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


近年來,在“美顏經濟”的影響下,化妝品行業蓬勃發展,這得益于市場需求的連續增長,同時也離不開相關不斷進步的科研技術和成果的市場轉化。應用更多先進技術來推動整個化妝品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整個行業從業者,特別是科研工作者共同的目標和期愿。
為深入了解染燙行業的技術情況,《中國化妝品》雜志采訪了“綠色安全新原料技術——二羥基吲哚生產技術”的研發專家、廣州市驕子日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徐建人博士的專訪。
綠色安全新原料,染發也能護發
提及對整個化妝品行業技術趨勢的判斷,徐博士表示,化妝品的技術進步應該從源頭抓起。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他們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對化妝品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企業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但是,缺少新技術、新材料成了企業進步的瓶頸。于是,有實力的原料生產商紛紛投入巨資開展工作:基因工程、生物發酵技術、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離、海洋生物材料、新型表面活性劑、功效材料、溫和的防腐材料都是當前的研發趨勢。
二羥基吲哚生產技術作為綠色安全染發新原料,同樣也是當前化妝品技術研發的風向標技術之一,是近期徐博士與華南理工大學有機化學研究室的眾多專家共同研究的成果,徐建人博士就該技術的特色及其與傳統染發劑的區別進行了介紹。
二羥基吲哚是黑色素的前位體,它在空氣中氧化、聚合變成黑色素。由二羥基吲哚轉化的黑色素與人體頭發的黑色素結構相近,親和性好,顏色自然。染發就是黑色素附著在毛發表層,染發同時還能護發。而傳統的染發劑是對苯二胺等染料中間體在堿性基料中與酸性的氧化劑混合進入發髓,發生中和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染料中間體在發髓里聚合成大分子,聚合過程中還有小分子脫落,即有縮聚現象。整個頭皮像一個反應釜,染發過程中,頭皮上進行著四種化學反應,這會令頭發會變得又粗又硬,并且容易脫落。
作為染發劑的新原料,二羥基吲哚具有綠色安全的特性。二羥基吲哚的分子量約是最常用的染料中間體對苯二胺的兩倍,相對來說,它不像對苯二胺一樣容易進入發髓和頭皮染色,也不容易堵塞毛囊。它的分子上有兩個羥基與頭發中的二硫鍵相互吸附固著在毛發的表層,在空氣中氧化聚合成二聚、三聚體,較不容易褪色,可達到染色持久的目的。因此它的染發機理是:黑色素吸附在毛發的表面,形成的保護膜,染發的同時還能起到防塵、防曬的作用。
安全健康是趨勢,市場前景廣闊
說起當初選擇研究二羥基吲哚這個原料的原因,徐博士從自己早期進入化妝品行業開始娓娓道來。徐博士自20 世紀80 年代進入化妝品行業就開始從事染發劑的研制和生產,當時苦于國內染發原料的匱乏,相關工作進展緩慢。后來,徐博士與南方醫科大學天然植物研究所合作,做過中草藥染發劑的研究,但始終解決不了高分子色素在頭發上吸附固著的問題。
21世紀初,國外有資料報道吲哚類色素染發可以降低對頭皮的刺激性,但由于可借鑒的資料少,材料成本高,國內一直沒有嘗試成功。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實力逐漸雄厚,高等院校科研儀器、設備和試劑與國外接軌,國內已經有能力研制出各種分子結構的染發材料用于試驗?,F在吲哚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
徐博士及其研發團隊在將二羥基吲哚染發材料研制成功后,還做了一年的產品穩定性研究。但是,新開發的產品推向市場會遇到“先有母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有批文做產品是違法生產,產品沒有經過幾年的市場的檢驗,沒有大量的銷售記錄,又不可能通過評審,拿不到批文。
由于這個矛盾的存在,產品需要兩年還是三年才能獲準上市,徐博士心中也沒數。不過,徐博士堅信,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產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安全的產品推向市場將會迅速被消費者接受,并淘汰對人體刺激性大的產品。因此,具有綠色安全特性的二羥基吲哚原料一旦上市,其市場前景便不容置疑。
深耕行業30 多年,力爭站位國際前沿
至今,徐博士在化妝品領域,特別是在發品研發領域已經深耕了30 多年,是行業人熟知的資深研發專家。當初他選擇這個領域作為畢生的發展方向,也具有著濃厚的時代色彩。
徐博士不無感慨地告訴記者,他們那一代人不能說思想境界有多高,應該是被時代潮流裹挾著,不由自主地往前走?!皩W雷鋒”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做一個閃閃發光的萬能螺絲釘,要做一行愛一行。那時候,徐博士下鄉當過農民,練就了一身力氣,能干最頂尖的農活;他也做過幾年木匠并在全縣闖出了名氣?;謴透呖己?,有機會再讀書,令他非常高興,學習的目標都是奔著滿分去努力。
徐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系膠體與表面化學專業,是最早進入化妝品行業的博士研究生。他告訴記者,當時他的同學都往研究所、高校擠,很少人愿意去工廠。而他覺得自己在學校學的內容比較適合去需要表面活性劑、乳化技術的單位工作。當他深入化妝品廠做了解之后覺得專業對口,就一扎到底去了廣州化妝品廠。正好那時候工廠要開發染發劑,這活兒臟,氣味也不好聞,沒人愿意做,他卻毅然接了下來,接受了染發劑的研制工作。
當時的廣州化妝品廠設備先進,生產能力在國內屈指可數(1990年部分與美國雅芳合資)。一年后,徐建人博士負責研制生產出的“夢思黑發寶”是當時廣東省最早面市的兩個染發品牌之一。但徐博士一直覺得這產品不太理想,自己也越做越覺得力不從心。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為他進入化妝品廠時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原材料都是國家分配的,各種原料嚴重短缺,有力無處使;另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的原材料純度、種類跟不上國外的水平;另外,也包括行業之間相互配合跟不上,沒有合適的包材,產品的密封程度不行外,以及國內的分析、檢測手段跟不上等原因,所以研究只停留在鼓搗配方的初級階段。
后來,徐博士通過與國外染料供應商打交到,引進與借鑒了國外先進的技術和原料,令國內染膏的質量趕上了國外的水平。但是徐博士始終認為,如果材料不是自己的,就會被人“卡脖子”。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隨著國家的發展,國內原料廠家多了,配套包材豐富了,高等院??蒲袃x器和實驗手段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也縮小了。現在可以說,國外能做的大部分材料國內也能做,甚至還有能力按照原材料顯色的原理去構思特殊的分子結構,有了局部超越國外先進水平的趨勢。
以原料為突破口,多方發力促發展
徐博士雖然已在美發品研發領域工作了30多年,但他依然感覺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比如,很多天然植物自帶顏色,這是其中哪些基團或組分在起作用,又應該如何將這些東西固著在頭發上?在現有的吲哚基團上再連接一個多長的共軛鏈,是否能讓這個吲哚的衍生物產生紅色、藍色、紫色?哪些基團連接上去頭發會變得更自然、更安全、更持久?從中徐博士感到,對染發產品的探究還夠自己再忙幾十年。
徐博士以從事染燙行業30 多年的經驗,對如今染發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進行了判斷。他認為,今年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已經處于極度困難的境地。國內允許使用的化妝品原料僅8972 種,而國外能用的卻有2 萬多種?!坝瞄L矛和大刀怎么與洋鬼子的長槍利炮抗衡?”徐博士十分無奈地說,30 年不變的染發材料和技術,加上國外產品涌入、市場萎縮、特證審批不斷調高門檻和費用,都令企業望而止步。有的企業甚至走上極端,不再申請特證,而只做“出口”,或注銷生產資質轉委托加工來逃避監管,國內的染燙企業或曾經輝煌過的公司都在走下坡路。
徐博士指出,我國染燙行業未來的出路,應該是降低染發原料的準入門檻,讓國內可供選擇的染發原料種類和質量能夠趕超國外先進水平。為減輕企業負擔,最好可以考量取消染發劑特殊許可制度。在這方面,或許有人擔心“染發是對人體有害的,人命關天,取消特殊許可,誰也不敢。”但是徐博士認為,那是行外人的認知。他特別指出,改革開放40 多年,全國數百萬的理發店產品,60% 以上的染燙品,數百億支五彩斑斕的染膏都不在特殊許可監管之中,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漂染(一邊用最強的氧化劑漂白頭發,一邊染色。)”和“燙染(染發和燙發同時進行)”卻沒有標準和法規來規范,這些最嚴重的狀況極度缺乏監管。
最后,徐博士提出,染發品不是洪水猛獸,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和機構,以及媒體能夠多派遣人員到發廊、養發機構等處進行調研,推動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實施更有效的監理辦法,并通過相關報道為群眾普及科學正確的知識,從多方位促進行業健康高質量的發展。
徐建人
特約專家
廣州市驕子日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博士,曾任廣東省中藥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發專家,從事化妝品研發30 多年,尤擅發用品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