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征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廣西 柳州 545300)
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是林木培育的兩大重要環節,做好栽培及病蟲害防治不僅可以保證林木的健康生長,還可以促進林木質量和數量的提升。因此,在進行閩楠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廣西的氣候及地質,進行技術的完善,在提高閩楠存活率的基礎上,提高閩楠的質量,從而促進閩楠種植面積的增加。
閩楠的生物性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生長習性。閩楠喜濕耐蔭,對于濕度和溫度的需求較大,廣西地處我國亞熱帶及熱帶季風氣候區,其氣候條件適合閩楠的生長。二是生物習性。閩楠在生長過程中存在幼齡期生長緩慢、成年期生長速度快的特點。三是根系特征。閩楠的根系發達,其根系可以達到2米以上,具有較強的萌發力。四是外形特征。閩楠的樹形優美,屬于常年綠葉樹,是良好的景觀植物之一。因此,閩楠不僅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天然閩楠的生長周期最長可達90年,在幼齡期一年經歷次頂芽,抽3次新梢,幼齡期存在生長緩慢的特點,其樹高和胸徑的生長量僅為5.6cm和4.1cm。后期閩楠的生長速度加快。在進行閩楠培植時,應當結合閩楠生長發育的特點,進行栽植培育、栽植距離、采伐時間、病蟲害防治時間的科學安排,以便在提高閩楠生長發育速度的基礎上,提高閩楠質量,為我國各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
閩楠種子一般在每年11月成熟,當閩楠果實顏色呈藍黑色時,就可以進行閩楠種子的采集。因此,在進行閩楠種子采集與收藏時,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采集前準備工作。一方面在進行閩楠種子采集前,應當做好采集樹種的選擇,通常選取樹齡為20年以上的母樹進行種子采集,以保障種子的質量。另一方面需要結合閩楠生長區域的地形,進行種子采集方式與工具的科學選擇,一般采用高枝剪的方式,進行閩楠種子的采集,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種子不受損害,為后續栽培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采集后的清洗工作。閩楠種子采集后,需要對種子進行去皮、清洗、晾干,為后續種子貯藏奠定基礎。因此,在對閩楠種子去皮后,應當在通風室內進行種子的晾干,避免種子出現水分缺失的現象。三是種子貯藏工作。為了保障閩楠種子的萌發力,應當做好種子貯藏的水分保持,應當采用濕潤河沙進行閩楠種子的分層貯藏,以降低種子貯藏過程的水分大量流失。當春季催芽播種前,可以在種子貯藏地點轉移到溫度較高房間,以促進種子萌發力的提高,保證種子播種率的提升。
閩楠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苗圃地的選擇。由于閩楠幼苗忌強光,在進行閩楠苗圃地選擇時,應當結合閩楠的生物性特征,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時間短的苗圃地,為閩楠幼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在苗圃地選擇后,應當以閩楠苗木的健康培育為目的,進行苗圃地的整治,為后續閩楠幼苗的精耕細作奠定基礎。二是播種工作。閩楠苗木生長對于溫度的要求較高,在進行閩楠苗木培育時,應當結合閩楠苗木的生長習性,在1月下旬及2月進行種子的播種,采用條播的方式,進行閩楠苗木種子的播種,保證種子之間的間距科學。同時,在種子播種后,可以基于提高種子萌發力的需求,進行稻草的覆蓋,并保障稻草的濕潤度,有助于閩楠種子發芽率和整齊率的提升,滿足閩楠栽培的需求。三是苗期管理技術要點。苗期管理是提高閩楠苗木數量和質量的重要環節。一方面要做好閩楠苗木的撫育管理,結合閩楠苗木的生長要求,進行除草、灌溉、溫度的開展,促進閩楠苗木生長和抗性的增強。另一方面要結合閩楠苗木的生長需求,做好苗木培育期間的施肥工作,保證閩楠苗木生長具有充足的養分,不僅可以保證閩楠苗木的健康生長,還可以促進閩楠苗木抗性的提高,有助于閩楠苗木質量的提升。
閩楠造林關鍵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造林地選擇。由于閩楠苗木對于立地條件要求較高,在進行閩楠造林地選擇時,不僅要選擇土壤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地區,還要對空氣濕度及光照時間進行考察,為閩楠造林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整地挖穴。造林地選擇后,需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礎上,進行整地挖穴,根據閩楠苗木培育的要求,進行閩楠苗穴規格的控制,做好閩楠苗木之間的間距,保證苗木生長空間不受限制。三是栽植環節。由于閩楠苗木對于溫度和濕度的要求較高,可以在雨后進行苗木的移植,降低外界因素對于苗木的影響。同時,為了保證閩楠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在進行苗木移植前,應當做好苗木根系的保護,降低苗木運輸環節出現損壞的概率,從而增強苗木移植后的存活率。四是造林方式與密度的關鍵技術。由于閩楠苗木的生長要求較高,為了提高閩楠造林的效果,采用杉木與閩楠混交的方式,進行閩楠培育,有助于閩楠苗木存活率的提升。同時,由于閩楠幼齡期冠幅較窄,閩楠苗木間距可以控制在2m*2m,以保證閩楠苗木生長具有充足的空間。
閩楠撫育管理關鍵技術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鋤草松土工作。由于閩楠苗木幼齡期生長緩慢,為雜草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因此,在進行閩楠苗木撫育過程中,應當定期進行鋤草工作,保證苗木生長具有充足的養分。同時,應當結合閩楠苗木生長的要求,進行苗木松土工作,保證苗木的存活率。二是間伐工作。杉木和閩楠混交的方式,有助于閩楠幼齡期的生長,但二者之間的矛盾會隨著林齡的增加而增加,為了保證閩楠和杉木的健康成長,需要做好閩楠和杉木的修剪與撫育伐,為閩楠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和光照,從而有助于閩楠的健康生長。
閩楠生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莖腐病、蛀梢象鼻蟲、灰毛金花蟲,這些病蟲害的發生,不僅降低了閩楠的成活率,還影響了閩楠的數量和質量。因此,做好閩楠的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
莖腐病多發于閩楠幼齡期,導致這種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是由于閩楠苗木生長環境多為潮濕度高、溫度高的地區,導致大量細菌的滋生,再加上閩楠苗木生長不良,很容易導致莖腐病的出現,從而降低了閩楠苗木的存活率。在進行閩楠苗木培育的過程中,可以基于莖腐病防治需求,在播種前進行多菌靈的均勻播撒。同時,在苗木培育過程中,做好苗木的排水、濕度和溫度管控,保證閩楠苗木生長環境良好,從而降低莖腐病發生的概率。
蛀梢象鼻蟲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和存活率,其在閩楠中的發生,會導致閩楠出現枯死的現象,降低了閩楠的存活率。因此,可以采用化學藥劑和生態監測的方式,進行蛀梢象鼻蟲的防治。一方面可以借助樂果乳劑的噴灑,進行蛀梢象鼻蟲幼蟲的滅殺,降低蛀梢象鼻蟲的存活率。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化監測手段,對閩楠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全面監控,及時發現閩楠林木出現的問題,并做好問題的早期解決,從而降低病蟲害對于閩楠林木的生長危害,促進閩楠林木面積的不斷增加。
灰毛金花蟲會對閩楠嫩葉及嫩梢進行啃食,導致閩楠出現枯萎、死亡的現象。因此,應當結合灰毛金花蟲發生的特點,做好灰毛金花蟲的防治。可以運用621煙劑進行灰毛金花蟲的滅殺,保證閩楠苗木的健康生長。
在閩楠培育過程中,會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閩楠出現各種問題,不僅影響了閩楠苗木的存活率,也不利于閩楠苗木數量和質量的提升。因此,廣西林業部門可以結合閩楠的經濟、生態和美觀價值,做好閩楠的病蟲害防治,保證閩楠的健康生長,為我國社會提供更多的林木資源。
綜上所述,閩楠具有極高的經濟和生態價值,做好閩楠栽培與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技術掌握,可以在提高閩楠苗木存活率的基礎上,促進閩楠數量和質量的提升,從而促進閩楠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的提升,有助于促進廣西的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