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推動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近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告知書》,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宣傳活動,提醒農產品生產者嚴把生產“六關”。
嚴把法律“責任關”。農產品生產者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嚴把標準化“生產關”。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和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等制度,有效規范生產經營行為。
嚴把產地“環境關”。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者要積極采取綠色防控等清潔和綠色生產方式,保護生態環境,防止產生面源污染,不在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區域生產、捕撈、采集食用農產品和建立生產基地。
嚴把過程“管控關”。生產過程中,要選用正規廠家及有資質的經營門店生產的農業投入品。在農產品生產、貯藏、運輸和銷售中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農藥、獸藥、保鮮劑、防腐劑和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嚴格按照標簽說明使用農藥和獸藥。
嚴把品牌“價值關”。積極開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宣傳推廣農產品認證有關規定,打造安全優質綠色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價值,增加經濟收益。品質量安全管控,主動接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積極參與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等信用管理,推行鮮活農產品包裝、掛標、帶證、賦碼上市,對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產品,主動召回銷毀,依法承擔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