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遼寧省國有新賓滿族自治縣朝陽林場,遼寧 新賓 113211)
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來說,林業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資源,而在我國傳統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受人們落后的思想觀念影響,社會和人們往往都更加重視對經濟環境的建設,而針對自然環境尤其是林業資源的建設和管理沒有重視起來,甚至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進而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產生,這對于人們的生活來說也是極大的威脅。隨著我國對環保事業的愈發重視,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林業資源管理問題的重要性,想要促進社會經濟的長久發展,就必須加大力度進行林業建設和管理,如今我國在林業建設領域逐漸加大了投入,也促使林業建設和管理水平得到了高度提升,林業育苗技術也成為了影響林業建設水平的一大原因,只有使用科學先進的育苗技術才能促進林業建設領域的發展,不斷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
對于我國林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林業育苗技術是否先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只有應用了先進的育苗技術才能保障林木健康生長,保障林業領域穩定發展。也就是說,林業育苗工作想要完善開展,就必須基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事實上,林業育苗屬于一項專業性、科技性、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工作,同時也對技術創新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在長時間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實現育苗技術的創新。
林業育苗工作需要在育苗基地開展,而基地位置的選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林業育苗效果。首先,在選擇林業育苗基地時,必須要對周邊環境進行充分調研,只有周邊環境符合林木生長需求并且交通比較便捷的情況下,才能促進林木幼苗成活率不斷提升;其次,在移栽林木幼苗時,也必須保障其有足夠的空氣、水分、營養的供應,而且為了讓幼苗快速移栽,就必須保障育苗基地周邊運輸條件良好;最后,育苗基地不能選在工業區附近,以免土地被污染,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
營養繁殖育苗技術是一種全新的育苗技術,該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灌木、喬木等林苗的再生能力實現繁殖,從而能夠長出全新的枝葉等植株。使用營養繁殖育苗技術的優勢就是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出遺傳增益效果,實現了對林木品種本身優勢的留存,與此同時,采用這種繁育技術可以促使林木植株更加快速的開花結果,使林木的生長周期有效縮短,因此,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在林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營養繁殖育苗技術是一種操作比較簡單且繁殖周期比較短的技術,與傳統的育苗技術相比,節省了消毒等諸多復雜環節,如今我國對于林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提升林業育苗效率,而使用營養繁殖育苗技術則可以有效提高育苗效率,更加快速的產出高品質林木。
在我國各地區的林區中,容器育苗技術都是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保護林木幼苗的根部,而且屬于一種可以提升幼苗成活率且不需要投入過多成本的經濟性育苗技術。在所有的容器育苗技術當中尤其以無紡布容器育苗應用得最為廣泛,這是一種根據傳統育苗技術進行更新和改進而產生的全新育苗技術,主要通過成型機器根據進料口尺寸差異制作容器,可以將基質通過料斗裝入成型機器中,再將其與容器粘合從而形成不同大小的容器,以此來滿足不同品種林木的育苗需求,是一種極具適用性的育苗技術。
在一些氣候環境比較特殊的地區進行育苗,需要在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操作被叫做催芽,是一種促使種子快速生長發芽的技術。一般情況下,催芽育苗技術都是使用溫水浸泡的形式催芽,定期使用溫水沖洗種子,然后將種子翻轉浸泡,保障種子生長的均衡性,通常情況下,在種子接受溫水浸泡之后一周之內就可以發芽,在種子表面開裂后就可以將之播種下去。除了溫水浸泡之外,還可以使用熱水浸泡種子催芽,熱水浸泡主要針對一些表皮非常堅硬的種子,此時需要使用大量的熱水來浸泡種子,同時還要使用木棍攪拌種子,待種子泡發膨脹后即可存放在濕麻袋中等待發芽,發芽后即可將之播種。
在林業育苗過程中,土壤消毒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之一,先對土壤進行消毒再進行后續播種和培育,會大幅提升幼苗的存活率,降低幼苗發生病蟲害的概率,因此,在林業育苗工作開展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土壤消毒工作,對此可以使用五氯硝基苯等藥物進行消毒,可以對枯病等病蟲害進行全面防范。
目前比較常見的林業育苗技術包括容器育苗、分植育苗、插條育苗以及栽苗技術,而其中被廣泛使用的則是相對落后和傳統的栽苗技術,這種育苗技術指的是將林木幼苗栽種進使用塑料膜或者塑料管包裹住的黏土里,這是一種比較容易操作的簡便育苗技術,但是育苗完成之后,林木幼苗的成活率得不到保障,而且即便幼苗成活也容易出現偏根等問題,對林木的正常生長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林業育苗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觀念是否先進也會對育苗效果產生影響,落后的管理觀念勢必會影響一些先進育苗技術的引進,致使容器育苗技術等更為先進、成活率更高的育苗技術難以大面積推廣。
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林業的發展仍然受到限制,正因如此林業領域的發展周期相對較長,而且在短期內難以有較大的收益,所以,目前很少有年輕人才愿意投身于林業建設當中,使得林業領域中的人力團隊專業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缺乏足夠的專業性。除此之外,林業領域管理工作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若投資不足就會導致林業管理部門缺乏足夠的設備資源,進而會導致林業育苗效果受到影響。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林業育苗管理領域存在非常嚴重的重技術、輕管理的問題,這導致了很多林業單位都將資源投入到對林木幼苗的栽培中,而對栽種之后的林木生長沒有足夠的重視,進而難以及時發現林木幼苗生長問題,無法第一時間予以補救。
以往我國開展林木育苗管理多以技術人員作為主導,從而進一步確定準確的澆水、施肥時機,這種方式完全基于技術人員的經驗和個人意志,沒有形成完善的林木育苗管理體系,也就無法實現對林木幼苗生長期間存在問題的全面關注和解決,無法保障林木的高質量生長。
在林業育苗完成且成功出苗后,應該第一時間進行除草和松土管理,以此來便于讓幼芽出土。若出現了一些雜草必須第一時間清除,在拔草以及松土的過程中,要求林木管理人員對松土時間進行控制,避免在出苗時松土,育苗損害到林木的健康。在幼苗出土后,管理人員可以選在雨后適宜的時間完成除草和松土操作,從而達到最佳的育苗效果。
在進行林木幼苗栽種之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包括土壤消毒、施肥、苗床處理等等,同時栽種后還要做好灌溉工作,保障林木所處環境的濕潤適宜,以此來提升林木的成活率。此外,為了防范病蟲害的侵蝕,必須要根據林木的生長情況適當噴灑農藥,并定期檢測土壤環境同時除草松土,通常情況下可以在林木幼苗長出枝葉后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除草松土即可。之后就可以定期檢查幼苗長勢,對于長勢不佳的幼苗可以予以清除處理。
在播種之前就要做好施肥管理,即先對林木的種子進行處理,保障其發芽率,同時還要在播種之前進行全面施肥,除此之外,在林木幼苗生長過程中,林木管理人員也要注意定期施肥,尤其是在幼苗的生長期必須追肥,以此來保障林木幼苗正常發育生長。同時還要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但是要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藥物防治病蟲害,主要可以使用物理防治或者生物防治手段,以此來避免對自然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林業生產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隨著我國更加重視對林木育苗技術的研究,使得很多全新的育苗技術得到了運用,實現了林木育苗領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林業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