下選擇在秋季或春季,在每年9月下旬或1月上旬完成播種。在播種時需要注意種植區域的土壤肥力,同時需要保證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樹種種植間距在5~10 cm為宜,通常情況下每播種50 kg樹種能夠生長大約2萬株樟樹幼苗。同時,在樟樹樹種播種前需要對土壤進行開溝處理,開溝深度約為5 cm,在播種完成后需用焦泥灰進行覆蓋。在樟樹幼苗期間需要搭建庇蔭棚,在生長到一定高度后將庇蔭棚拆除,能夠全面促進樟樹幼苗生長[2]。
2.2 ? 嫁接種植技術分析
嫁接種植技術是樟樹種植的關鍵技術,能夠保障樟樹健康生長。首先,接穗一般需要選擇20年以上的樟樹并選擇在樟樹的樹冠中上部位,以保障樟樹生長質量,同時接穗可以選擇兩年生枝條,枝長在20 cm左右時對其進行剪切,并對枝葉表面進行保存處理,保存材料可以選擇苔蘚,能夠保障其健康生長,通常情況下接穗保存時間為20 d左右。其次,在嫁接技術方面,樟樹嫁接時間一般選擇在3月上旬采用劈接法,能夠提高樟樹嫁接存活率,在不同的砧木中分別嫁接4根左右的細枝,如果需要完成大量樟樹嫁接,可以采用切接法,通常情況下砧木的使用年限為3年。因為嫁接部分的樟樹樹枝抵抗力較差,所以需要搭建庇蔭棚,直到幼苗生長到50 d左右將庇蔭棚拆除,從而提高樟樹幼苗存活率。
2.3 ? 扦插種植技術分析
扦插可以采用嫩枝扦插方法,扦插時間一般在每年的6月左右,扦插嫩枝需要選擇樹齡在30年以上的樟樹,保證母樹當年生長態勢良好,剪下長度約為20 cm的插穗,搭建庇蔭棚,能夠促進樟樹幼樹生長。此外,還可以選擇硬枝扦插方法,扦插時間在每年的3月下旬。選擇母樹中較為粗壯的樹枝,長度約為20 cm,與嫩枝扦插方法基本相同,保證幼樹生長期間養分充足,從而提升樟樹幼樹存活率,并使其生長更加茁壯。
2.4 ? 胚芽插接技術分析
樟樹胚芽插接時間一般選擇每年2月中旬,需要保證插接的砧木質量良好,主要應用胚芽種子作為砧木,將胚芽插接在砧木的裂縫處,同時對裂縫進行濕潤處理,為胚芽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將嫁接的樟樹苗木種植在室內40 d后,可以將其移栽到室外的苗床中,并搭建庇蔭棚,同時需要做好環境濕潤處理,保證環境的濕度,滿足樟木胚芽生長對于環境的需求。
3 ? 樟樹在城市園林中的應用分析
因為樟樹具有特殊的香味,且樹木生長較為高大,具有良好的觀賞性,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園林美觀性,對于城市園林植物造景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國城市園林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同時樟樹具有良好的寓意。為了進一步促進樟樹在我國城市園林中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對其在城市園林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對于促進我國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3.1 ? 樟樹在城市園林中的造景應用
城市園林中具有大規模的公用綠地和植物景觀,將樟樹種植于此,能夠全面提升植物造景效果。在將樟樹應用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樹干通直、樹形端正、枝繁葉茂的樟樹,保證樟樹外形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并對樟樹進行修剪。修剪需要考慮到樟樹種植周圍環境以及其他植物,使其能夠具有一致性。樟樹主要作為風景樹或庇蔭樹所使用。樟樹可以種植在城市園林的道路兩側、建筑物前后或廣場出入口,能夠起到良好的美化環境作用。樟樹較為高大,能夠將城市園林內部不同區域進行分隔,從而提高城市園林建設效果,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重要城市園林綠化造景樹木。
3.2 ? 樟樹在城市園林中的點狀應用
點狀應用是城市園林植物造景中的重要方式,需要利用具有裝飾性的點狀區域對樟樹種植進行規劃,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園林整體觀賞性。例如,當城市園林的公共景觀區域造景時,如果公共建筑物較多,空間具有開放性特點,則可以選擇樟樹作為植物景觀,提高公共區域造景效果。樟樹樹冠較大,且高度較高,是城市園林點綴造景的首選樹種,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其種植在距離建筑物5 m左右的位置,避免樟樹生長對建筑物造成影響。同時如果需要種植多棵樟樹,則樟樹之間的距離需要控制在10 m左右,能夠促進樟樹正常生長,還能保證樟樹造景美觀性,是提高城市園林觀賞價值的重要方式[3]。
3.3 ? 樟樹在城市園林中的帶狀應用
樟樹帶狀應用,是指將樟樹種植在園林道路兩側,使樟樹整體以綠化帶形式呈現,不僅能夠起到美化城市園林環境的作用,同時能夠發揮出樟樹對于生態環境的作用。
因此,在應用樟樹進行植物造景期間,可以根據城市園林道路實際情況,規劃一條寬度在5 m左右的道路,每一棵樟樹之間的種植距離不能低于5 m,否則會對樟樹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通過科學的種植密度規劃,能夠起到良好的美化環境和生態環境保護效果。如果將樟樹應用在城市園林的半封閉區域,可以將樟樹作為半封閉空間的裝飾,并結合其他小型灌木植物,能夠全面提升樟樹造景美觀性。
4 ? 結語
通過對樟樹的生長形態和適宜生長環境分析,提出多項科學的樟樹種植技術,對樟樹在城市園林造景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樟樹種植行業以及城市園林建設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并促進樟樹種植技術水平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 1 ] 胡天明.樟樹栽培技術及園林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9(21):246.
[ 2 ] 胡云.園林綠化施工中香樟樹栽植技術及后期養護管理[J].農家參謀,2019(14):152.
[ 3 ] 楊妙平.淺談樟樹的育苗和造林技術[J].農家科技(中旬刊),20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