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深部地熱勘查技術方法的應用,結合項目概況,提出我國水熱型與干熱巖型地熱源的成因機制,對我國目前現有地熱資源成因理論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同時還對干熱巖地質勘查技術要求進行編制和落實,對綜合地球物勘查技術等進行確定,以此來推動深部地熱勘查技術方法的應用和發展。
關鍵詞:深部地熱;勘查技術;技術方法;研究進展
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我國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技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保證我國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過程中能夠有可靠的技術手段、方法等作為支撐,在實踐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對地質調查項目的深部地熱勘查技術以及方法展開深入研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將物探專業自身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對地熱資源勘查技術方法在應用時的研究進展以及取得的成果進行詳細分析。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的不同,對地球物理參數進行合理利用,以此實現對熱儲溫度方法等方面的有效評價。結合地熱試驗區域范圍內的物探工作展開現狀,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地熱勘查地球物理技術進行對比分析,以此來實現對目前諸多問題的妥善處理。
1項目概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各種不同類型能源、資源的整體利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并展開和實施“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以及勘查示范”工程項目。結合目前實際情況展開深入分析時,該工程項目主要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來進行主導。該工程項目在規劃和建設時,其自身總體目標主要是為了可以實現對現有深部地熱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國家的整個能源安全戰略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撐效果[1]。以此為基礎,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證我國目前諸多重要經濟區或者是主要地熱帶地熱攻堅等得到有效推進。通過這種方式在實踐中的合理利用,不僅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證我國現有重點區域范圍內的地熱資源勘測深度、精度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可以對地熱資源的安全開發監測網進行合理的構建和落實。以此為基礎,能夠從根本上促使我國地熱能在實踐中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以此來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的根本目的。
2深部地熱勘查技術方法的研究
以項目實施為基礎,保證各重點地區地熱地質調查精準度以及對應的評價等級得到有效提升。無論是在資源或者是現有技術方面,都可以獲取到對應的發展進程,這樣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對我國深部地熱能勘查開發利用的新局面進行有效擴展。為各地區的試驗性勘查開發科技攻堅戰的持續穩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作為支持,以此來推動深部地熱勘查技術的發展。
2.1確定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技術
在經過長期的試驗操作以及客觀分析,對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多參數多信息約束反演技術等進行確定,不難看出這些技術在引進和利用時,可以對深部熱儲空間形態特征進行有效的刻畫和確定,是目前具有一定實質性意義的方法。對于巖石或者是礦石的高溫高壓實驗操作而言,可以被看作是目前對深部熱儲溫度進行預測時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于高熱儲而,其自身一般具備低速、高導等特征,地震以及電磁法也可以被看作是目前高溫熱儲勘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參數約束以及聯合三維反演技術等在實踐中的有效推進,可以被看作是盡可能減少地球物理成果的多解性措施。尤其是處于模擬的原位影響因素條件下,高溫過壓的試驗速度與溫度關系之間呈現出的曲線,能夠將其作為熱儲溫度預測時最為可靠、直接的資料。
2.2巖石導電機理以及影響巖石電阻率的因素條件
在針對巖石導電機理以及影響巖石電阻率相關因素條件展開深入分析時,對電阻率值進行合理利用,以該數值為基礎,能夠實現對熱儲溫度的有效評價。結合目前實際情況展開分析時,溫度以及孔隙流體等性質、黏
土礦物等對巖石導電性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熱儲溫度而言,一般是直接由實測導電率為主,對經驗公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以此來達到良好的預測效果。在實踐中,以一系列深入研究為基礎,保證可以從中獲取到相對應的溫度,溫度控制在20~200℃即可。除此之外,對于飽水巖石溫度而言,其要與電導率經驗公式建立一定的聯系,溫度要超過200℃。對于具有干燥性特征的巖石而言,其自身的溫度要保證參考電導率的經驗公式,以此來達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對于具有高滲透性或者是高度蝕變的熱儲而言,其自身基本上都具備典型的電阻率結構作為支持。該類型的熱儲蝕變礦物對整個巖石的導電性而言,會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對其展開深入分析時,不難看出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其自身在熱儲溫度以及蝕呈現出一種平衡狀態時,可以對溫度、蝕變礦物等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利用,以此來對熱儲的溫度進行客觀合理的判斷和評價。
2.3水熱型與干熱巖型地熱資源
基于我國目前水熱型以及干熱巖型地熱資源背景下的“同源共生、殼幔生熱、構造控熱”等成因,對我國現有的地熱資源成因理論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與此同時,要在實踐中,結合實際情況,針對目前地熱資源形成理論認識缺少統一等相關問題進行客觀分析,通過對系統理論知識的分析,對我國地熱資源形式背景下的地質背景以及賦存特征等進行客觀分析,確定其中呈現出的賦存規律。以此為基礎,有利于將其作為重要的參考,對我國地熱資源分布圖、大陸控熱新構造圖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圖件進行科學合理的編制和落實[4]。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各種不同類型地區的地熱資源進行客觀合理的分析,以此為基礎,提出水熱型、干熱巖型的地熱資源,這些資源基本上都是來自于地幔或者是地殼,構造控制熱液聚斂,同時熱液活動又會直接受到反作用的影響,實現構造活動。無論是在西南、東南或者是在東北等各個不同區域,可以對不同構造區的水熱以及巖熱進行相生。
2.4加強技術與裝備的研發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先進技術手段進行引進和利用,從中獲取到自然資源部地熱與干熱巖勘查開發技術創新中心的構建和發展,這樣才能夠為深部資源的勘查工作提供可靠試驗平臺等作為支持。該中心在建設和應用中,主要是針對地熱、干熱巖探等關鍵技術問題進行客觀分析,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與此同時,要加大對相關裝備的研發力度,實現對各種不同類型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還要實現產業孵化的根本目的。以此為基礎,不僅有利于從根本上打造出具有核心技術以及綜合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平臺,而且還可以加強對相關科研基地以及實驗室等的研發力度,將其自身的科研承載力得到有效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我國深部地熱能的勘查開發和利用。
3結語
在深部地熱勘查技術方法的應用背景下,要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在地球物理方法應用的技術特點以及不同階段地質需求的基礎上,從調查以及可行性勘查等不同角度出發,以此來保證對現有地熱問題的妥善處理。
參考文獻:
[1]張文科,徐璽萍,李聰.CSAMT及MT在尋找城市地熱資源中的應用[J].青海大學學報,2019,37(4):77-82.
[2]周超,王光杰,李紅領,等.花崗巖地區深部地熱構造電磁法探測研究:以福建龍海地區為例[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9,34(3):1153-1158.
[3]嚴小麗,康慧敏,王光杰,等.AMT方法在鰲山衛花崗巖地區深部地熱構造勘探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9,34(5):1945-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