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隨技術發展而興起的動態海報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靜態海報的局限以及現當下信息爆炸帶來的審美疲勞,動態海報的敘事與時空轉換有著獨特的思辨意義。本文通過對具有這種思辨性的文學作品《忒修斯之船》中超現實主義的敘事形式提煉,試分析其在動態海報中的演繹。
【關鍵詞】《忒修斯之船》;超現實主義;空間敘事;動態海報
【中圖分類號】I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8-0090-02
《忒修斯之船》是J·J·艾布拉姆斯與道格·道斯特共同創作的一本推理小說。這本書在故事情節與結構上具有強烈的超現實主義色彩,這類超現實的空間結構在文學敘事中稱作空間敘事。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接收的視覺信息的各方面要求也日漸提高,不再滿足于傳統的靜態海報。借助技術而實現的動態海報打破了靜態的局限,增加了視覺信息量,使視覺傳達更高效,用戶體驗也更加豐富。本文試圖以新興的動態海報為例,分析空間敘事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
一、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興起于二十世紀初,布雷東在1930年《超現實主義第二宣言》中說道:“就思想而言,存在著某一個點,在這點上,生與死,虛與實,過去與未來,可言傳與不可言傳,高與低,不再當成矛盾來理解。”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強調夢幻與現實之間的統一才是絕對的真實,力圖以超現實作品實現潛意識與現實的統一,矛盾之間的統一。這種和諧統一能夠在埃舍爾的矛盾空間與正負圖形中直觀地感受到。
超現實主義代表藝術家達利在早期的作品中還帶有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子。在他的作品《記憶的永恒》中,作為時間縮象的表呈現柔軟的狀態。作品中的軟表被看作相對論時空的一個象征。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打亂了時間順序,在處于相對運動狀態下的不同參考系內,不再存在事件的準確先后順序,光速概念使不同參考系回到靜止的時間狀態,沒有了時間也就不存在順序,時空中的一切在光速下都是同時性的。
二、《忒修斯之船》中的超現實主義的空間結構
《忒修斯之船》構建了四個層次的故事:1.虛構小說中,主角S以尋找自己記憶為出發點最終卻成為工人反抗組織的一分子的故事;2.兩名在這本小說上交換筆記的學生相識,共同研究的故事;3.由這兩名學生研究發現的作者身份故事的還原;4.真正的讀者與書籍互動最終所理解的這些故事的全貌。小說的層次1、層次2、層次3這三個故事在書中相互交織,作者對不同時空的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穿插編排,呈現清晰的邏輯關系,使得讀者在這4個層次間不斷地跳轉,展現出超現實主義的空間結構。
《忒修斯之船》在故事情節上同樣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如主角受傷后回到船上,以為自己才剛從船上醒來,卻發現自己的傷早就好了,船上的時間仿佛禁止,無法感受到時間的流逝,這種時間觀就像達利《記憶的永恒》所傳達出來的那樣。
這類超現實的時空關系所構建的空間結構在敘事中稱作空間敘事。空間是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存在形式。空間敘事是指與傳統線性敘事相對的非線性敘事。傳統的敘事結構,是以時間的發展為主線,情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首尾呼應,有始有終。時間是線性敘事中的基礎,而在《忒修斯之船》的故事敘述中,可以發現時間被弱化了,情節也不再呈線性分布,這本書通過這樣具有變換性,跳躍性的超現實主義敘事,打破了傳統敘事脈絡過于清晰,一目了然的弊端,給讀者創造了沉浸式的以及層次多變內容豐富的閱讀體驗。
三、超現實主義空間敘事在動態海報中的應用
美國圖像理論專家米歇爾對圖像敘事劃分為時間性、空間性、情節性三大要素,空間敘事對應了圖像敘事的空間性。《忒修斯之船》呈現出的超現實空間關系,可以總結為兩種類型——空間并置與空間套層。
傳統海報多以二維平面形式存在,人們被鋪天蓋地的視覺信息包圍,造成審美疲勞的同時,借助數字媒體技術實現的動態設計出現在人們眼前,帶來新的體驗。動態海報雖然打破了靜態海報無時間流動的局限,時間線性的存在微小,多以非線性的敘事即空間敘事方式呈現。《忒修斯之船》中的超現實空間敘事也常被運用到動態海報敘事中。
(一)空間并置。《忒修斯之船》插曲——自由拍觸技曲與賦格曲這一章,描述了主角S暗殺特工的故事。特工們被暗殺的過程也沒有時間先后的描述,只有對于暗殺過程的描寫。甚至在特工#34與特工#26之間,還穿插了S在船艙記錄的片段,這些故事情節以并列的方式存在于同一主題之下,這樣一種結構被稱作空間并置。
并置意為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放置或排列在一個地方或一個位置上。空間并置在文學敘事中又被稱作橘瓣式的空間形式。這些情節在時間關系上既可以有先后,也可以是錯亂的,他們只是在同一主題下的并置于一起。并置敘事空間的表現手法,打破了傳統線性敘事的前后邏輯關系,幾個情節可以處于相等重要的位置,共同來完成某一主題事件的敘事,如特工被暗殺的故事并無事件發生的前后標注,但他們被作者共同安排在一個章節里(即主題下),以體現主角身份的轉變。
在書中,閱讀順序上還是存在一個時間先后的問題,并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完全徹底的并置。但在視覺空間中,可達到平等且徹底的完全并置,把幾個畫面通過設計手法,并置于同一空間之中。如瑞士的設計師Emphase Sàrl為可口可樂設計的動態海報。海報一共有五個動態畫面,這五個動態畫面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并行在同一個可口可樂主題之下,動態邏輯編排合理,同時運動起來,不會使人混亂。與靜態背景對比,一張海報中出現了六個空間并置,共同豐富了這張海報的畫面,使海報整體和諧統一,充滿趣味,深化了可口可樂的產品形象。
不同于這張可口可樂海報并置畫面的分布規整,一目了然,海報Everything&Life Universe的整個空間分割并不清晰,而是通過動態將自上而下的矛盾空間巧妙地融合,構成動線,賦予律動,各空間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這些天馬行空的畫面融合在一起仿佛夢境,帶有強烈的超現實主義色彩,呼應了海報的主題,世間萬物與宇宙生命包羅萬象。
空間并置的敘事形式打破單一空間的限制,通過各種邏輯清晰的動作設計,使空間之間在同一個主題之下相互串聯。兩者的結合,使視覺的表達空間更全面,更多樣,而信息集中出現,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帶來1+1>2的效果。
(二)空間套層。翻開《忒修斯之船》,發現在書本的內頁中,不僅有印刷的故事情節,還有彩色手寫的筆記,這使故事本身、大學生珍與研究生埃里克的故事和石查卡的故事相互穿插。這種在故事中再插入故事的敘述方式就是嵌套式敘事,也可以叫作“中國式套盒”。這種敘事形式在空間表達中,呈現層層疊套的關系,即空間套層。如果將空間并置比作視覺呈現的橫向擴大,那么空間的套層就可以理解為視覺空間的縱向深入。廣州美術學院的畢業展海報就呈現了這種空間關系。黑色細線字體構成的平面空間中嵌套了鐳射透明材質字母“G、A”構成的矛盾空間,在靜止的二維中加入動態的三維,拉開了兩者之間的空間距離,呈現廣闊的空間感,靜態與動態、黑字與彩色鐳射材質、二維與三維的強烈對比,給觀者多種視覺體驗,增加了可讀性,耐人尋味。
在多層嵌套空間關系中,加入時間的干預,這種縱深的空間感會體現得更加直觀明顯,例如為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設計的動態海報。海報從白色葉狀條的旋轉開始,旋轉的視覺停留構成了一個風車的形狀,字體信息隨著風車的轉動逐漸出現。然后,高速旋轉的風車轉化成橢圓形狀,層疊的橢圓構成北京地標天壇的形象。畫面的層層嵌套實現了一種場景的轉變,由最初的葉狀條形轉變到天壇,實現了跳躍,通過這種跳躍性的動作,使海報的厚度變得立體起來,如同一個未知的空間,能帶來無限的驚喜。
四、動態變化的海報與《忒修斯之船》中存在的思辨意義
書名“忒修斯之船”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又稱忒修斯悖論,是一種有關身份更替的悖論。忒修斯之船來自希臘傳說,傳說里的希臘國王忒修斯帶兵出征最后乘船勝利而歸,人們將這些船只停泊在岸邊紀念他的英雄事跡。隨著時間的流逝,風雨殘噬,不得不更換船只的構件來維護船只。普魯塔克對此提出:“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許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辨。赫拉克利特的河流說,也是進行了這樣的思考,從世間萬物不停變化的角度回答“忒修斯之船”的問題,答案便是忒修斯之船不再是原來的那艘。亞里士多德認為可以通過“四因說”來解決這個問題。四因說是指構成物體的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與,目的因。從這個角度,忒修斯之船的形式沒有發生改變,它便還是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之船》中貫穿著這個哲學問題。主角S出場遺忘了自己的身份,故事圍繞著主角尋找身份展開,而到了故事的最后,S沒有找回自己的舊身份,卻擁有了一個新身份,他還是他自己嗎?
對于視覺傳達設計范疇內的動態海報,最主要的功能是需要準確地將信息傳達給被傳遞者。處于動態中的海報不斷地變化,變化后的海報是否還是最初的海報?所傳達的信息是否還是原來的信息?這種有趣的思辨,使設計師在設計動態邏輯時更為嚴謹,也給觀者帶來深度思考。
五、結語
動態海報中的空間敘事通常并不是單一結構,而是多種形式組合呈現。一張海報既可以空間并置又同時帶有套層,這就對動作邏輯設計的要求提高了,更多的空間結構,需要更合理的邏輯來維持各空間的平衡與統一,使畫面敘事清晰,動態變化使信息仍維持原意,信息有效傳達之余,又帶來更強烈的視覺效果。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的動態海報設計可以借由技術更靈活的運用敘事空間,實現更多維的信息傳遞,乃至是虛擬現實的多感官體驗。
參考文獻:
[1]夏清,羅曉亮.論《忒修斯》的敘事特點[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6(04):114-116.
[2]劉葉濤,魏良鈺.“忒修斯之船”的邏輯哲學解讀[J].人文雜志,2018,(06):33-41.
[3]蘇德超.忒修斯之船與跨時間的同一性[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6(01):17-25.
作者簡介:
劉睿妍,女,漢族,江蘇無錫人,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2020級,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